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46阅读
  • 0回复

[新闻]《魁拔》:一部国产动画是怎样赔钱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xf177422
 
发帖
232
C币
9318
威望
8
贡献值
112
银元
42
铜钱
349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8-24
2011年夏天,电影银幕上的国产动画片堪称井喷状态,《兔侠传奇》、《藏獒多吉》、《魁拔之十万火急》等接连上映,国产动画纷纷试图抢占暑假市场。但现实情况是这些国产动画的票房没有一部票房火爆,《兔侠》投资1.2亿,票房1500万;《魁拔》投资3500万,票房305万,《藏獒多吉》投资 6000万,首周票房不足100万。

和票房遇冷形成对比的是,《魁拔之十万火急》在国产动画制作领域获得了堪称前所未有的好评,在某垂直网站上,《魁拔》的打分高达8分,微博上更是叫好声一片。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变国产动画难被市场接受的现实状况,目前为止国产动画成功的例子只有一个《喜羊羊与灰太狼》,其他所有的作品都是投入与产出都不成正比,和国产电影质量堪忧但是仍有不少作品可在市场上存活的现状相比,国产动画到底是为何频频遇冷死路一条?以《魁拔》为例,从制作到宣发,看一部国产动画是如何走上悲催命运的。

资金:电视无法收回成本 自筹3500万拍成电影


动画电影《魁拔》创造了由人、神和魁拔三个物种组成的玄幻世界,讲述了蛮吉跟随养父蛮大人参加讨伐魁拔联军的故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评价,故事具有吸引力,情节曲折;甚至有网友惊呼:“国产动画总算看到希望了。”但是“拍砖”声同样响亮:影片构造的世界观过于庞大,不利于观众理解剧情;片名“魁拔”二字让人不知所云。


2009年,《魁拔》还叫《灵山王》。如果在网络搜索中输入“灵山王”这个名字,还能看到发布于2009年的一些片花,片花的结尾处都会有字幕提醒观众,这将是包含156集电视、5部电影的大型动画项目。从电视版的《灵山王》到电影版的《魁拔》,更多的是商业上的无奈选择。


预算造价高达每分钟八万元的《灵山王》,在预售过程中电视台只愿意开出每分钟百元的收购价,而这个价格已经算是业内高价。电视台的收购价格意味着青青树靠卖电视台的版权不可能回收成本。


向电视台卖片无法收回成本,指望国家补助也不现实。根据国家对于动漫产业的扶持政策规定,年生产数千分钟的动画企业,其作品在省级或者国家级电视台播出后,才能拿到每分钟1000到2000元的补助。以《灵山王》的制作水平,青青树不可能达到年生产几千分钟的标准,而即使拿到了每分钟一两千元的补助,对于八万元的成本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此时《灵山王》的制作已经全面启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三权衡之下,青青树决定从毫无回收希望的电视市场转战或有一线生机的电影市场,将《灵山王》更名为《魁拔》,将原电视版故事全部放弃、从头再来。


从电视转向电影,《魁拔》的制作成本也大大提升,每分钟八万已经远远不够,实际上整部《魁拔之十万火急》的投资达到了3500万。青青树作为一个民营的动画公司,一无政府资源,二无海外背景,融资模式只有一个,自筹。3500万的投资中,有青青树多年来的家底,有银行贷款,也有导演王川和制片人武寒青的积蓄——为了筹措《魁拔之十万火急》的投资,王川和武寒青卖掉了房子,至今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风投找上门来,但是这些钱青青树没敢要 ——“风投的目的就是博取利益的最大化,如果让他们参与进来,有些事情可能就会变得无法控制。”


面对如今《魁拔》不尽如人意的票房,青青树的员工坦言,电影启动之时,他们已经意识到了风险,但“电影至少还有一些希望,电视已经没有任何希望可言。”



制作:耗时七年 专业人员经验欠缺成难题


《魁拔之十万火急》的整个制作过程从前期到完成耗时七年,全部是由青青树独立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专业人员能力与经验的欠缺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在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背景下,众多院校都开办了动画相关专业,青青树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大多毕业于此,但是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表示,四年的专业学习完全达不到制作《魁拔》的专业要求。青青树的一线工作人员全部是在入职后由青青树一手培养起来。


