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3阅读
  • 4回复

转贴 对06赛季季前赛的评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ng1024.
 
发帖
1895
C币
-236276
威望
326
贡献值
1
银元
-3
铜钱
4186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29
.
截至北京时间10月18日,马刺队的季前赛战绩为0胜4负,联盟.垫底,热火1胜2负,仅有的一场胜利,是干掉了马刺。上赛季的超音速季前赛阶段也被打得.满地找牙,一进入常规赛,倒成了最.俊的黑马,但黑马贵就贵在剑走偏锋,豪门却不然。尽管谁都不会拿季前赛.较真,但是像马刺、热火这样的豪.门,被冠军美梦鼓噪了整整一个夏天,群星慕名而至,开场再玩儿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路数,则起码有些跌份。              电子

古龙有言:“一个勇.者与一个懦夫之间最大的.差异,那便是勇者的勇气除了在必要的时候永远不会在.平时显露,而懦夫的勇.气却在最需要勇气的时候,反而消失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邓肯和奥尼尔便是古龙所谓的勇者,而在季前赛里连连给马刺、热火上课的奇才、火箭、山猫、灰熊等队还乳臭未干。但季前赛本身.,并不足以成为解释失败的全部理由。通过比赛暴露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才是季前赛的要旨所在。 投资

纵观.近阶段马刺、热火的季前赛,波波维奇的排兵布阵相对斯坦?范甘迪,表现出了更强的实验色彩。四场比赛,波波维奇用了四套先发阵容,除邓肯之外,似乎所有人的角色都有待重新定位。.尤其是对芬利的使用,直接牵涉到包.括吉诺比利、鲍文、布伦特?巴里在内的.2、3号位阵容轮换,加之间接波及帕克、尤.杜里、范艾克塞尔所处的1号位,波波维奇对马刺后场不断进行7人3位的排列组合,这也应该是马刺季前赛阶段的首要课题。尽管眼下收效有限,但通过相对频繁的阵容轮换,挖掘球员的角色特长,以实现48分钟的高效攻守正是波.波.维奇的绝活。就阵容本身而言,马刺的后场除人满为患外,几乎无缺.陷可言,波波维奇显然是在对此坚信的前提下,才不计胜负加以磨合。而相比之下,斯坦?范甘迪的心里则没谱儿得多。            女人

无论战绩如何,热火今夏始终为人担.忧的外线困境,都被实战所验证。在前三场季前赛中,热火三分.球41投13中,命中率仅为3.1.7%。球员三分线外集体失准的根本原.因,显然并非主教练的练.兵试阵或者球员的游戏态度所能解释,因射手大量流失而造成外线火力空虚是明摆着的。而在不引入新援的前提下,单纯通过培养默契、内线牵制来提高外围进攻效率所需耗费的时间和难度都可想而知。 学习

另外,似乎是出于平稳过渡的考虑,范甘迪最大限度的保持了上赛季的先发阵容,后来者只有威廉姆斯和.波西被纳入其中。但威廉姆斯和波西的表现非常糟糕,而安.东尼?沃克、莫宁和.佩顿正处在夹缝  .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8)┆ 引用.┆ 阅读(64.7)  <性病>
  
  
关于姚明传球问题的回复  
  
2005-10-18 .17:23:34  学习
  
  
ra.in&mcflad,我并不认为你们搞清了传球手和一个会传球的中锋有什么区别。拉塞.尔、萨博尼斯、迪瓦茨都很会传球,但傻子才叫他们传球手。 服务器

另外rain,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把“姚明传球”和“姚明是否急.需领袖气质”这两个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扯到.一起的,这两者有关系吗?还有mcflad,中锋会不会.传球与他身边配了几个传球手有关吗?照你.的说法拉塞尔、贾巴尔身边都有巨星控卫,他们就压根只投不传算了。但事实恰恰是,他们是非常会传球的中锋。正如rain所说,篮球是集体运动,如果只有外传内,没有内传外或者内传内,还有何集体可言!? 健康

没人幻想姚明去做一个什么所谓的传球手,但在存在伟大中锋的战术体系里,内线的传球从来不会被忽视。姚明的第二第三个赛季的助攻.数分别为1.5和0.8,缩水一半,场均得分增长却.不.足5%。 服务器

