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睡眠质量欠佳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6倍,连续三晚睡眠紊乱就会出现糖尿病症状。这就意味着,经常上夜班的人更容易患上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
褪黑激素受体MT2基因的40种变体与Ⅱ型糖尿病有关,其中4种变体极为罕见,可使褪黑激素受体MT2对褪黑激素完全不产生反应,而且体内带有这4种特殊变体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出6倍。
人体生物钟由褪黑激素精确调控。褪黑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在缺乏光刺激时产生,白天激素水平会降低,夜晚升高,可以帮助调节睡眠模式。研究显示,睡眠较少的人容易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生理节奏紊乱的实验鼠更容易体重增加。研究人员由此推测,这种联系可能与胰岛素有关,褪黑激素似乎能够调节体内胰岛素水平。
而胰岛素有助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这套系统无法正常运转,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从而危害其他器官和组织。研究人员说:“调节血糖是受生物钟控制的众多机制之一。我们的研究在已知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携带关键成分的基因如何对糖尿病患病几率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挪威研究人员去年也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有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等睡眠障碍的人罹患心脏病风险高于睡眠好的人,最多高45%。但失眠导致心脏病发作几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睡眠障碍影响心脏病致病因素,譬如高血压和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