长期以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一直在低端徘徊,没有形成可批量、可复制的标准化流程。中国的动画教育也同样缺乏高端制作所需的流程与规范模式,培养不出适应高端流程的人材,因此,在国内这样的人才状况下,也无法直接复制欧美的制片模式。青青树的工艺总监匡宇奇借鉴欧美动画模式的原理,用数学式的思维规范了整个制作流程,在质量控制标准上,加入了一系列的量化标准,把以往很多"凭感觉"控制的工作,变成可量化的指标。


为了分析宫崎骏动画中背景的制作规律,匡宇奇将所有宫崎骏动画的背景色彩一点一点进行色彩分析,得出了很多颜色运用的规律,并运用到《魁拔》的制作当中。包括《魁拔》中各个不同种族的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变化也都被用数据严格规定,这也是令《魁拔》看起来在画面上比其他国产动画更精致的主要原因。


但这种标准化的培训和制作模式,也并未能完全解决制作上的一切问题,特别是不能替代作画人员自身功力的积累。青青树非常清楚自己作画人员在绘画功力上的不足,因此,前所未有地采用了“先由3D建模再由2D描红”的工艺方式,同时综合了3D高准确度、高效率,和2D高表现力这两方面优势,使得整个制作体系在确保高品质画面的同时,整体效率在原来纯2D工艺的基础上提高了近百倍。


一部片子的整体水平,不仅仅是取决于绘画或其它单一的流程水平,正如“木桶原理”,片子的整体水平,恰恰是取决于“水平最低的工艺环节”。


在《魁拔》的制作过程中,青青树曾经多次尝试将部分原画创作外包给国内其它的一些专业制作公司或团队、甚至一些在日本从事动画片高端制作的中国人,正是由于在认识理念、流程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使得合作的工作结果很难达到满意的程度。


外包的失败尝试,使青青树损失了宝贵的制作时间。为了按期完工,青青树的一线创作人员从2011年开始便进入了“血战到底”的工作状态,原画师的工作量按每天几个镜头计算,而动画片的一秒就是二十四格,回忆起那段最后冲刺的时候,原画师们 “画得手都疼”,“每天的生活就是睡觉,画画,画画,睡觉。”如此玩命的工作状态,保障了《魁拔之十万火急》的上映,却也还是给工作人员们留下了很多遗憾,“再给我们一个月校错,效果会比现在好得多。其实很多错误我们已经改了,但是来不及替换到片子里。”

宣发:前期推广宣传不到位 院线不支持排片


《魁拔》的宣传发行,是整部电影最令人遗憾的部分。制作人武寒青也在微博上公开承认,“我们对国内市场的需求、观影习惯反而有些把握不定,所以对国内市场这块根本阵地,我们既不放弃,又不敢过度依赖——始终未能从根本上摸清国内市场的运作机理,是《魁拔》此次运营过程中的最大失误。”


《魁拔》的宣发费用号称两千多万,其中350万由青青树出资,另外1700万来自合作伙伴的资源置换。这种方式在国产动画片中的宣发中算是常见模式,当初《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也号称只投入了200万的宣发成本,其余皆是资源置换。毫无疑问的是,《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资源置换远远要比《魁拔》的资源置换来得实惠,《魁拔》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未能达到当初《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那种铺天盖地的效果。


导演王川曾在《魁拔》的看片会上透露,由于宣传不到位,加上之前国产动画带给影院和观众的一些不佳印象,让《魁拔》在院线排片上非常困难。青青树的工作一家一家影院的去做工作,一些影院经理还是当面告知,“你们的片子没有宣传,没有知名度,排了场次也没有人买票来看”,发行人员当场落泪。


7月8日,《魁拔》首映,因为有关俊彦等日本声优的到场支持,首映式爆满,口碑反响极佳,几天之内,《魁拔》在国内的垂直网站打分已经高达8分,成为了国产动画片中罕见的高分得主。


