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77阅读
  • 0回复

怎样佩戴古代玉鱼佩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y7076821
 

发帖
122
C币
607
威望
121
贡献值
0
银元
0
铜钱
60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鱼除了是人们美膳之食,又因鱼谐音同“余”,故古人爱用鱼表示美好的愿望,用玉鱼做佩饰,以示富裕,年年有余,吉祥有余。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鱼形玉器出现,但大量出现还是在商、西周、春秋、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时期,尤以宋之后为盛,一般以圆雕、佩饰的形式出现。

宋以前的玉鱼可见的很少,多数藏家仅能从历史文献中可知其各时期的特征:新石器时代的玉鱼一般都比较小,雕琢简单,朴拙简练;夏商周三代在雕琢上较前期更婉转流利,具有更强的动感;而汉代的玉鱼则比例更合适,纹饰更细腻,雕琢更精巧;汉代之后,玉鱼雕刻进入低潮时期,直至宋代,随着玉雕艺术进入发达时期,更为满足各阶层人们的需求,玉鱼雕刻又开始复苏,并且在创意上有了新的突破,一直延续至清代。

我们身边能见到的宋代传世玉鱼也不多,这个时期的雕琢技艺对后期的影响颇深。宋代玉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鳞玉鱼,头小,长身,鱼身素面,多呈跳跃状,鱼身弯成弧状,昂首,尾上翘,鱼尾分叉不大,眼多数为凹形小坑,腮部以短而粗的阴线勾出,鱼尾阴刻线挺拔整齐;另一种是鱼身有鳞纹的玉鱼,饰网格纹,鱼嘴张口厚唇且前伸,嘴与头之间有阴线相隔,腮的边缘也有阴线将腮与鱼身相隔,眼睛多为阴刻圆眼和凸圆眼,背鳍呈锯齿状,鳍、尾细部均用阴刻线条表现,鱼尾呈摆动状,富有动感。此时期的玉鱼常以水草、荷莲作为陪衬物,但一般为单线刻划,如鱼衔莲荷的器形,荷叶边缘向内翻卷,在宋代极为流行,是一种寓意吉祥之物,此风一直延续至元、明、清时期。

辽金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此时期的玉鱼采用圆雕、片雕、镂雕相结合,雕琢工艺非常精湛,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鱼身素面或网格纹,其中金代鱼鳞刻痕较粗重,辽代鱼眼用细阴刻线勾饰,而金代则多用刻痕较粗深的阴刻圆圈表现,造型多以左右对称的双鱼或单鱼且伴有水草荷叶作陪衬的形式出现,用阴线勾饰出细细的荷叶脉络。

元代玉器不仅吸收了宋、金高超的镂雕技艺,同时浮雕技法也被用得出神入化,创造出气势大、雕琢精、装饰巧的一代玉器新风。所以,元代玉鱼失去了宋代玉鱼的纤细秀丽的精致之美,尽情地以质朴粗放的形式表达生命的跃动,纹饰多采用重刀,雕工粗犷,气魄豪放,造型比较固定,趋于写实:鱼身扁宽饰网格纹鳞,常雕成鳜鱼形,厚唇,唇和眼为半浮雕,隐隐凸起,鱼眼旁有月牙形,鱼尾呈扇形,上有锯齿形阴刻线,背鳍雕出脊骨纹。

由于皇室的重视及民间赏玉之风盛行,明代玉器生产发展很快,琢玉工艺也日趋完善,其种类、造型丰富多彩,雕琢精益求精,表现手法复杂多样,将中国古玉推向新的高峰。明代玉鱼存世量大,种类很多,造型各异,不强调生态写实,而逐步趋向图案吉祥化:鱼眼为管钻制或刻痕粗深的大圆眼,部分为双眼皮即半月形眼眶;鱼身出现“米”字纹,也有“水”字纹,鱼鳞种类较多,有素面、网格鳞、叶形鳞、双钩鳞等;鱼身由鳃至尾部有一阴刻线横贯,腹鳍较长,超出体外,背鳍为阴刻双线;鱼尾有扇形,锯齿形和分叉甩水形。

清代玉器在明代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由于社会安定,经济腾飞,城市繁荣,加上这一时期玉器作坊星罗棋布,名匠层出不穷,工艺先进,最终导致清代玉器成为中国古玉的鼎盛时期,其中玉鱼的发展也到了巅峰时期,其雕刻技法极其精湛,纹饰繁褥,造型生动,几乎能看到以前任何一个朝代鱼形的影子,线条流畅集历代之大成:玉鱼多琢为鳜鱼、鲤鱼、鲶鱼,鱼鳃开始用锯齿状来表现,米字纹刻痕粗深,鱼尾美化夸张,玉鱼立体感极强,颇为写实。到了后期玉鱼制作不仅玉料次,缺磨工,而且工艺粗糙,见棱见角。

古玉之美,在与它的材质自然之美、造型之美、雕琢工艺之美及内在蕴含之美,难怪直至今天,古玉在人们心中人仍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古玉所代表的一种玉文化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和田玉http://www.163yu.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