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1阅读
  • 0回复

[美文]我生在北京,我也想老死在那里。可北京竟然先走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不虚
 
发帖
56
C币
4938
威望
3
贡献值
10
银元
20
铜钱
35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5



那次去法国的阿维尼翁,回来我哭了。
摸到阿维尼翁的城墙,那种现实给我带来的震撼,让我明白
——梁思成描绘的那个北京,比巴黎美、比京都美、比迪拜美、那个北京本该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
世界上所有人抱着向浪漫朝圣地心来到北京,那里每个街头都美得像幅画,每个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成为整个世界的文化珍宝。
可如今这个北京呢?既不是高古拙朴的京城,也不是我回忆里大气宁静的北京。。北京游乐园没了、崇文宣武没了,

这个俗脂艳粉北京是谁?
我不认识



—壹—


那天在法兰克福火车站转车。

“呼、呼”。。。耳畔传来一阵熟悉而又陌生的风声。。“是什么呢?” 我想。。是空竹。。!

慌忙转身────竟然是一个金发的外国人,在人群喧嚣的火车站台,专心致志地抖空竹。火车缓缓的开动,驶离站台。我的眼神却无法从那个空竹上移走,哪怕那个人已经消失在视野里,我的心脏仿佛和着那空竹的旋律,一下下沉重地跳动。

隔着两个站台,那细碎的空竹声竟穿越嘈杂的人群、火车的轰鸣,径直钻入我的耳根,和我的心底那遥远的童年记忆一起共鸣。
那一瞬间,那个抖空竹的金发男人,竟让我瞬间有种要哭出来的感觉。
因为那是来自回忆里,“家”的声音。

一下回到了小时候的玉渊潭,和爷爷奶奶在野湖里游了泳,一条鱼紧贴着肚皮游过去,整个皮肤都一种刺骨的滑腻感。老奶奶从披着棉被的推车里拿出一个纸包的棒冰,一边吃一边看着老人在玉渊潭的墙根前抖空竹。
那空竹的“呼呼”声,和着天上鸽子哨,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中越传越远。


可是,
那个夏日的玉渊潭
甚至那整个高古拙朴京城
我们在那出生,也一定要在那老死的北京,
竟然就真的消失了。。。。。。



它变成了东北人的北京、变成了江浙人的北京、变成了西北人的北京,
北京人的京城。
短短十年,消失殆尽。


—贰—

你们知道淹没在外语中的寂寞感么?
那是即使听了3年,即使梦里也会说德语,但一个人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依然会瞬间被寂寞击中、会动摇、会空虚、会急速快走,希望逃离那种陌生,希望带上耳机挺轰鸣的音乐,让真实仿佛是一幕电影,告诉自己,家就在不远的地方,眼前的异国都是一场梦。

从在德国生活的第3个年头开始,我梦里的场景永远都是中学。
仿佛是得了失忆症一般,这5年的事被梦里的我忘的干干净净。
不记得自己有过高考,不记得自己上过大学,不记得自己来德国已经三年。
一夜夜的梦,我仿佛是陷入一条永远也走不出的迷宫。
迷失在回忆的留恋里。

按理来说,这该算个噩梦是不是?
梦见英语刘老师又问了一个很难的问题,接连叫了几个人都没人能回答得出。于是她又使出她的必杀技,从第一排第一个开始叫,回答不出就站着。那种小半个班都低头站着的场面真的很震撼。。正午的白炙的阳光烘烤着教室,半个班的人都在这苍白而炙热中沉默着,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内心紧张得心脏都收紧了,“啊。。别轮到我、别轮到我”。。

一下惊醒,一身冷汗。可这无论如何也不是噩梦,哪怕多么害怕、多么紧张、我都好想回去。我真的好想回去。回到你们都在的那间教室里。最残酷的事情不过是考试没考好,和朋友吵架,还可以冷战,还可以不理。而不是天涯永别,再会无期。


你们都在,
没人离开。

可我的这些最珍贵的回忆呀,我曾经无比想要珍惜的朋友们呀,竟然都和北京一起消失了。

本来我都决定了,
我生在北京,
活在北京,
也一定要老死在那儿。




—叁—


可这怎么才过了10年,
我的北京就没了呢?

