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867阅读
  • 0回复

[活动]博山陶镇:被拆掉的千年古窑部落 (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妖小瑶
 

发帖
107
C币
121
威望
1
贡献值
15
银元
7
铜钱
370
人人网人气币
-1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22

博山陶镇:被拆掉的千年古窑部落(原文:国家地理2012年第7期)

  撰文/桑邑

  摄影/孙伟庆 等

  淄博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地,其起源地和主产区在山头镇。山头自唐宋以来就有陶器问世,以窑为生、靠窑吃饭,故称“陶镇”。在陶镇漫步,可以欣赏到被火色熏陶过的路面、墙壁、老屋、古窑。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这一道道独特的街景将彻底成为历史绝唱。



   鲁中山城博山,一个古老的陶瓷部落,那里有平民世界里的烧窑者。从北宋开始,穿越了上千年的时光隧道,博山的陶瓷历尽沧桑、日新月异,并畅销世界各地。但是,那些烧制陶瓷的古窑、古作坊正在被陆离的广场和绚丽的霓虹所淹没。

    2006年早春季节,摄影师孙伟庆赶在推土机和铲车到来之前,用影像记录了当地一座即将消亡的城陶镇——山头。明清时期的山头,窑业盛况空前,民间圆窑林立,一跃成为博山陶器重点产地,是六大窑场(山头、窑广、八陡、北岭、务店、郭大碗)之一。

    看过孙老师拍摄的一组片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庞大倾颓的古窑黑色剪影般屹立在暮色中,窑顶的灌木与杂草如乱发般摇曳,仿佛有风从百年深处不断涌来;用笼盆筑建的墙壁夹着曲曲折折的小巷,细碎的光影里有若隐若现的时光印记;老屋下的全家福、陶罐儿、鱼盘儿、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凝视着它们,一种情感撞击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隐隐的痛楚。

走进老街,每一道墙都散发着烟火气息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和朋友一起探访了山头古镇。阳光斜射过来的时候,那些林立的窑炉把影子拉得修长,倒映在古老狭长的巷子里。周围墙壁,或是用粗砾的石块搭建而成。或者直接用烧窑的废坯砌成,颜色多为斑黑、瓦红,看着那线条和纹理,让人禁不住想起烈火燃烧的样子。

    在老街的胡同里,我们处处可以寻到陶瓷的身影:      墙顶铺满了一块块陶瓷碎片,墙体则由粗糙的笼盆垒砌而成,脚下的路面则是由破碎窑基和笼盆铺就。“笼盆”是是烧窑工具匣钵的俗称,这种路面也因此被称为“匣钵路”。对于匣钵,之前我曾以为是被烧坏的陶瓷半成品,后来经解释才知道:它是烧窑时必不可少的容器,陶坯在浇制、水磨、上釉几道工序后,必须要装进匣钵才能入窑烧制成真正的陶瓷。使用数次之后,匣钵就不能再用,但因为其材质结实,所以又被人们变废为宝,作为建筑材料使用。行走在陶镇的胡同里,到处都能见垒在墙上的笼盆、镶在墙上的大缸和铺在路上的笼片。

    这些用匣钵建造的屋子有一种不对称的美。墙体上的匣钵一般是环形的圆面,有的中间被时光镂空,露出一个黑色的孔。它们被砌在墙壁里,紧紧挨在一起,远远望去像岁月的伤疤,像树木的年轮。当你行走张望时,会发现石头垒成的墙之间忽然有一段陶缸建筑的墙体,它们被竖着砌成墙,巨大的罐体凸出在平面之外,极其富有立体的空间感。烟囱、花盆,甚至村外的简易厕所,也都是由陶罐、陶片筑就。

