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66阅读
  • 0回复

[聊天]只要大学生不幸逝世,必须是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侃倒一片
 

发帖
411
C币
3595
威望
2319
贡献值
27
银元
21
铜钱
778
人人网人气币
-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2
今天众多媒体上流传着投毒案的相关信息,本次事件的有关报道依然继承了以往类似事件的报道风格。我已经不用再做“新闻报道文本分析”的作业了,不过今天还是有话要说。
许多媒体的报道文字中存在不严谨之处。事件还在调查之中,就算一些人的理智与情感都有了绝对的倾向,但媒体不能取代警方对事件下定论。
例如这段:“今天上午,上海警方证实,中毒学生黄某同寝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4月13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动机和原因还在调查中。“
虽然不存在把”嫌疑犯“称作”犯人“的经典错误,但是”其作案动机和原因还在调查中“一句,已经完美地预设了犯人就是他,否则何来的 ”其作案动机和原因“?亏了你知道”还在调查中“啊?
再看这段:
黄某父亲介绍,据他了解,儿子4月1日前后在寝室使用饮水机喝水时,曾感觉水的味道不对,还特意把饮水机中的水倒掉,并对机器和水桶进行了清洗。“他的师兄说,黄某怕室友喝了这些水不好。”
最后一句直接引用到底是怎么突然冒出来的?这句话是谁说的?黄某父亲?师兄??还是黄某托梦说的?更何况双引号里的内容作为直接引用实在是叫人困惑,”黄某“?除了撰文的记者和警方,好像不会有其他人这么称呼他。
这段文字对细节的呈现实在是可圈可点,不仅证明了4月1日确实是一个坑爹的日子,还毫不做作(啊?你说很做作?还行啦,这已经不算露骨的了)地描摹出了黄同学的细心,勤劳,善良,关爱他人等优良品质。虽然我强烈地感受到撰稿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怨念,矛头直指室友,以激发群众对被害者的同情和嫌疑人的痛恨。
有篇报道成段地引用了一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的网络文章:
黄洋正在中山医院接受救治。一名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化名“李文思”在网络上撰文,展示了这一抢救过程的部分细节:“躺在这个床上的小伙子,是有着光明前途的研究生。五天前因为喝了口水,觉得味道不对,吐了出来。之后就高热、血象异常、进而发展成为DIC,这是一种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先是出血,而后出现血栓,最后死亡。这个小伙子身体已经有血栓形成,出现缺血性肝损伤。白花花的床单上已经布满了红色的斑点,一丛黑红色的线从他高耸的鼻子下方拖出,直到下巴。这让他看起来有点面目可憎,倘若不是他脸上的斑斑血渍,他一定是个温文尔雅的学生。”
诚然这位医护人员作为一线工作人员,TA写下的描写医护现场的文字对了解事件过程有很大帮助,有价值的文字自然可以引用,但有节操的记者或许该对这段文字有所取舍,我认为本段文字中提供了有用信息的只有”之后就高热、血象异常、进而发展成为DIC,这是一种凝血功能紊乱综合征,先是出血,而后出现血栓,最后死亡。这个小伙子身体已经有血栓形成,出现缺血性肝损伤。“ 这两句。 ”光明前途的研究生“,“高耸的鼻子”,“一定是个温文尔雅的学生”这一系列温柔指数爆表的抒情文字作为个人发表固然可以,但记者不必把这部分拿到报道中强加给所有读者。PS我真的再也受不了地球人用“高耸”这个词形容人类的鼻子了!这些人对“高耸”的理解真的有问题…… 我想对这位医护人员说的是,你见过的出各种悲剧的人应该不少了,死亡对每个人是平等的,如果你能把这份温柔与同情付出给每一个死在你面前的病人,包括那些也许“见怪不怪”的死者,我将对您献上由衷的敬意。【紧急修改:刚刚被引用文的原作者李文思在人人给我留言了,表示她不是医护人员,记者误读了她的身份。特此说明。我也要自我反省,说别人不好总是容易,自己往往一不小心也会犯错误,我也不加考证地轻信了报道的部分信息。但还是要说,记者撰稿时对细节的确认确实不够认真。这种误读信源身份的事情屡有发生。同时向李文思诚挚道歉,本段的一些言论假定了您是医护人员,请原谅!】【另外,不止一位读者反映,引用文中DIC的三期表现写得有误,为了防止误导大家,特此纠正,三期表现应为:高凝血期-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
另外,媒体参与传播被害者血淋淋的躺尸样貌细节在新闻伦理上也值得商榷,各种想象与情绪叠加的深情款款不见得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有限的信息,惊爆的话题,诱人的悬疑,剥削了死者的剩余价值,消遣了活人的茶余饭后。说到底,只有那些有意愿努力思考死亡的人,才可能真正地尊重死者

