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5阅读
  • 0回复

[新闻]中移动MM增长乏力 受对手夹击难吸引开发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1023101
 

发帖
371
C币
1515
威望
9
贡献值
0
银元
1
铜钱
1463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8-21

  今年年初时,中国移动总裁李跃介绍称,中移动应用商店(MM)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移动应用软件商店。不过,这并不说明MM就可高枕无忧。
  自从2001年推出移动梦网以来,中移动在数据业务、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就从未停止过。“梦网模式”不仅养活了包括大小SP、CP在内的整个产业链,而且打造了四个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然而“梦网”垄断从2009年便被酝酿中的MobileMarket打破,整个产业链的生态随之不断演变。到2010年8月26日MM推出,中移动策略已经完全转向开放的商店平台和开放的互联网业务。


  中移动MM增长乏力 受对手夹击难吸引开发者
  业内人士表示,在内容与应用为王的3G时代,运营商不甘于通道角色正竭力整合资源,布局应用商店等资源平台,力争移动互联网话语权。而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将是产业链各方在内容、应用、终端、网络、服务、生态体系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目前,中移动MM、中联通沃商店与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在移动应用商店领域的布局早已确立,但并未呈现出旗鼓相当的局面。
  IT商业新闻网从来自易观智库的调研报告中看到,今年6月,由于MM应用数量增长乏力,将被天翼空间超越。数据显示,6月时三大电信运营商应用商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联通沃商店新增应用4349,由于整体应用总数小,增速为三大运营商之首;中国电信新增应用12306,总数已经接近中国移动MM;相比之下,中移动MM新增应用仅为1955,相对来说增长极为缓慢。
  易观国际分析师刘亚涛认为,中国移动应用市场由于消费者没有付费购买应用的习惯,使得付费应用的市场局限于小众的“刚需”,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了免费应用,使配套的后续变现方式和平台不断发展,继而又在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下促进了免费应用的不断壮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中国移动应用市场逐步偏向免费应用发展的态势已经清晰。
  不过,MM虽然在国内起步较早,但在苹果APP Store、AndroidMarket等一线应用商店以及机锋网、91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商店的夹击下,MM的处境显得有些不温不火,在用户吸引力、定位精准度、平台运营机制、开放资源吸引力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有MM员工就曾经说,“MM或已错失了最佳发展机会”。
  而MM的竞争对手还不止上述这些。自从苹果APPStore大获成功后,产业链各方都纷纷着手建设自己的手机程序应用商店——这其中既包括诺基亚、三星、黑莓、索爱等手机厂商,也包括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而作为设备商的爱立信和华为也推出了自己的应用程序商城。
  有评论认为,Android、iOS用户对MM却不存在粘度。随着Android、iOS系统手机的独占天下,这势必会对MM造成重大的影响。而且,缺乏精品应用是MM发展的一大障碍。在MM的应用中有一半以上为主题应用,但是这类应用并不具有很大的价值。用户更为关注对手机功能的体验,而并非手机主题界面的美观。这是因为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相对起步较晚,高质量的应用较少。而且相较于中国移动自己和与他人合作推出的应用,其他创新应用并没有在MM上崭露头角的机会。与此同时,收费应用过多、保证开发者收益的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应当引起中移动的重视。
  当前国内100万的应用开发者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仅为13.7%,且主要为腾讯这样的企业级开发者。对于中小开发者来说,其绝大多数处于亏损的状态,而开发者则是应用发展的未来。中移动并没有为中小开发者提供足够的资源以及相关盈利保障政策,而中移动繁琐的审核程序以及曝光率低的现状造成了开发者对MM的信心不足。
  有中移动人士曾坦言,“MM从初创时就将苹果APPStore作为竞争对手,但目前来看,胜算渺茫,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议MM应将竞争对手转设为第三方应用商店,努力从第三方应用商店处夺回用户。”中移动通信研究院人士也指出,MM对于开发者吸引力不足或与其并未开放核心资源有关。
  一直以来,中移动对于自己做什么、不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变化不断。 美女小游戏 例如2006年中移动曾收购凤凰卫视的股份,2010年又收购了浦发银行的股份等,似乎在谋求跨领域发展。飞象网CEO项立刚就曾说:“运营商不可能把所有的领域都占了的,那样的话,面对的市场碰撞和抵制,可能不只是技术范围和产业范围的,甚至是政治问题、产业政策以及别人生存发展的机会权利等。”
  业内人士认为,中移动大力推广MM,也是为与SP业务“划清界限”,显示其从管道商向移动互联网企业转型的决心,同时也是对SP时代的自救。在有了MM平台后,中移动旗下的众多业务通过该平台输送给大量的终端用户,用户登陆应用商店即可获得原先只能是SP商提供的各项服务,这样就掌握了选择权和主动权。这对于SP来说则是致命的。因为这样一来,其就变得“乏人问津”,利润也大大压缩。
  由此看来,现在的MM平台大有替代SP之势。但谁又能保证MM未来不会变成SP的翻版呢?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