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5阅读
  • 0回复

[其它]意料之中,情理之外————《金陵十三钗》北美惨遭滑铁卢 ——————转自Mo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1598520asd
 

发帖
52
C币
70035
威望
2
贡献值
1
银元
443
铜钱
223
人人网人气币
-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1-16
在中国大陆广受关注的张艺谋最新大片《金陵十三钗》(Flowers of War) (以下简称《十三钗》)2011年12月21日正式在美国纽约上映。但与国内的风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部被定为中国申报2012年奥斯卡的影片招致多家英文媒体的恶评,甚至称得上是近年来中国电影在美国所得到的最恶劣评论。

《十三钗》参评“奥斯卡”机会不大

据大陆媒体报导,《十三钗》制片人张伟平2011年12月21日透露,根据奥斯卡的报名规则和要求,《十三钗》已经委托该片北美发行公司代表出品方新画面影业公司,日前向第84届奥斯卡评委会递交了影片将角逐的所有13个单项奖,贝尔、倪妮将角逐最佳男女主角。

在中国大陆上映后,票房收入(截止1月3日24时)创下5.4亿元人民币的《十三钗》,却在北美点映后遭遇“滑铁卢”,招致美国专业评论家的负面评论和诸多批评,出现内热外冷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今年有资格竞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候选电影一共有265部,而最后成功入围的仅为10部。此外《十三钗》申报最佳影片的竞争远比申报外语片激烈得多。

灾难中注入性成份 好莱坞报导者:最愚钝制片人

北京电视台网站论坛影视剧转贴的腾讯评论指,《十三钗》虚假有硬伤口碑不好。大部份国外影评人都认为,《十三钗》的故事讲得有些过火了,他们也觉得张艺谋可能讲述的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且像基督徒自杀、以及十二月份妓女们穿旗袍摇曳生姿等情节,也是硬伤。

他们也不理解张艺谋展现南京大屠杀中女性遭遇性暴力的良苦用心,《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整部影片做作而缺乏说服力。

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目前《十三钗》的专业好评率仅为30%,而以往参评奥斯卡的外语片,至少要好评率80%以上才有希望获奖。


《好莱坞报导者》批评称,在好莱坞只有最愚钝的制片人才会在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中注入性的成份,但这却成了《金陵十三钗》的核心元素。图为《十三钗》剧照。(网络图片)

美评论家:《十三钗》不过是低级噱头

美国著名电影批评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Emanuel Levy在《电影》杂志发表评论文章,批评《十三钗》片不是来自真实生活的灵感,而是张艺谋制造的一个杂混乱、严重缺少平衡、过度炫耀某些场景的电影大杂烩(a hodgepodge of a movie),是张艺谋发迹以来最糟糕的一部电影。

《纽约邮报》干脆以“枯萎的战利品”(The Wilted Spoils of War)来讽刺这部影片,并称张艺谋在这个圣诞节之际应该得到的礼物就是惩罚坏孩子的大大的一堆煤炭。邮报的评论并将这部影片称作是一部“极端荒唐的肥皂剧(ludicrous soap opera) ”。



