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91阅读
  • 0回复

[新闻]温总理告别式(整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褚宏建
 

发帖
19
C币
36510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87
铜钱
229
人人网人气币
-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温家宝总理的最后一次“两会”记者会,出乎寻常地开了整整三个小时。离开北京人民大会堂后,取了行李直奔首都机场。结果中国国航的客机晚点一个半小时,回到东京羽田机场已是深夜23时。



       在飞机上,一直有一种冲动,想写一写自己参加温总理十年十次记者会的感触。回到家,下定决心,再晚也要把它写完。



       我从1997年开始采访两会,至今已经第16个年头。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人称我为“老记”,我还挺喜欢这一称呼。并不是摆谱,而是自己有幸目睹了中国这么多年来的政治与经济文化的重大变化,看到了一代领导人的离去,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诞生。



                  



       记得2002年,朱镕基总理举行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被问及谁将是他的接班人时,朱镕基总理没有点出“温家宝”的名字,但是他说:“一定会是比我干得更好更努力的人”。一年后,新当选的温家宝总理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的记者会会场。  



       当时的记者会也是在人民大会堂3楼举行,但还没有装饰成金色大厅。



       当温总理走进记者会场时,我其实对他不熟,第一印象是“小个子男人”。一场记者会下来,有2个小时,至今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温总理说:全国2500多个县,自己跑遍了1800多个。因此对于国情和人民的状况十分了解,也深知人民的期待。他好像还说了要“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记得好像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还说了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时感觉到,这个小个子新总理对于中国基层的情况,尤其是农村的情况应该非常熟悉。



       不久,就听到了国务院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有更多现金收入的消息。再后来,听到了中国国家财政要从向城市倾斜转变为向农村倾斜,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后来,就有了农民可以领取养老金,农民加入健康保险的事情。再后来,废除了收容遣散条例,鼓励农民进城务工。



       再后来,在中国发生重大天灾人祸时,我们总能看到温家宝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现场,指挥抢险救灾。



        



       近几年来,网络发达,让温总理直接有了一个了解民情的一个渠道。但是,也让部分网名抡起了“砖头”,严肃批评政府,甚至批评温总理本人,并给他取了绰号。



       也许,我们把总理这一职位看得过高,总觉得政府的当家人,爱怎么做事,就可怎么做事。天鹅肉想吃,也总会有人把它弄下来。



       但是,今天在人民大会堂的记者会场,当温总理说出“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我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虽然没有因为不负责任而造成任何一件事情上的失误,但是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对于我在任职期间中国经济和社会所发生的问题,我都负有责任。为此,我感到歉疚。在最后一年,我将像一匹负轭的老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松套。努力以新的成绩弥补我工作上的缺憾,以得到人民的谅解和宽恕。”这段话时,我才理解,当总理也有无奈之时。







       所以,当温总理说出自己内心的痛苦在于自己“独立的人格不为他人所理解”的时候,我想起了前几天一位香港政协委员在小组讨论会上说过的一句顺口溜:“你骗我,我骗你,大家都骗温总理。温总理,不知道,还在那里做报告”。其实,温总理许多时候是知道实情。



      我一直想给温总理提一个问题,请他回答“这九年来最令您感到高兴和欣慰的事是什么?”



      温总理最后一次记者会,我想总不应该一直处于凝重的气氛中。可是直到最后,都未能获得提问的机会,很是遗憾。



      记者会结束后,温总理走下台来,试图与记者们握手,但是,记者群马上被中央警卫局的警卫隔开。人群中,我只看到温总理的一只手,一直举着,一直挥舞着,他在向记者们告别。明年在这个会场,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我突然想起了徐志摩的一句诗:道一声珍重,沙扬娜拉!







       中央电视台等8家中国媒体集体采访了我,请我谈谈对温总理这一次记者会的感受?



       我谈了三点:



       第一,参加十年的温总理记者会,今天的记者会,温总理说的最坦诚也最真诚。他把自己执政9年来的经历,所遇到的困惑,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发展的症结等,都一一摆到了台面上,不仅自己反思,同时也让全体国民一起来思考中国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温总理在整个记者会的发言中,提出的八个关键词:“宽恕、痛心、责任、改革”,贯穿了整个记者会的全过程。温总理深感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进了一条窄胡同,而现行政治体制正在把胡同堵死,因此必须下坚定的决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他第一次公开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特别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如果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话,“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这话听起来很重,但是绝对是警世之语。虽然温总理没有明确说出现行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障碍,但是,可以试想,作为国务院总理,对于自己内阁中的铁道部的存废问题难以作出决断,最终使之成为“暴走族”。中央政府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把简单事情复杂化,层层设卡层层谋利,而温总理却对于他们无法一杆子插到底地进行管理。甚至出现“政策不出中南海”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的背后是什么?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人大代表团会议上说过的那样,是利益集团格局的问题。而对于这种格局,他也变得无能为力,所以只能将问题公开,让国民来一起参与和推动这一场政治改革,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体制”(温总理语)。



       第三,这么多年看着温总理一步一步走来,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很真诚很善良很努力的一位领导人。一个国务院总理,能够为民众的疾苦而伤感,甚至会落泪,这样的领袖,心里真的是把人民当作自己的亲友看。许多时候,他力所不能及,但是还是要借助一切的机会疾呼改革,这已经很不简单了。因为他没有忘记自己当选总理时,在第一次记者会上说过的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很敬重他。







       虽然温总理的任期还有一年,但是,在温总理结束这最后一场记者会时,我很想为他鼓一次掌,对他说一句:“总理辛苦了,谢谢您!”可惜,今天的会场没有这样的气氛,竟成永远的遗憾!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