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1阅读
  • 0回复

[讨论]扛包女与苏紫紫谁才是烈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eiwei0826
 
发帖
39
C币
91
威望
1
贡献值
5
银元
6
铜钱
20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06
清明已过,可是人世间的不少苦楚却不停在触动着活着的人,近日网络走红的人物很多,咱倒不是羡慕人家,可是出名成器的资本却各有各的不同,都是贫家出身走的却不是同一个路线,如果说苏紫紫走的是好莱坞路线,那么如今的“扛包女”黄文静走的就是小投资电影路线。显然俩位美女的给力点是不同的。 21岁的黄文静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火,面对自己的网络认知,她并不感动。3月29日,北京正举办第19届国际服装博览会,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大四的黄文静在这里勤工俭学。她知道有网友拍下了她工作时的视频,她没觉得这是件大不了的事。那些画面确实很有感染力:一个瘦小的女孩扛着几个巨大的包裹,在人群中穿梭,时而爬上梯子,时而在展架前忙碌……每个人都能读懂其中隐含的那份辛酸:她还是孩子,她还有课堂,她本应坐在那里憧憬未来,在更高的天空翱翔。一代代的中国人,把教育看成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他们节衣缩食、含垢忍辱,哪怕付出尊严的代价,只要孩子们能从课堂里搏出一个美好的将来。然而,这一切,在今天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黄文静清秀、乖巧,有一份广东女孩独特的气质。在一个感动成了稀缺品的时代中,她的影像,让人无法不联想生活强加给平凡者的那些沉重。我们曾经如此坚信着,总有一片阳光,会照耀着自我的前行,然而,当这片阳光也暗淡了,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扛包女在力量与美丽中绽放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这位出身贫寒的的“扛包女”,笔者特意从网络上收集到这样一篇采访,主题大致分为六个部分,详细如下,
  【没想象的那么凄惨】:大学女生辛苦工作,引来无数网友同情。

北京晨报:你的视频在网上这么火,是自我炒作吗?
黄文静:不,我从没想过炒作,况且对我也没什么用。我知道当时有人在拍,但没觉得怎么样,大家不都一样工作吗?没想到反响这么大。
北京晨报:可能看你扛那么大的包裹,网友觉得很心酸。
黄文静:那是误会。本来有两个男生扛包裹,但他们迟到了,我觉得能拿得动,就自己拿了。就是个很平常的事,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凄惨。
北京晨报:干这么辛苦,能赚多少钱?
黄文静:这个?这就是个临时的工作,一天一两百呗。
北京晨报:这么点钱,却这么玩命,老板会很高兴。
黄文静:有可能吧,我真没想那么多,既然老板交待了,可能负责就是了。
北京晨报:你家里很困难吗?
黄文静:不,并不困难。父母很疼我,会给我零花钱,但我已经长大了,能自己挣就自己挣。

  【叫“文静”因为不文静】:没有90后的娇生惯养,从南方到北方,除了吃辣,别的都没有问题。
北京晨报:你是广州人,怎么考到北京来了?
黄文静:当时就是想出来闯荡一下。我理科成绩不好,就考国际贸易,当时觉得是文科就好,况且还能学英语。
北京晨报:在北京生活适应吗?
黄文静:挺好的,除了吃不了辣,其他都还可以。
北京晨报:90后常被认为娇生惯养,可你的适应性还是挺强的,你是其中的另类?
黄文静:娇生惯养?可能有的人会是那样吧,我身边很多人都来打工。如果说特别一点,我从小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可能会相对自立一点。
北京晨报:为什么父母给你起了个“文静”的名字?
黄文静:因为我小时候不太文静,所以他们给我起了这么个名字,希望叫多了,我就会变文静了。

  【梦想开一家小服装店】:做一个办公室职员,还是开个小店?
北京晨报:你已经大四了,开始联系工作了吗?
黄文静:没有。我还在犹豫,是回广州,还是留在北京。北京机会更多,可生活成本太高。如果我毕业了,我先得去给自己找个房子,总得先安定才能说其他的吧。
北京晨报:你想做什么?
黄文静:我是专升本,考研可能很难。我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小服装店,因为我个性不太喜欢被人管。如果失败了,再去找个工作。你也知道,现在本科生想找个理想的工作很难,确实很迷茫。
北京晨报: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还能实现吗?
黄文静:我从没太认真想过理想是什么,小时候想过当老师,哪怕是幼儿园老师那种。

