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0阅读
  • 0回复

[应用软件]服务层面的创新及苛刻要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uannai1
 

发帖
2
C币
20
威望
2
贡献值
0
银元
0
铜钱
1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11
《创业36条军规》是拉卡拉的创始人孙陶然的肺腑之言,我读得比较认真。原因在于他的这本书很好读,干货比较多。前几天我写后市场创业项目孙行者自动洗车项目时也说过,它们的洗车店用的收银系统就是拉卡拉,省了一个出纳和收银员,提高了资产安全。我对创业话题感兴趣是因为汽车后市场的潜在创业者数以百万计,但由于这个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是蓝领为主的行业,而政府各种准入门槛又很高,和导致在这个领域创业成功率并不高,非常需要创业指导。但遗憾的是,要指导别人在这个领域创业就必须对汽车后市场有深刻认识,按照孙陶然的解释,需要“1万小时”的历练。我在运营自己的部门时,也基本是按照定战略、建班子、带队伍、亲自打样、迅速复制的创业模式,过去10年我所在部门的实践表明,这套模式是正确的。希望那些打算创业的朋友也谨记36条教训中的若干条,少犯错,会活到竞争对手死掉的那一天,这就是基业长青的秘密。
《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凭借峰终理论获得过诺贝尔奖,这是他的又一本心理学读物。读这本书之前我恰好写过几篇广汽丰田利用峰终理论解决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文章。所谓峰终理论是指人们对一项服务的评价决定于两个因素,其一是整个过程中的最佳印象,其二是结束时的感觉。所以无论是车主到店保养车辆还是我们到餐厅用餐,只要有一个地方让我们非常满意,我们会对这个服务有更高评价,一定程度甚至会忽视大部分表现一般的环节,如果在结束的时候再得到意外惊喜,我们会对整个服务感到非常满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大脑里有两个思考进程,其一被称为慢思考,很谨慎,其二是快思考,凭直觉做判断。我们对问题的判断都是慢思考和快思考矛盾统一的过程。理解大脑的这个过程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判断,这也是我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所在——无论创业还是守业,正确判断非常重要。《小趋势》是流行大数据这个概念前,我理解消费者行为学的入门图书,作者是博雅公关的高管,他在书中提出一个概念是找到并干预人群中1%的特殊人群的行为能够改变世界。对于汽车产业也是如此,一个年销售2000万辆的市场,只需要影响1%的人群,就能获得20万辆的销售成绩,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利用一切资源去发现这1%的人群在哪里、有何偏好等等。我尤其推荐创业者阅读这本书,因为它是预见中国社会、发现商业机会的教科书。比如书中提到英国的LAT夫妻,也就是两地分居的夫妻,这种情况在中国是否常见我不知道,但如果这种夫妻有1%的概率出现,这意味一对夫妇拥有2处房产是刚需。如果像美国60%的中产阶级一样,在同一屋檐下的幸福夫妻分房睡,这意味着更多别墅需要设计两个主卧。如果同样的情况在中国出现,或许发现其中的商机是个成功创业的良机。《大数据时代》是最近IT产业推荐比较多的一本书,我读完这本书唯一记住的概念是:大数据并不是数据很大,而是数据之间有更多的相关关系。这实际上点明了CRM的真谛——不是你拥有车主的电话等联系方式是是CRM了,你能发现车主保养车辆的日子与其付费购买精品附件之间相关关系的数据才叫大数据时代的CRM。按照作者的解释,这本书是200%的好书,但翻译未必能做到100%,但即使只有80%靠谱,这也是160%的好书。这理工式的解释靠谱么?我认为还算靠谱,没看到英文版,但感觉翻译应该给90分以上,所以这才是汽车互联网创业最该阅读的一本书。