但是更多的影院没有耐心等到《魁拔》的口碑发酵成票房。首映之后两天,《魁拔》的上座率大幅滑落,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场次被取消,《魁拔》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在影片上映前,《魁拔》的创作团队人员曾自发进行过网络宣传,这些没有任何媒体的资源的原画师们曾经为了能让姚晨转发《魁拔》的微博而跑去姚晨的微博刷了20多页的评论,请姚晨关注《魁拔》,结果姚晨真就转发了《魁拔》的微博。


上映后场次吃紧的时候,又是这些制作人员站出来,倾巢出动去还有《魁拔》放映场次的影院进行地面推广。在《魁拔》地面宣传的队伍中,穿着人偶造型和小朋友合影的是背景画师,发放传单的是原画画师,“我们也不愿意干这个,还是躲在屋子里画画比较适合我们,但是没办法,自己的片子。”“有时候行人拿了传单随手一团就给扔了,看着心里特别难过。” 在地面宣传的同时,《魁拔》也开始转变发行策略,开始和影院合作保底放映。放映场次的上座率如果达不到六成,青青树将把差额的票款补给影院。在保底放映和地面宣传的共同努力,《魁拔》保住了硕果仅存的几家影院放映。而让《魁拔》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影院经理为了帮助《魁拔》提高上座率,会有意将《魁拔》说成是日本动画片,观众果然也就会更加买账一些。


中影南方新干线是国内最支持《魁拔》的院线之一,但是南方新干线的总经理赵军却惋惜的表示,“我们的支持做得晚了。”前期的推广宣传不到位,令南方新干线旗下的许多院线经理对《魁拔》“不知所以”,“影院经理甚至不知道谁在做《魁拔》的发行,不知道这个片子讲的是什么,更不知道为什么要给它排片。”直到影片上映一周后,赵军注意到了《魁拔》的品质与口碑,亲自下到影院去摸底,在和影院经理交流过后,赵军做出了发动南方新干线全院线支持《魁拔》的决定,“没有场次的安排场次,有场次的要坚持下去。”尽管迄今南方新干线旗下的影院仍旧在坚持放映《魁拔》,但提及票房,赵军还是觉得“说不出口”, “如果大家联合起来支持《魁拔》,这样品质的国产动画片票房是没有上限的。”但赵军也表示,他理解那些不愿给《魁拔》安排场次的院线经理们,“大家不是对国产动画没信心,而是对国产影片整体都缺乏信心,对于电影院来说,排了片没有观众来看就是赔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曾在微博上发出“支持国产动画,新的品牌。也呼吁院线不要低估孩子们的电影需求的强度”的建议,在他看来,虽然不能过于苛求院线赔本支持国产动画,但是影院终端“也对动画片观众的能量与热情认识不够”。“事实上,影院如果愿意拿出一些空间来培养像《魁拔》这样有良好观众反馈的国产动画片,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培养新的消费群体,开发市场潜力。有的时候终端也不该太过急功近利,哪怕少挣一点,目光应该放长远一些。”


位于北京三里屯的美嘉欢乐影城就是如尹鸿所说的少数几家愿意出让一点利润来支持《魁拔》的影院,因为《魁拔》的首映式就安排在这里,所以这家影院也是与《魁拔》沟通的最顺畅的影院之一。美嘉欢乐影城的市场总监曾艳坦言,他们旗下的两家影院坚持在两周内为《魁拔》安排了90多场放映场次,票房累计 15万元,如果改为放映同档期的一些卖座片,影院可能会因此多出一两万元的收入,但是他们愿意把这部分少收入的票房视作是市场营销的费用,“每个影院的定位不同,有些影院可能是追逐票房的最大化,而我们在选片时不会过于商业,我们希望观众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影,能体现我们影院对选片的态度。”但曾艳也承认,在《变形金刚3》上映后,他们对《魁拔》的放映也告一段落,“现在我们90%的场次安排的都是《变形金刚3》,在这种情况下再给《魁拔》安排场次,我们的损失就不是一两万元了,也不是我们所能负担的了。”


历时七年创作,经过两周上映,《魁拔》的国内票房最终定格在了305万,虽然还有部分影院在坚持为《魁拔》安排场次,但是随着《变形金刚3》的上映,《魁拔》在这个夏天的故事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