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Esperanto)是最为广泛使用的
人工语言。波兰眼科医生
柴门霍夫(Łazarz Ludwik Zamenhof)在对其进行了十年的创作工作后于1887年创立了这个语言的基础。其定位是
国际辅助语言,不是用来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今天,以世界语为
母语的人士约1000人。能流利使用的人估计十万到两百万人。
世界语是
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L.L.Zamenhof)
1887年在
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国际辅助语,旨在消除国际交往的语言障碍,被誉为“国际普通话”。后人根据柴门霍夫公布这种语言方案时所用笔名“Doktoro Esperanto”(意为“希望者博士”),称这种语言为“Esperanto”。20世纪初,当世界语刚传入
中国时,有人曾把它音译为“爱死不难读”语,也有叫“万国新语”。后来,有人借用
日本人的意译名称“世界语”,并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语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人造语,共有二十八个字母,书写形式采用
拉丁字母,一个字母只发一个音,每个字母的
音值始终不变,也没有不发音的字母,
语音和书写完全一致。每个词的重音固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学会了二十八个字母和掌握了拼音规则,就可以读出和写出任何一个单词。世界语基本词汇的词根,大部分来自印欧语系的各自然语言。其中大部分来自拉丁语族,少部分来自日耳曼语族和
斯拉夫语族。世界语的语法是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加以提炼的,其基本规则只有十六条,因此比较容易掌握。世界语从1905年起开始传入我国。
旗帜 绿旗最早的绿旗和目前通用的绿旗的特点是,绿底,角上的白方块上有绿色五角星。这是1887年爱尔兰人

世界语标志:绿星旗Richard Geoghegan设计给柴门霍夫看的,此人也是编写英语世界语教材的第一人。1905年,在法国Boulogne-sur-Mer召开的第一届世界语者大会的代表们批准此旗作为标志。有时人们也会在星星上加一个字母E。基督徒有时会在星星上面加上一个白十字架。左翼人士会把绿色改为红色。
1987年,另一种旗帜样式在UEA举办的世界语百年庆典的竞赛上崭露头角。这个旗帜是白底子上有两个相对的E
曲线,装点有jubilea simbolo的字样,意为“百年大庆”。有的世界语者批评它的椭圆曲线像甜瓜。不过到现在人们还在用这个旗帜,只是不如传统的verda stelo绿星旗更加通用。
字母表 世界语字母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再加上六个带
变音符号的字母。
不过,世界语字母并没有使用 Q、W、X和Y。
字母:Aa Bb Cc Ĉĉ Dd Ee Ff 音标:[a]
[ʦ] [ʧ] [d] [e] [f]
字母:Gg Ĝĝ Hh Ĥĥ Ii Jj Ĵĵ
音标:[g] [ʤ] [h] [x] [j] [ʒ]
字母:Kk Ll Mm Nn Oo Pp Rr
音标:[k] [l] [m] [n] [o] [p] [ɾ]
字母:Ss Ŝŝ Tt Uu Ŭŭ Vv Z z
音标:[s] [ʃ] [t] [w] [v]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