对大多中锋来说,1.5次助攻还算不赖,0.8次助攻就意味着不会传球或者几乎不传球,那难道你们认为这样的退.步很正常么?或者是姚明因为越来越少的传球而越来越.像个得分手了么?什么才是一个伟大中锋.的数字化标准?去翻翻那些牛人留下的成绩单吧,去看看历年季后赛的精彩集锦.吧,多少决定生死的战术都与内传外的经典配合有关!              汽车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8)┆ 引用┆ 阅.读(917)  .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发帖
2130
C币
-60329
威望
399
贡献值
1
银元
-1
铜钱
4691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4-11
Re:转贴

  
  
跳跃的皮球(新浪体育&篮球报)  
  
2005-10-12 09:35:23  
  
  
跳跃的灵魂——阿尔斯通在街球圈里的诨名,听起来忒邪乎。斯托克顿,一个心如止水的家伙,一个被游荡在布鲁克林区的孩子们嗤之以鼻的家伙,在爵士队干了19年,灵魂似乎只在1997年西部决赛射杀火箭的刹那蹦了那么一下,但他仍然是NBA最伟大的控卫。在NBA,教练压根儿就不在乎你的灵魂是跳着还是躺着,只要能把跳跃的皮球牢牢控制,就是顶好的控卫。

斯托克顿和阿尔斯通的样板,原本代表着NBA与街球的朝野之分。可自打后者跻身NBA,就算步入仕途,如今再入火箭,更是趟了浑水。从理论上说,组织后卫的本职工作无非一控一传,但绝大多数街球手出身的NBA球员长项仅在控球,传球则往往中看不中用。近乎完美的控球技术让阿尔斯通上赛季的场均失误次数比艾弗森、弗老大这样的糙哥少了一半,甚至比基德、纳什都低。

当然,数据是会骗人的,尽管阿尔斯通的助攻失误比颇高,但他的传球仍然更多的来自灵感,而非战术和经验。且不必说NBA对传球的要求与美国街头篮球有何不同,单看看我们国内举办的青少年三对三街球挑战赛和CUBA比赛在传球流畅程度上的云泥之别,就足见两者差异。按理说,在中国玩街球的孩子身体素质明显劣于CUBA的大学生球员,但前者的传球时常行云流水,后者即便打到全国总决赛,妙传仍难得一见,众人哄抢的橄榄球场面倒是接二连三。毫无疑问,与正规篮球相比,街球由于竞技人数偏少,防守战术单调,因此传球模式化倾向明显,更专注于单纯的点对点,尤其强调心灵默契。

阿尔斯通承认,在学习如何阅读NBA比赛的过程中,缺乏全局观是自身的痼疾之一。而像火箭这样的双星球队,对控卫的起码要求就是全局观。如果火箭队1号位上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射手而非操盘者,詹姆斯与阿尔斯通的交易则是完全不必要的。

范甘迪说新赛季会为球迷奉献漂亮的进攻。作为一个在上赛季生死战中被对手狂胜40分的教练,无论他的丑陋防守曾多少次为人诟病,我们都应该相信他一次,相信他关于进攻的承诺,或者知耻而后勇的决心。但街球手的基因让我们很难指望阿尔斯通能在短期内溶入范甘迪的学院体系当中,成为球队的核心发动机。因此,范甘迪所谓的漂亮进攻,需要更多人扮演发起者和策应者。

阿尔斯通与球队间的化学反应一旦不如预期,麦蒂无疑会更多的承担控球任务。麦蒂在场上分饰多角的场面,我们早就在鏖战小牛的系列赛里见识过。但这种千里单骑与真正意义上的漂亮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4)┆ 引用┆ 阅读(1118)  
  
  
无法忍受没有血性的比赛(体坛周报)  
  
2005-10-06 13:22:51  
  
  
  NBA新赛季前夕,只有三种人会信口雌黄,为球队的未来夸下海口。其一是球队老板,个顶个都要胡吹乱侃,即便手下不过一帮虾兵蟹将,也要说得天花乱坠,否则新赛季的票房就没了着落。其二是角色球员,尤其是初来乍到者,大可在慨叹弃暗投明之余,誓为新主夺冠效犬马之劳,反正就算最终一败涂地,责任都由高官和大腕兜着,关己屁事。其三是愤怒青年,本着逮谁灭谁之态度,指着邓肯、奥胖这等泰山北斗的鼻子大放厥词,透着一股混不吝的匪气。其余人等,均明哲保身。