小叔说,他小时候跟着老人住在四合院。北京人的院里要放一口大水缸,质地粗糙 ,夏天摸起来 湿湿凉凉的。老祖床底下会放一个 精雕的木匣子,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北京点心,他整天就惦记怎么偷一个出来吃。老人还会蒸糖三角和各种小吃食,日子过得朴素,但非常讲究。妈妈也说,她是胡同里长大的,真想老了以后能有一个四合院。影壁、纳凉的葡萄架,那这一辈子就太美了。


说实话,北京自打城墙拆了以后就再也不是原来的老北京了。
我们这一代也没想过得多讲究。

我们只想守护自己的家,守护自己长大的地方,以后老了能有个地方能让我们静静发呆,让回忆和现实重叠,看20、30、40、50年前的自己在回忆与现实见跑来跑去,
难道连这点想法都是太奢侈的么?


我爱北京,是因为我生在这,我长在这,我所有幸福的不幸福的回忆全都在这。

  
我爱的北京,要说都是琐碎的回忆。
我记得小时候春秋游去北京游乐园都去烂了。有一次,爷爷奶奶太逗了,跟着班里的队伍就来了。弟弟坐海盗船没个够,那时还是通票,无限次排队玩。所以这小子刚从船上下来,跟个小猴子一样就会翻越10层铁护栏,插到爷爷奶奶给他占的队伍里,典型夹塞儿呀!可谁又会跟这个秃小子计较呢?这小子每次不玩个30次海盗船是不会罢休的。
10年后,那时拼命玩海盗船的心气消失了,
那时一直牵着我们的奶奶也走了,再也回不来了,
可我说。。。为什么北京游乐园就这么没了呢?
为什么连个回忆的地方也没有了呢?


刚有麦当劳时,我和哥哥弟弟骗爷爷奶奶说那里有棒豆面粥和窝窝头。爷爷就蹬着那辆红座三轮车带我们去吃。奶奶坐在车上,我和哥哥弟弟兴高采烈蹦蹦跳跳的围着车跑,能吃着好东西的兴奋感,还有骗人的紧张感,让我们狂蹦狂跑狂笑。到了麦当劳,爷爷说:“给我来碗棒豆面粥”
小姑娘说:“对不起,我们这没有”
爷爷失望的说:“啊,那就给我个窝窝头吧”。。。。。。
为什么呢?我至今记得那天我吃的是麦香鱼,爷爷又生气又无奈又乐呵的眼睛里,那个麦香鱼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可现在那个大废玻璃堆似地长安商场,还有底下的那个麦当劳,
他们虽然还立在那里,可谁又还会去呢?

回忆是不是就是这样,
在的时候没人会珍惜,
直到失去的时候才会大叫“好可惜”!
转过身,人就会忘记。


那些拆北京游乐园的人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
“拆就拆了,总有一天人们会忘记”





—肆—

可怎么可能会忘呢?
他们拆的是我们20年来的所有记忆


他们拆的是我们的“家”呀!

哪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隔了2个站台,我的耳朵也能瞬间分辨出空竹抖动细琐的响声,
所有遗忘了记住了的回忆瞬间涌出,
这难道能忘么?

我生在北京,
我也想老死在那里。


可我想老死在那的北京,竟然已经“死”了。
我出生的大院没了,全拆了,盖成了像蜂窝般的高层住宅楼。
我小时候第一次一个人去买东西的黄亭子,全拆了,成了西客站旁的一堆破旅馆。
京味的小吃再也不地道,满地都是做工粗燥,培养不出半个“老饕”的什么金钱豹。
没人再讲究吃炸酱面的时候该要什么样的酱,该加多少种面码,
没人记得咬春、过节也再也没有任何的仪式和文化。

然后城墙消失了
然后节日庆典消失了
然后传统文化消失了
然后街边的小商贩消失了
然后四合院消失了
然后胡同消失了
然后北京人消失了
然后崇文宣武消失了
然后消失的是什么?



我说,是不是我们“灿烂悠久”的5千年文化,
竟被一个“钱”字就这么毁了?

这个北京,在我眼里和法兰克福再也没有区别。
不过又是一个雷同的大城市。

所有的楼房如果自然风化,10年就会消失殆尽。
我们20多年来长大的地方,北京人几百、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竟然被钱转化成这些10年就会消失的破烂玩意。
好,为了经济。可你们就算把北京全拆了,也没有中东一个球队踢进世界杯带来的经济价值高。
你们把北京全拆了,盖满的诡异而新潮的建筑,在一个欧洲人眼里也不过是堆没有历史的垃圾。


我能有权利这么说么?
让你们把我交的税都还给我,我不许你拿着我们的钱,拆我们的家。
我没有。。
可如果不这样,我的根就没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