    陶镇胡同中最有特点的要数窑广村的小巷子。因为村子依山势而建,路面高低起伏、层层叠叠。上边人家门前的场地便是下边人家的窑顶,这高低错落的景观可谓“人上有人,巷中有巷”,颇有南方吊脚楼所营造的意境。这儿的墙、台阶、地面都是匣钵建造的,站在胡同口大声吆喝一嗓子,便能传出烧窑的味道。漫步在迷宫一般的胡同里,常常会有恍如隔世的感觉。若是骑马披甲从胡同里穿过,马蹄踏过笼盆铺就的路面,会发出咚咚的声响,箭一般掠过身边的漆瓦小屋和笨拙的古圆窑,这儿顿时就会变成古战场,便有身临古城堡的感觉。

   墙头是陶瓷垒的,屋墙是陶瓷砌的,街道是碎瓷铺的,连街边糕点作坊外卖窗口也是在窑壁上开了一个口子。所谓“窑在家中,家中有窑”,正是这种生活的写照。当你走过这古风古韵的古窑,当你用双手触摸这古朴陈旧的老墙,当你把目光停留在这白墙黛瓦的古窑上的小四合院,你会情不自禁要用心与古窑对话,与历史对话。这些匣钵建筑的博山民居,大片的散落在街巷两旁,他们和古窑上空陈旧的电线把天空割得四分五裂。在巷子的一头,一个鼓状的匣钵躺在草丛中,我上去用拳头重重的敲击,里面发出沉闷的声音,像是千年古窑的叹息。

    忽然,路旁一座座庞大坚实的古窑撞入眼帘,筒形的窑身,球冠状的窑顶。窑身用匣钵排列成各种图案,极具装饰效果。一根根坚挺有力的粗短烟囱,仿佛就是古人留下的巨型陶艺作品。然而,古窑上方已被蒿草和大树所覆盖,甚至有巨大的树根从窑顶直插地面。

    在朋友的指引下,我们穿过丛丛杂草,进入了一户人家旁边的古窑。古窑构造是极具生活特色的:窑的外体是用青石打的底座,窑身则用匣钵砌成。朋友告诉我,保存完好无缺的古窑是一个庞大的如馒头状的体座,当地人叫它“馒头窑”。“馒头窑”中留着“天子眼”,两个锥型的烟囱竖在窑后,“锥窗”留在两烟囱之间的窑顶,火膛在前,窑台在后。窑台装坯的容量是以装大匣钵、竖柱来计算的:横为行,竖为柱,有两行四柱、三行六柱、四行八柱、五行十柱、六行十二柱等大小不一的窑炉。

    山城博山古称“青州府颜神镇”,西、南、东三面被青山环绕,孝妇河水从西南山脚流出,穿城而过。这座小城的兴起和繁荣,与陶瓷业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淄博地区的先民就已开始掘地筑窑、焚柴而陶。唐宋时期,淄博成为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颜神一带则出现了百里窑场,商贾往来,车水马龙。

    随着北宋灭亡,北方的陶瓷工艺、工匠开始集体南迁。在浙江龙泉的民间传说中,当地官窑的许多窑工是来自淄博地区的山东大汉,这次南迁为龙泉青瓷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昔日北方的瓷都颜神镇已经升格为博山县,陶瓷业在稳定的环境下再次迎来了发展高峰。经过元末战乱后,明代博山出现“陶者以千数”的盛况。清初康熙到乾隆年间,博山的山头地区陶瓷业空前繁盛,圆形瓷窑林立、终日烟火不断、四方商贾云集。

   据考证,博山馒头窑出现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宋金时期,窑的内部结构有所改进,但从外观上没有太多变化;到了明清,馒头窑依然沿袭旧制。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陶瓷技术的改进,那些圆窑终于完成了历史使命。存留至今的每一座馒头窑都装着一段陶瓷的传说;这些老窑无论看起来是怎样的破败、怎样的落后,都象征着陶镇的起源,承载着陶镇的历史。

   遗留下来的古窑大多有百岁高龄,现在大多成了居民堆放杂物的仓库。这种景观在陶镇随处可见,但大概也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每一个看到古窑画面的人都会为之震撼,也一定想去那充满火色的胡同里,去触摸一下老窑的炉膛。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