  10月4日,新赛季首个媒体日,火箭队众将聚首丰田中心。亚历山大身为老板,照例吹了几句不咸不淡的牛,赞球队阵容羽翼已丰,姚麦前途无量云云。老兵安德森也拿腔拿调客套一番,算是对新东家表了忠心。唯独可惜的是,愤青没有出现。本以为在篮球场上狂躁症症状明显的斯威夫特能信誓旦旦地吼上一嗓子,但他的反应非常低调。事实上,全体火箭队队员对新赛季的表态都很低调。关于这一季的目标,姚明和麦迪都仅仅承诺会比上赛季更好,主教练范甘迪则把记者提出的所有关于未来的话题都用文字游戏的方式消解干净。

  与球队成败连接最紧的永远是主教练的饭碗,毫无疑问,范甘迪对个人前程谨小慎微和对媒体戏谑嬉笑的一贯态度已经感染了整支球队。如果是在一年前,我们很难想象在麦迪展望未来的言谈中竟不包含“总冠军”这样的关键词。当然,除范甘迪的言传身教之外,八年来从未取得过季后赛系列赛胜利的阴影也足够遮蔽麦迪的自信。尤其是在得州,马刺的剽悍和小牛的锋利让麦迪认清,无论T-MAC时刻或者暴扣“大竹竿”这样的瞬间华彩,都与一支顽强的季后赛球队无关。

离线森帝.
发帖
1943
C币
-61022
威望
362
贡献值
1
银元
-2
铜钱
436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4-11
Re:转贴


  麦迪说火箭队的目标是季后赛第二轮,这是一个底线任务,但也是一个非凡的任务,它至少意味着麦迪已经从一个理想主义者部分的皈依现实,而范甘迪和姚明,始终都是地地道道的现实主义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姚明永远都无法真正理解麦迪为什么会在奥兰多郁闷得发疯,又为什么会在与小牛生死战的垃圾时间里掩面而泣。一个偏执而脆弱,一个中庸但坚强,驴唇不对马嘴的精神气质曾经让MM组合看上去十分别扭。

  尽管斯威夫特的到来加重了火箭队的本土化特征,但姚明身为篮球史上最另类的中锋之一,他的心性、文化背景、技术特点都决定了火箭队不可能再做一个典型的“美国派”,正如鬼才吉诺比利的出现,注定打破马刺黝黑的封闭空间。吉诺比利之于马刺,波波维奇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7)┆ 引用┆ 阅读(2939)  
  
  
给你一点颜色(新浪体育&篮球报)  
  
2005-09-28 08:44:34  
  
  
9月24日晚上,去首都体育馆听了崔健的演唱会。到场的观众,多半在而立之年,与其说是去听老崔,还不如说是想以《一无所有》《一块红布》作背景音乐,缅怀一下自己的青春。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的时候,没有网吧没有KTV没有娱乐秀,漫长的青春期里可供追忆的事迹寥寥,升学的压力和自我表达的饥渴却比现在的孩子强烈得多,偶尔逃学看一场公牛队的总决赛,或者把八节1号电池塞进单卡录音机,在闷热的立交桥下狂放摇滚乐,就算是非常之high的精神释放了。

刚做体育记者的时候,我写过一篇言辞笨拙但情感质朴的稿子,叫《红色的幸福》,其中有这么几句:“时间过得飞快,像我们这帮七十年代出生的愤怒青年都已经胡子一大把,我们曾经深爱的NBA和那些硬邦邦的摇滚乐,也早过时了。如今能煽动孩子的英雄变成了姚明或者周杰伦。其实,在我们这群古董青年心底,仍然异常清晰的烙着属于我们那个时代的英雄的名字,比如迈克尔?乔丹,还有崔健。他们是撼动过我们少年时代的精神教父,在我们业已逝去的青春岁月中,埋藏着无数关于这些英雄的记忆,那是一种红色的幸福。”乔丹和崔健,在我们的记忆里彼此纠缠,或许仅仅是因为“一块红布”和公牛赤色战袍色彩上的雷同。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乔丹在球场上展现出的自由和坚强,暗合了崔健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的呐喊。

公牛时代之后,NBA一度陷入无以为继的低谷,中国摇滚乐自崔健始自崔健终的断层更为尴尬。2001年,乔丹最后一次复出,在华盛顿摸爬滚打了两个赛季,信誓旦旦的说要杀入季后赛,结果除比赛票房被无数怀旧者哄抬之外,一切都打了水漂。2004年,崔健发表了新专辑《给你一点颜色》,但无论乔丹还是崔健,在不惑之年带给人们的都是温情,而非“颜色”。