由此引发下一段感慨,死亡对每个人是平等的,没有特别幸福的死,也没有特别残酷的死,因为只有死对所有人是平等的。一个大学生的死,甚至是一个大学生的蹊跷而死,并不比世间其他任何的死更悲哀,抑或更伟大。因而由此生发的众多讨论,同情,谩骂,质疑,并不和事件的重大性成正比。就好像“大眼睛”拿到了很多很多的资助款,但是在山区还有更多的贫困儿童你不知道,也不寄钱给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大眼睛,或是有大眼睛但没被拍成著名照片。
事实是,只要你是个名头还可以的大学的学生,你蹊跷而死,引起重大关注的可能性是极高的。而且,在死后的媒体报道中,你将获得生前从未获得过的高评价,你一定是长得讨人喜欢,一定才华横溢,一定品学兼优,最好家境还不富裕,是独生子女。(PS我真的认为一些记者对“才华横溢”这个词的理解有问题。)关键是,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死就一定比普通的死更可惜吗?普通的死就比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死更卑微吗?不管怎样,你是才华横溢品学兼优的。原本在学校并不那么重要的你会受到校领导的直接重视,你生前在微博上随便发一句林俊杰的歌词也会被记者别有深意地引用,会有大量网友不辞辛苦地说一堆你听不见的话,会有很多同学来送你。旁人会温柔地描述你,远比你活着的时候对你更温柔,你不够优秀的地方都会得到温柔的开解,你可圈可点的地方都会被无限地放大。
比如:“据悉,黄某为耳鼻喉科,此前放弃保博考虑工作。找工作不如预期后,他转而考博并成功。”
找工作的挫折被温柔地开解了,是啊,必须温柔地理解人家,人家是才华横溢有着光明前途的温文尔雅的学生啊。温柔开解后,就可以大书特书“考博第一名”这个点了,放到标题上,加上感叹号,突出其优秀,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会把注意力放在“第一名”而非“考博”上。
另外,请各位媒体大哥哥大姐姐叔叔阿姨们,别动不动就拿教育说事。比如:
清华的朱令被投毒案至今未破,复旦又出现饮用水投毒事件,一名才华横溢的优秀学生就这样折翼,中国式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才华横溢“我就不说了,关键是”教育“,您以为教育是东南枝啊,逮着什么东西就往上挂?!这种从极个别现象推出宏观问题的思路实在是不可取!只因为你找不到别的解释,只因为你无法作具体的思考,只因为你不愿意为接近真相而努力,所以所有和学生有关的事情最后都赖”教育“!”中国式“这个词本来就很可怕,这种忽略地方差异、个体差异的大一统概括必定是漏洞百出。出了个房姐你感慨”中国式买房“,只不过你抨击少数房哥房姐,同情广大房奴,延续这样的思路,出了投毒案你可以感慨中国式教育,只不过你要感慨的是大多数的孩子太遵纪守法,太善良!啊?你说哪儿有这种道理?那就对了,说明您的整个思路有问题,或者说您根本没有思路,只是给感性的判断加上理性的包装。
暂时想说的就这么多。本文可能引发一些人的不满,我很抱歉。只能说是出于对新闻的敏感,评价一下这一事件中的媒体表现,本文中的一切评论只针对媒体,不针对受害者及其他任何有关人员。
文风不够沉痛,看不出哀悼的感觉,我也很抱歉。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