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之一:扩大三秒区范围
1951年之前,NBA的罚球区仅有1米8出头,1952年之后,这个区域被扩大了一倍,促使联盟做出这个改变的人名叫乔治·麦肯,虽然他2米08的身高放在现在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年那个没有多少人会打篮球的年代,2米08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怪物的身高。当然麦肯还不是最厉害的,张伯伦在1964年让联盟把罚球区的范围再次扩大到4米8,原因?此前两个赛季他场均可以砍下44.8分和50.4分,这就是原因。
改动之二:增加三分线
三分球规则最早是由西格尔在1933年提出的,但终被广泛采用源于1968年ABA联盟引入了该规则并以此作为与NBA竞争票房的优势武器。1979至1980赛季,NBA正式引入了三分球,这一变动让那些天天练习投篮但每球依然只算两分的外线球员看到了曙光,此后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三分球绝杀故事,这条三分线的出现也打造出了很多顶级得分手。不过也有因为生不逢时而黯然神伤的,比如当年的“手枪”马拉维奇,要是三分球提前10年出现,或许NBA历史得分王就不会是贾巴尔了……
改动之三:三秒区规则改变
奈史密斯博士创造篮球运动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篮球场上会出现相扑运动员。在“大鲨鱼”奥尼尔连续砸碎了几块篮板之后,联盟高层才发现现行的篮球规则已经严重滞后于人类进化的速度。于是关于三秒区的所有规则几乎都被奥尼尔一人全面颠覆,联盟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了联防战术的运用、禁区三秒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