  【活着只能接受现实】:理想什么的,太遥远了。
北京晨报:如果去开服装店,专业就全扔了,学了这么多年,不觉得这太不公平了吗?
黄文静:有时候会那么想,但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这一代人的情况是同样的,现实摆在那里,没法改变的。
北京晨报:如果大家有共同的困境,为什么不能共同去改变它呢?
黄文静:这……我从来没这么想过。
北京晨报:如果一辈子干这样的力气活儿,能在北京站住脚吗?
黄文静:是啊,所以我也在犹豫,如果回家,生活就会平稳了,而在北京,买到自己的房子是件太遥远的事,未来是想不明白的,只能走到哪里算哪里。

  【不想成为苏紫紫】:虽然在网络上成名,但是黄文静还有些放不开,她说,我就是个干力气活儿的。
北京晨报:现在大学生成为“网络红人”的不少,比如苏紫紫,你不羡慕她吗?
黄文静:她很有勇气,思想放得开,在这个开放的时代中,有人会这么去做,那样赚的钱肯定比我多。我给别人打零工,最多一个月也就能赚一千元多一点,都是帮别人打字和抄写什么的,有时也挺辛苦的,也担心别人不给钱,好在还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我比较保守,只能羡慕苏紫紫,但做不了。其实每个人想的都差不多,都想赚点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想,既然我靠体力可以赚到,就没必要去做其他的。我就是个干力气活儿的人,希望一辈子默默无闻,一天干多少就是多少,这样比较适合我。
北京晨报:也许是因为你在校园里,还没有完全接触社会,也许有一天你会不得不接受这世界的安排。
黄文静:你说的也许是对的,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可能我确实还没有走到那一步,所以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也许有一天,我也会改变,但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原则,一个人不论如何,不破坏原则才是重要的。
【渴望爱情与家庭】:同一份视频,在网友眼里,看到的是爱慕,在家人眼里,却是辛苦。
北京晨报:在视频网站,你的视频被点播了15万次,评论400多条,其中很多留言都表达了爱慕之意,你怎么看?
黄文静:每个女孩都会憧憬爱情,可现在的情况是,我遇不到,婚姻对女生来说很重要,但在大学,很难有那种感觉,至少现在没有。我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但我期望自己的家庭是完整的,从没想过自己将来也会离婚。
北京晨报:你家人看到你的视频了吗?他们怎么说?
黄文静:我父亲看到了,他打电话来问为什么要这样,任何一个家长看到自己孩子这个状态,都会有一点不开心,他从没想过我会做这些,但他没有责备我。

看完以上的报道你想到了什么,笔者只感觉到从此不信春哥,也不信曾哥,如果用一个功力的价值观来评价此次事件的本质,“扛包女”的整个过程是“不来钱”的,就是说“很差钱”,不想成为苏紫紫不等于就是满足,只能说明“扛包女”冰心一颗,“宁愿被世界压碎,也不愿被男人们的眼睛撕碎”。同样是贫家女,结局却是另一种模样,有时候不得不让人深思,这里笔者没有批评苏紫紫的意思,但我这里很肯定“扛包女”的价值观。可是笔者却不认为扛包是个好的出路,因为毕竟那不是女生长期做的事。作为中国的男人,大学里有很多,但我相信能坚持扛包的男生没几个,毕竟那和健身是不一样的。
然而对于本次事件相对的苏紫紫来说,突然爆红,进而遭到人肉并被质疑,和所有突然爆红的网络人物遭遇的路径一样,苏紫紫也不能例外。这个尚未满20岁的90后女孩正在经历一场信任危机。一个月前,对于苏紫紫当裸模一事社会上还存在争议,但多数网友还是被其真性情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所感动。从小家里被强拆,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人穷志不穷、靠做人体模特赚取上大学的学费……很多网友都被这个乐观、真实的女孩所吸引。可是笔者心里对于二者的自我拷问却很难实现,到底什么是谁才是列女呢?在古代听说“烈女”是给那些为了保存名节的女人封的雅号。可是如今社会,基于人类思想进步,笔者认为如今的烈女含义应该改变一下了,对于那些为了吃口饭而做一些下三滥的工作的女人来说,笔者个人认为“扛包女”就算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烈女,以前听说不少女博士遭遇“潜规则”很是同情,现在看来“她们”活该,笔者不是冷血,更不是色狼,只是觉得她们的学历和价值观不否,不知是教育的悲哀还是人性的可泣。
文尾,笔者感叹,面对“扛包女”'也好,“苏紫紫”也好,我只能说我力挺“扛包女”,看淡苏紫紫,曾经不少人对苏紫紫可歌可泣,笔者也是其中一员,可是现在看来她们虽未贫家女子,境界却大相径庭,这里没有贬低苏紫紫的意思,毕竟他的勇气令人汗颜。写本文的目的,只是希望各大高校学生面对就业压力时请冷静,真心祝愿二位女侠能前程无量,祝愿即将毕业的学姐们能以身挺之,也算清明节之后的一点默许。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