谁能接飞人的班?谁能接过中国摇滚乐的大旗?类似的话题被无数次提起,但每个人心里都隐隐感到,一个伟大的拓荒时代已经结束。24日晚,当崔健唱起《一块红布》时,首都体育馆内千百束红色灯光亮起,歌迷手中的红色布带舞动。而一年前我采访NBA中国赛时,也看到红色布满了这块场地,但那不是当年蒙住我们眼睛的红布,而是火箭队的客场球衣。这是一种奇异的感觉。

尽管姚明目前在我国的影响力已经逼近或超越了曾经的乔丹和崔健,但NBA中国赛和电影《姚明年》的票房惨败足以证明:至少截至今日,“火箭红”还不具备当年的“公牛红”或者“一块红布”所承载的经典元素和文化意义。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3)┆ 引用┆ 阅读(396)  
  
  
雷杰·米勒:较劲到底(篮球报)  
  
2005-09-27 16:57:14  
  
  
2005年5月20日,步行者与活塞东部半决赛第六战。终场前1分31秒,雷杰?米勒命中了职业生涯里的最后一记远投。2880个三分球,一个从18年前就开始疯长的纪录终于在米勒的第1433场比赛后戛然而止。

回眸米勒,就如同追忆迈克尔?乔丹、拉里?伯德或者杰里?韦斯特等绝代杀手一样,总有数不清的赛场瞬间被史海钩沉。所谓“米勒时间”,至少应该包括1994年东部决赛第五战末节独射25分,1995年东部半决赛首战最后8.9秒狂敛8分,1998年东部决赛第四战终场前0.7秒对公牛的穿心一箭,2005年东部半决赛第三场对活塞的封喉之作等等。但与乔丹、伯德、韦斯特相比,米勒的根本性不同在于——他可以被追忆,却极难被定义。

离线冰之心.
发帖
2128
C币
-198361
威望
377
贡献值
1
银元
-6
铜钱
480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4-11
Re:转贴


雷杰?米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个没完没了地用脏话和远投刺杀对手的枯瘦躯体中,到底潜藏着一个怎样的心灵?没人能确切的回答类似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米勒怪异而富有神秘感的气质源于一种地道的反英雄主义,而这又与他苦不堪言的童年境遇有关。众所周知,5岁前的米勒,患有腿疾,基本要依赖腿部支架才能站立、行走,医生甚至对他的父母说:“这孩子悬了,长大以后很难像正常人那么奔跑。”疾病造就了米勒孤僻、刻薄、喜欢仇恨的性情,因此在骨子里,米勒是反英雄的。而如果没有米勒,从跛脚男孩到赛场英杰这么邪乎的情节,应该只在《阿甘正传》这样的励志电影里才让人觉得合乎情理。

高中毕业后,米勒接到来自UCLA历史学学士学位的邀请函,并随即加入这所篮球名校,他以2095分的总得分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这一得分在UCLA校史上列第二位,仅居贾巴尔之后。

在1987年首轮第11位被步行者队选中之后,米勒曾一度遭到印第安纳球迷的漫天嘘声,因为他们更希望看到家乡球星史蒂夫?奥弗德为步行者效力,而不是这个目光阴郁的小子。但人们不知道,米勒就是在猜疑、鄙视、嘲笑和谩骂声中长大的,他喜欢在这样的逆境中撒野。新秀赛季,米勒只是一个替补,但他歇斯底里地投了172个三分球,当即吓坏了众多反对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写到:“你要明白,我不是不能接受上帝,我是不能接受上帝创造的世界,也决不能答应去接受它。”这种个人与世界的坚决对峙,也正是米勒的姿态。而这一立场,也奠定了其职业生涯的悲剧基调。18年间,他没赢过总冠军,没拿过MVP,甚至没进过第一阵容,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宿命的顽抗。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6)┆ 引用┆ 阅读(897)  
  
  
关于MING二世和伯德的传球  
  
2005-09-23 09:20:14  
  
  
luisdecamoes:要是将来有一天,NBA来了个愣头青,人们说:“哇,他就是MING二世啊!”那,姚也算没白混……  
---------------------------
luisdecamoes的这句评论甚是经典!

另外,篮球比赛的对抗强度的确在不断提高,但mcflad把伯德的传球称为杂耍我还是不敢苟同,说库西和魔术师的传球杂耍还勉强,但伯德其实是一个比较学院派的球员,他的传球始终以实用性为先,重在妙,而不在耍。在这方面,诺维茨基的天赋差的太远,这是不能仅仅用对抗强度的提升来解释的,60、70年代的对抗强度低,怎么冒没出一打魔术师或者斯托克顿?

