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98阅读
  • 0回复

[其它]从“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原因”到兴趣理论www.yjslunwen.com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临江仙008
 

发帖
3
C币
12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铜钱
1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3-21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之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它表现为人的不同爱好〖资料来源:研究生论文网,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本科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论文写作咨询,期刊发表 〗对同一事物和活动的不同心理倾向及其多样化的情绪表现。改造差异还是顺应差异,由此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兴趣理论。概括而言,古代思想哲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天赋、习惯与教育,或者兼而有之,或者综合地发生作用。苏格拉底从神学唯心论出发,认为神早已把善的知识给予了人的灵魂,察赋差的人固然需要教育,即使察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柏拉图设计了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服务于他的政治哲学。虽然每个人的遗传性决定了他应受的教育以及他将来在理想国中的地位和职能,但是他相信不同质量的人都有可能通过教育上升或下降,虽然这种遗传上的变异是偶然的意外。“一旦铜铁做成的人掌握的政权,国家便要倾覆。因此,金质和银质的人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保卫政权的巩固。
  在他眼里,真正的教育就是理性的教育,它已经被提到了立国之本的高度。
  夸美纽斯认为,儿童的先天素质差异不大,只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的人“,主张教师根据儿童的先天差异因材施教。”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事实上,才智极低的人很少,和生来肢体不全的人一样少见。“教育者要了解儿童心智发展的差异性特点,对不同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普遍法则,而且,人们还应该努力同时运用集中感觉,因为像听和看这样的感觉最终得相互强化。教育如果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赫尔巴特放弃了夸美纽斯等教育前辈的儿童生物性上的自然差异观,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兴趣(这是他的教育的可能性目的)。”赫尔巴特所了解的多方面兴趣就是这样一种兴趣,它不是从某一个人狭窄的职业圈子和日常生活出发的,它所包含的不仅仅是利己和私人的东西,而是整个的东西,人类的生活。“他的兴趣是”社会“取向,而非”儿童“取向。是一种可以通过控制学生的观念而培养的主动兴趣。以杜威的兴趣观,杜威评论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手段诱惑学生产生兴趣是很中肯的。最简洁的评价来自亚当斯:”兴趣的理论并不是企图排除单调乏味的工作,而是仅仅通过给予这种工作以某种意义,从而使单调乏味的工作变得令人能够忍受。“④这大致就是被普遍接受了的”间接兴趣“之含义。赫尔巴特的兴趣最终在杜威那里变成了”本能“,⑤并进一步阐明了它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育目的上的重要性,以及兴趣与努力和意志之间的关系。
  苏格拉底认为,只要用”产婆术“就可以将每个灵魂中都先验潜藏着的观念导引出来。这种方法是万能的和唯一的,他虽然会根据人的不同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对话内容),但是他并没有根据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夸美纽斯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实践经验,引证自然,借助于感觉论对基本的教学原则作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直观性原则、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以及巩固性原则等。直观教学古人早已有论之,夸美纽斯的重大功绩在于他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他依据”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反对当时学校引经据典,咬文嚼字,单纯的文字教学。”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当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视官的跟前,……听官面前“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则利用图片或模型,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则应多采用参观、实验。他相信,直观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是教学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是一切教学的基础。其他的教学原则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在论述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时,他说,”无论什么事情,除非不仅是青年人的年岁与心理的力量所许可,而且真是他们所要求的,便都不可教给他们“夸美纽斯在探讨教学法问题时,从神学转向自然,这是时代精神的使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