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29阅读
  • 0回复

[聊天]燃烧的绿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5680892
 

发帖
95
C币
376
威望
0
贡献值
0
银元
0
铜钱
376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5-29

 因为经常投稿,我和邮政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30多年来,无论走到任何地方,只要见到邮政绿,我都肃然起敬。
  
  那年也就10岁左右吧,我跟着大人到十几里外的村子看剧团演出。剧情没记住,只看见有个演员往空中扔了封信,心里就惦记上了。等到戏演完,我从人窝里钻上舞台,一把抓起了那个信封,恐怕别人抢了去。或许从这时起,我就注定了今生与信有缘?
  
  初中几年,基本上没学到什么东西,课外书倒是读了不少,这就惹得我萌生了写作的念头。你想啊,别人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写,我为什么不能写呢?于是,一个十几岁的毛蛋孩子,就整天想着写啊写啊,家里就攒了一摞一摞的“作品”。可惜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末期,刊物少,没地方发表,自然也就用不着麻烦邮政人员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到宁阳九中上学,学校地处东庄村。而这里,也正是当时的东庄人民公社所在地。来回几趟,我就发现了在那个拐角处,有两间涂着绿色、门口挂着信箱的房子:东庄邮局。时间不长,我就认识了邮局业务员吴近让叔叔。吴叔个子不高,脸膛黑红。给人一说话,就会露出雪白的牙齿。前几年,他曾作为援外队员到过非洲,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工作了三年,见识过非洲的骆驼、猩猩。我疑心他那黑红的脸膛就是在非洲晒黑的。要不然,我们这鲁中山区的阳光可没这么强烈。吴叔负责报刊订阅、办理邮件、包裹什么的。这个时候,全国的很多刊物有复刊的,有新创刊的,为我投稿提供了方便。才开始,我每次投稿都是贴邮票的。一来二去,吴叔知道我是投的文学稿,便告诉我说,只须在信封上剪个角就可以了。
  
  我那时虽然写的稿件不少,但因为盲目性太大,所以发表的极少。吴叔虽不会写作,但作为邮政人员,他懂得多呀。于是他给我说:“你光这样闷着头写不行,要看。不光看书,更要看报纸,看刊物。不然,你不了解社会形势,不知道刊物需要哪方面的稿件,闷着头捣鼓半天,还不是白忙活?我建议你多看几本刊物。”他当即给我推荐了《青春》、《萌芽》、《芳草》、《柳泉》、《人民文学》等几种杂志。那时好像还不兴连续订阅,邮局里每月都来几本刊物出售。因为买的人多,动作稍慢就会被别人抢了去。不似今天这样,可以在街头书摊上随便翻阅。不论哪种刊物到了,吴叔都会给我留一本。如果我忘了去取的话,偶尔路过,他看见了就喊:“《青春》来了,还要吧?”我急急忙忙跑过去:“要,要!”就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刊物,不但开阔了眼界,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