毕竟传球对天赋和阅历的要求甚高,每个时代的传球大师总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内线的传球手,伯德之后传球分外养眼的大个子恐怕也只有老萨、韦伯和迪瓦茨。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2)┆ 引用┆ 阅读(565)  
  
  
超级模仿秀(新浪体育&篮球报)  
  
2005-09-21 10:33:28  
  
  
老尼尔森在回忆初见诺维茨基的经历时曾说,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拉里?伯德。如果仅从肤色、容貌和发式上判断,诺维茨基的确够资格在一部片名类似于《大伯德》的青春励志肥皂剧里扮演青年版的伯德,但老尼尔森的言下之意显然是,此二人绝不仅相貌颇似,而且球性相仿。尽管今日的诺维茨基与当年的伯德一样,早已为声誉所累,但这并不能掩盖老尼尔森看走眼的事实,或者说在过去七年里,老尼尔森并没把诺维茨基塑造成第二个伯德。两者除了都有一手儿外线远投的绝活之外,几乎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球员。

身为大前锋(power forward),诺维茨基在赛场的主体气质基本上可以用power一词涵盖。而伯德则是难以定义的,你可以从影像资料中反复观摩他的技术动作,但你无法参透他的内心。单是那招从对手胯下助攻队友的击地妙传,就够后生学上十年。伯德当年,无论对决威尔金斯还是出征奥运,都尽显四两拨千斤的灵境;再看诺维茨基,无论鏖战火箭还是力拼欧锦赛,都实在有股坦克推城墙的蛮劲与惨烈。


离线yahaba88.
发帖
2115
C币
-235507
威望
411
贡献值
1
银元
-2
铜钱
4751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11
Re:转贴

其实在NBA,拿一个新星与前辈作比,列出几点相似之处,故称之为“某某人二世”或“某某接班人”是再平常不过的噱头,其中最泛滥成灾的莫过于乔二代,时至今日,曾被冠以此项头衔的人足有一打。而这些人之所以没能成为下一个乔丹的根本原因,并不在赛场成就的高低,而是在理论上,一个人就永远无法成为另一个人的替代品。许多人都记得乔丹在2003年的全明星告别赛上说,他完成了篮球火炬的接力,现在每个后辈都分得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实关于火炬的话题乔丹还说过一次,是1991年在洛杉矶夺冠时。当时有记者问乔丹是不是已经从魔术师手里把火炬接过来了,乔丹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说所谓火炬不必刻意去接,便会自然的代代相传。言语中蕴含的一个潜台词是:魔术师是不可复制的,但并不是一定要出现下一个魔术师,NBA才不会断了香火。

比较尴尬的是自乔丹之后,球迷对当世的球星普遍缺乏虔诚的信任感,除奥尼尔、邓肯偶被冠以“史上最佳”外,大多数人都偷生于先人的盛名之下。比如小斯之于坎普,诺维茨基之于伯德,纳什之于库锡,科比之于乔丹等等,但凡北卡出来的,就算实在够不上扣将的名头,也起码要以“飞人他师弟”呼之,听起来别扭程度毫不亚于“某某女市长她丈夫”。

出于对传奇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怀念,或者打造新星的需要,舆论从未放弃过对球星克隆技术的期待。但这种臆想一旦被肆意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2)┆ 引用┆ 阅读(484)  
  
  
奥胖与热火的生存困境(新浪体育&篮球报)  
  
2005-09-14 10:25:54  
  
  
无论换取安东尼?沃克、威廉姆斯还是苦苦追逐芬利时,帕克?莱利在今夏球员市场上四处奔走的唯一潜台词是: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击败活塞和马刺。面对热火的扩军备战,活塞表现的相当沉默,马刺则在蛰伏了大半个夏天之后闪电出手,相继拿下范艾克塞尔和芬利。芬利的“助纣为虐”,绝不只伤了莱利一个人的心,事实上,包括热火、太阳、小牛、活塞、火箭在内的五支强队在与马刺的漫长博弈中,无论在人力资源的攫取还是战术的实践上,始终透着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无奈。

太阳队的斯塔德迈尔在暑假逢人便提,自己的心老被奥布莱恩杯闹得怦怦乱跳。但事实上,最急需用一枚总冠军戒指维系自身地位的是奥胖,因为历史和声望让他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即便连续三年冲击总冠军未果,可奥胖在笼络佩顿投身热火时还是要强调一句:“我知道他想要一枚戒指,而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帮他搞到这东西的人。”从2003-04赛季开始,奥胖关于总冠军的许诺人们已经听得太多,但从洛杉矶到迈阿密,从马龙到莫宁,所有傍过奥胖的人下场都是黄粱一梦。

