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也是现在美国许多年轻球员共同之处,小小年级被球探挖掘,高中读篮球名校,还没到高四照片视频已在网络传遍,名字被各大体育网站频频提起。这和Jordan那个时代不可同日而语,Rodman25岁天赋才被发现开始打篮球,大鸟从清洁工到不朽传奇,Pippen从专科大学经理人到史上最强SF,这在现在这个球探无孔不入的年代很难再现了吧。
而Jordan高二在二队打杂,高三进一队,赛季开始升主力,赛季结束勉强有参加北卡训练营资格,推荐参加五星训练营并一炮打响,此前他的名气不超过本州州界,全美高中选手排行在300位之外,看上去寒酸点,但要是看3年中的进步,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到了高四已经得到许多学校的邀请信——虽然有些在我猜测应该没奖学金提供——“速度”和“加速度”哪个更恐怖,不言而喻。
其实单论球技,美国的天才太多太多太多了,最后出头的,常常是球技以外的东西,有时候,恰巧是“挫折”。
一个例子是大鸟,他在高中只是相当羞涩无自信的一般好手而已,但经历了入选印州全明星却是板凳崽,被印大录取却承受不了激烈队内竞争被迫退学当清洁工后,整个人浑然一变,变成再也离不开篮球,狂热追求胜利,白天黑夜都思考篮球的“变态”,同时也在NCAA和NBA以伤残之躯缔造奇迹。
Jordan也是一样,人类对争夺失去的东西、很难得到的东西都很狂热,是一种共性吧。我认为,这种不惜代价的狂热、复仇般的决然,才是区别巨星和其他球员的原因。
现在这样无孔不入,小恩小惠收买有篮球才华的小孩子,高中不是靠对球员的扎实培养而是靠赞助金挖角拼凑阵容,球员才上高中就赚够买豪华轿车的钱,高中生被吹嘘得神乎其神,实在不知道是好是坏。说实话,我一边翻译钱德勒的访谈一边寒心恐惧,如果他的高中生涯就是这样度过,他在NBA的未来就危险了:躺在轻而易举得到的赞助和无休止的赞誉中打球,还能打好,不可想象。
大学
如果把Kobe的前三年职业生涯称为“NBA大学”没什么意见吧,只是奖学金真他妈的高,达到一年几十万$,ft~~
北卡,并不像国内媒体诱导那样,只懂得出产各类飞人型后卫而已,传奇教头史密斯领军下的传统:将教练的职责延伸到老师,全方面指导学生进步、注重个人技术、战术设计严密、多样的半场进攻战术、压迫性盯人防守、时刻抓住进攻时多打少机会、追求进攻效率……等等,使北卡的球员都具有攻守平衡的球风,上佳个人技巧和正确球赛观念——记得Jordan对Carter最不满意那一点么?防守!北卡出来居然防守松垮,丢母校脸!以北卡队员这一点,的确贾米森比卡特像样多了。
Jordan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扎实技术完全符合北卡的要求,进大学之前不特别出名,无特别实绩,这也许是好事——可以轻易被史密斯“洗脑”。而他超级大的心脏(1982年3月29日!尤因:乔治亚别为我哭泣!),可怕的,无处不在的竞争意识,为达到目的狂热练习,在大学生涯中一览无遗。
三个赛季,101场球,平均17.7分5篮板1.8助攻,“这有什么了不起!?”这有什么了不起,这是在全美竞争最激烈的ACC联盟,他的命中率是54%——如果看过NCAA转播就知道那里区域紧逼多变态,命中率有多低,一般说来在ACC能拿15分至少相当于在NBA拿20分的绩效。
更重要的是,这是在讲究团队的史密斯手下,他只有5场球出手超过20次,多数比赛出手不到15次。
Jordan之所以成为Jordan,不在单纯技巧,而在正确观念、意识,这些都是史密斯给的,可以说没有史密斯现在我们眼中的Jordan就不存在——你说无师自通?别逗了!
为什么Jordan今年已经40岁了,还能在20分钟内拿20分?打篮球是吃力更吃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北卡就是如此。
http://sendoh7.y365.com/jordandaxue.html 北卡时期数据统计
如果放手让Jordan在NCAA大开杀戒,会诞生一些怎样的记录谁也不得而知,但我知道NCAA的得分记录是一个外号叫“手枪”的人缔造的,他大学4年平均每场43分,但10年NBA生涯中没有打入过一次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