一个好故事的首要条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是说编剧的智商要超过观众,如果观众没有难度地猜中剧情的发展,会对故事丧失兴趣;情理之中是说剧情的推动不能突兀,如果观众对故事的合理性产生质疑,就出戏了。金陵十三钗的表现跟这八字准则恰好相反,完全达到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类型化的剧情铺陈乏味俗套,都在意料之中:贝尔以混混的身份出场,会变好人;中国兵和日本兵交战,会同归于尽;书娟快被强暴,会得救;两女出门找琴弦,会惨死;替身赴会的情节也在意料之中,铺陈过长反使结局没有冲击力。 急功近利地塑造人物使故事不可信,全出情理之外:败军之兵打小日本如切豆腐,战斗力强悍得不可思议;外面死人堆成山,十三钗花枝招展地招摇过市;刚见证了幕幕惨剧,两女就敢跑到教堂外面找东西;书娟刚因汉奸父亲受同学排挤,马上就领着同学集体自杀;替死原是救女学生的缓兵之计,却因一句“商女不知道亡国恨”全票通过弄假成真。 不成功的改编,煽情为先的原罪 严歌苓的原著还不错,为什么改编的故事就七零八落不着四六了呢?这其实是主创的自主选择。从这个电影开拍之始,张艺谋就把煽情放在了故事前面,一切以煽情为主,先把观众在电影院里忽悠哭了,才能迅速聚集人气收回票房,演员选择贝尔,增加神父的戏份,也是为了票房的考虑。直接点儿说,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没什么追求,就是奔着钱去的。按理说六亿的投入想着票房也正常,但努着劲儿一心煽情,反而伤害了作品本身。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较原著增添的剧情通通是为了煽情的硬转折:原著中神父不是混混、中国兵没和日本兵火并、神父和玉墨无感情戏、书娟父亲不是汉奸、学生没试图自杀。全片最典型的硬煽段落,是土兵们排着队赶死,炸坦克是为了保护后面的大部队,后面都没人了,保护个什么劲儿呢?剧情设置上完全可以把这段儿放到战争戏前面,逻辑就通顺了,但为了层层递进顺利地煽下观众的眼泪,这段儿被放在了后面。 电影因照顾战争场面、大卡司和男女主角感情戏,对原著部分情节的删减同样损害了自身的说服力:小说里书娟因认出玉墨是父亲的小三而怀恨在心,电影里没这段背景,书娟还和小说里一样紧紧地盯着玉墨,就显得莫名其妙;豆蔻是略带傻气的十五岁少女,痴痴呆呆地喜欢小中国兵,并且在跑出教堂前并未目睹什么惨剧,背景描述的省略,使电影里的“找琴弦”让人感觉是豆蔻活得不耐烦了。对故事最严重的伤害体现在对结局的处理上,十三钗的转变决定了整个故事能不能立得住。 有争议的结局 首先,结尾的落脚点是妓女代替女学生,还是成年人替未成年人?前者是赤裸裸的贞操歧视,认为妓女的命更贱,以贱命换贵命,这场买卖值了,这是亚洲猥琐老男人才有的价值观;后者则极少争议,危难时刻保护孩子是普世价值。遗憾的是,电影表现了前者,大力渲染妓女的身份和性吸引力,玉墨说“她们十三岁哪经历过这个,我十三岁就已经被强暴过了”,处处落脚点在此,仿佛骗着日本人私下做了一场实在的交易,顺利地保护了女学生的处女膜便是巨大的成功。小说中并无此问题,妓女和伤兵混在一处喝酒作乐,和学生疏离,玉墨的身份是书娟父亲的情人,这些都严格的区分了成人和孩子的世界,同时对贞操的说法也毫无涉及。 第二个问题是,妓女们保护孩子的动机是否充分。电影中的妓女们认为“要是女学生被强暴了多半活不了,我们这些老江湖还能应付”,但临走时又带上凶器准备鱼死网破,这跟前面的情节自相矛盾,开始犹犹豫豫到后来集体转变,也处理得非常潦草。 小说中妓女的决定有两个关键的触发因素,一是,作为唯一与学生年纪相近的妓女,十五岁豆蔻的惨剧让姐姐们悲痛,也使她们产生了保护女学生的愿望和复仇的动力,而在电影里,豆蔻这个关键人物成了一个打酱油的成年人;二是,在日本人来搜查时,藏在教堂的伤兵为了保护教堂里的人,没有自杀,也没有和日本兵拼命,而是放弃抵抗,把自己送到日本兵面前,在所有人眼皮底下毫无尊严地被杀害,妓女们被感动的同时,也感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屈辱,加强了复仇的动力。复仇,这个关键词在电影里消失了,电影里就看到她们害怕了,没冲动,又怎么能做出冲动的决定呢?编剧为了把结局圆得可信一些,还故意增加了一个不愿意去死的妓女角色,把已经够操蛋的结局又毁了一遍。 挫败的中国人 南京大屠杀,我军溃退,平民惨遭杀戮,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的情绪只剩下挫败和屈辱。但电影太阳光明媚了,教官像特种兵一样轻松毁掉敌人一个小分队,他和士兵们的表现仿佛国军战败是历史开的一个恶意玩笑,女学生们坚贞不屈有勇有谋,妓女们深明大义义无反顾,连外国友人也从混混升级为英雄。电影已和历史无关,这部只顾煽情的二流之作只是导演怀着商业目的的一次民族主义意淫秀,若说它主题深刻,我是一万个不同意。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牛逼,就是牛逼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