2013年5月3日,详情请登录深度技术系统官网 hmw017486.chinaw3.com 我作为人人猎头的创始人于北京拜会了小米董事长、顺为基金创始合伙人雷军先生,在会谈中,雷军先生倾听了人人猎头的缘起和七个月来的发展经历,出于对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服务平台的关注,雷军先生对人人猎头团队提出了三个终极考题:怎么用更少的人做事?怎么"忘记"赚钱?怎么"学会疯狂"?即便时隔一周之后,我以开放的心态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坦承:这三个问题让他寝食难安。对于公布的这三道考题,随即收到大量的人人猎头的关注者与支持者的反馈,我罗列其中有代表性的解答如下:关于雷总的第一个问题:怎样用更少的人做事?问题非常好,扩展下去,无外乎这样一些问题:众包模式在其他行业和在猎头行业的应用有什么区别?人人猎头要颠覆的是什么?到底是应该用互联网模式做猎头?还是将现在的猎头模式互联网化?我认为众包模式在猎头行业的应用会与其它行业有明确的不同,而人人猎头是要颠覆传统落后的模式,而不是颠覆猎头公司,人人猎头应该做的一定是将现有的猎头模式互联网化,而不仅仅是用互联网模式做猎头。只有中高端招聘真正步入互联网模式了,平台才能建成,也才可以实现用更少的人做事。第二个问题:怎么“忘记”赚钱?个人浅薄认识是平台搭建好,优质客户和优质候选人吸引过来盈利的模式未来会有多种,除了现在的佣金方式外,针对特定人群的应用商店、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广告推送、个人拍卖及客户重点推荐的收费等都能产生赢利点。后续如向上到高端猎头(顾问为主,互联网工具为辅)、下延到优秀高校的实习生方面也会有好的赢利点。第三个问题:怎么学会疯狂?苹果、小米的疯狂值得研究参考借鉴。我个人觉得是在营销、运营、产品、服务层面的创新及苛刻要求,比如小米和苹果乃至锤子的推广,苹果、小米对产品的苛求,苹果小米粉丝团的疯狂,模式的颠覆再加上各种疯狂,呵呵。体现在人人猎头所有的疯狂都是针对目标人群(目标人群是哪些?怎么能快速让部分目标人群聚集到人人猎头的平台上,怎样快速在先期的客户及目标人群产生一定的影响?口碑怎样传播)在营销、运营、产品和服务上的疯狂。如果在微博上采用一个用谷歌眼镜+人人猎头幸运服务来嘉奖的营销如何?比如进驻人人猎头微信公众平台第30万、50万及100万的目标人群奖励谷歌眼镜和人人猎头的特殊服务,这个由王总来微博发布,这个影响度是不是会更大,人人的注册用户会不会极具扩大,人人猎头的品牌在目标人群的接受程度是否会更高,当然前提是有一部分优秀的客户存在。从BD角度就精选客户(部分优质客户哪怕不收费,这个更疯狂,呵呵),有好客户好职位就会吸引人来注册;从人才注册角度也要做筛选;产品上疯狂就是客户端、微信层面的创新,推荐应用能否导入再多一些对目标人群有利的APP及应用、系统平台的技术创新。目前猎头团队的疯狂,比如猎头团队极其严格要求推荐人质量来增加客户的信任程度,很长一段时间估计猎头团队要发挥关键的人工寻访,精准推荐方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都是疯狂,颠覆的模式加疯狂的为针对目标人群的运营,会如何?可爱的用户的感悟暂且抄录如此。同样在这七天中,也有来自硅谷的张琦博士,自述为硅谷资深HR及人才招聘专家,电动汽车公司Tesla Motors高级人才顾问,曾任腾讯美国招聘专家,最早在Google总部从事高级人才搜索。其在5月初著文《全民猎头悬赏模式是伪众包!》对众包招聘模式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核心观点如下:1、在欧美就行不通全民猎头悬赏模式在欧美已经被证明是行不通。Zubka.com是最典型的全民猎头悬赏模式,2007年2月获得 Benchmark Capital 约 390 万美元的投资,2008 年在英国红极一时,被评为最佳 Web 2.0 网站。但光阴似箭,欧美的猎头悬赏网站大都消失了,前面三家公司也光荣地成为了互联网烈士。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