奥胖不是大梦。同样作为曾经独霸联盟的统治型中锋,奥拉朱旺在从壮烈归于平淡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对恬淡的心态,奥尼尔则太像个大侠,太热心肠,太爱面子,越是老了,就越要拿着教父的劲儿。浓重的江湖气质,成就了奥尼尔,也部分的毁了奥尼尔。

引渡沃克和威廉姆斯,被公认为今夏球员市场上最漂亮的手笔之一。但这笔交易中所蕴含的投机风险,丝毫不亚于湖人当年引渡马、佩。一方面,两个抽风型的球员用起来,并不比两个老头儿更让人放心。另一方面,引进沃克、威廉姆斯所付出的直接和间接代价是双琼斯、杜林、拉苏尔?巴特勒四人离队。

上赛季季后赛,热火上述四人三分命中率均高于35%,而除此四人之外,只有韦德投过三分球,命中率是10%,而球队总命中率高达38.8%。这组简单的数据所能传达的事实是:射手之于热火,俨然变成了皇帝的新装。而胖头陀和白巧克力在外线,素有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凶猛,却无绣花大盗的准头儿。当然,奥尼尔的存在会为队友创造更多的外线空当是不争的事实,但从机枪手到狙击手,又岂能说变就变。射手被抽空,与外围进攻能力同样匮乏的活塞尚可一搏,如遇马刺,劣势未免太过明显。

另外,双琼斯和杜林的离去,也让球队1、2号位的板凳深度近于真空。威廉姆斯尽管因体能不俗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固定链接┆ 评论(12)┆ 引用┆ 阅读(1325)  
  
  
7600万背后的精神胜利(新浪体育&篮球报)  
  
2005-09-07 10:00:06  
  
  
姚明和火箭续约,在国内所引起的广泛探讨并没集中在两者如何在未来六年内继续开创大场面的赛场前景上,而是把话题的焦点定格在一个冷冰冰的数字——7600万美元。也就是说,续约事件在全社会范围内备受关注的根源已经游离了一个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和他所效力的联赛本身,许多人真正关心的只是:又一个暴发户诞生了。

整个8月,有两个中国人在举世瞩目下暴富,一个是月底续约的姚明,一个是月初股票由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百度总裁李彦宏。尽管前者兜里的美金尚以千万计,后者以亿计,但在平民百姓眼里,都是一样的天方夜谭。而且体育和网络均非我国传统的商业资本,这就更增添了姚、李致富的传奇色彩。因此,两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百姓口耳相传间遭受的待遇大同小异。

在我国,发财,尤其是以非传统的方式发财,首先需要经受的拷问是:你凭什么赚这么多钱?!但无论姚明还是李彦宏,均已尊荣显贵,故于此等充满小市民醋意的无理取闹,大可一笑置之。而真正让人烦闷的,莫过于自己口袋里的钞票,被人无数次的拿来意淫。按惯例,意淫别人腰包的方法有两种:1.试想这么多钱他怎么才花得完,或者干脆大胆假设为如果我有这么多钱,到底怎么花?2.权衡比较,他和另外一个财主谁更有钱?

姚明和李彦宏发财之后,都有数不清的记者刨根问底“这笔钱到底怎么花”,仿佛兜里的钱大大的来路不明,需要接受纪检委的盘查。甚至有人在撰文中强调,自己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替姚明数钱,这样的敬业精神,着实令在下肃然起敬。

比替财主数钱更服务到家的,自然是为其做详细的资产核算,然后拿到福布斯富豪榜上比较,排出个座次。百度上市的当天,李彦宏的名字就无可挽回的被夹在陈天桥、丁磊、张朝阳等人当间。姚明也难逃厄运,刚与火箭续约,“小斯比姚明少赚300万,姚明完胜一生敌人”、“姚明为啥比奥尼尔赚得少”等炒作之声便不绝于耳。在过去三年里,斯塔德迈尔和奥尼尔的确是媒体和公众为姚明树立的最主要的两个假想敌,一个用来测试姚明成长的步伐,一个用来丈量姚明与巅峰的距离。遗憾的是,这种本应只属于竞技范畴内的较量,被恶意放大并蔓延到诸多形而下的领域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