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区: Job
标 题: 写在同学们走出校园之前zz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9年06月15日11:36:14 星期1), 站内信件 WWWPOST
两个月前,我自己自己还在壳牌公司做校园招聘,而现在,已经开始自己创业了啊。
做的..事情本身倒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原来是为了啊公司做,现在是为了啊自己做。
1直想念念写点儿什么给将要走出校园的..同学们——不管大家将要毕业还是要参加暑期实
习。
六1刚过没多久,就先从小时候说起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上小学的..时候,我自己自己们都喜欢谈理想念念。每当老师问起“将来长大
了啊.你.想念念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诸如“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这样的..
字眼。虽然前些天媒体也报道了啊1个小小姑娘儿长大后想念念当城管——便可以对父母这样的..
小商小贩好1点,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六1的..时候收到1个长我自己自己几岁的..(前)同事的..短信——“我自己自己们每个人小时候都渴望长
大,长大后又会留恋小时候的..纯洁,但愿每个人都童心未泯”。
可“但愿”只是愿望,如果再对大学生们问起“毕业后.你.想念念做什么”这样的..问题,答案
通常会是“白领”、“公务员”,或者“我自己自己不知道,边走边看”吧。
不知道这些年是成长了啊还是退步了啊。
前两天看法国网球公开赛,有1个挺打动人的..广告——1款名表,邀请阿加西和格拉芙
出演,帮助各种肤色的..小朋友读书、画画。打动我自己自己的..不是网球巨星的..慈善行为,而是小
朋友们说的..四句话:
I learn to learn,
I learn to respect,
I learn to find my way,
I learn to be myself.
尤其最后两句,可以1下把我自己自己们拽回十几2十年前,扪心自问——我自己自己们是否也能像那些
小朋友1样自信的..说“我自己自己学会了啊走自己的..路,我自己自己学会了啊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自己自己可能比正在读这篇文章的..多数同学年长1点,但也终究逃不出八零后的..整体生态特
征——
在父母乃至祖辈人的..呵~护下,从小专心致志1心向学,从小学开始到高中毕业,最重要
的..目标就是上1所好大学——其他事情都在其次。至于“走自己的..路,按自己想念念要的..方
式生活”这类问题,都“等考上大学再说”。
而到今天,对于即将大学毕业的..同学,多数人可能已经拿到工作或者出国的..offer,或者
已经取得继续读书的..资格。但不管.你.拿到的..是年薪几十万还是月薪几百,不管.你.将去海
外名校读书还是到1所国内三流院校继续学习,不管.你.毕业之后就能立刻买房买车还是
每月得算计着怎么租房和坐公交,在终于可以“自立”的..时候,再也不能忽略的..问题
是——这是不是我自己自己们想念念要的..生活?
站在各位同学的..立场,如果实际工作经验很少,.你.也许很难回答这个问题——“我自己自己都没
有经历过,怎么判断那是不是我自己自己想念念要的..?”
这是实话。
我自己自己想念念跟大家谈谈自己的..体验——尽管在BBS上同学们已经能看到很多此类经验分享的..文章
了啊。
拿自己的..经历来说
很庆幸大三暑假就可以到壳牌实习,更要感谢人大商学院在大四只安排了啊三门课,另我自己自己
有充足的..日子到企业安心实习。
算上暑期实习以及之后的..延期实习1直到全职工作,在壳牌总共待了啊四年。四年中,我自己自己
从销售部门的..实习生,到全职的..客户经理,再到负责毕业生招聘市场,四年里,不管在
哪个岗位上,不管是什么工作内容,单从工作本身,难度都不大。倒是像《浮沉》、
《杜拉拉升职记》这类职场小说所描述的..情景1样,人际关系方面才是最费神的..。没有
读过这些书的..同学,建议读1下,这会另.你.放下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念念,在走入职场之前
准备得更充分。
记得我自己自己还在壳牌润滑油部做实习生的..时候,因为工作关系需要与1些汽车修理店铺的..小
老板打交道。客观的..说,他们那些人文化层次确实不高,我自己自己那时也不太乐意与这些“很土的..
人”打交道。但壳牌公司的..老板当时就告诫我自己自己:“千万别瞧不起他们那些人,不说别的..,他们那些人
收入肯定比在公司里面工作的..白领高”。当时听到这些挺崩溃的..——怎么可能呢?我自己自己可
是在五百强排名前三的..公司里面工作!收入却比不上这些“土”人?——就算表面上不
说这些话,心里也是犯嘀咕。后来接触了啊1些老板后才发现,别看他们那些人文化水平不高,
但做事讲诚信,讲良心。他们那些人跟自己的..客户称兄道弟,用的..不是“专业销售技巧”,而
就是简简单单的..做人。如此简单,但就是能赚钱。
我自己自己现在创业也有体会。刚开始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时,因为自己不懂,就想念念到了啊找代理公
司——很小规模的..民企。最开始只是网上搜了啊个电话,打过去说明来意,谈了啊谈代理费
用,口头约定之后,对方就立刻开始帮我自己自己做企业名称的..申报。按理说,我自己自己只是给人打个
电话,还没见过面,更没走付定金、签合同之类的..手续,按自己在外企“正规”的..思维
习惯,他们那些人应该有所担心——“这个人是个骗子怎么办?我自己自己帮他忙活1阵子万1不给钱
怎么办?”但不知是因为经验丰富还是其他原因,这家代理公司完全没有这些顾虑,最
终只见了啊1次面,就把注册登记办妥了啊。
规范吗?确实不规范。而且依照我自己自己在商学院和企业学到的..思维方式——这样做有风险,
而且企业也不可能做大。但不可否认,跟对方合作,我自己自己却感到如沐春风。没有看似冗繁
但实则对风险控制无多帮助的..“系统”、“流程”,我自己自己们之间靠的..就是最朴素的..信任。
但在大企业工作1段日子,.你.就会发现,不管是对外的..业务部门,还是对内的..职能部
门,公司靠的..不是个人能力,而主要是“标准、流程”。除去1些冗繁、低效的..东西,
这些“标准、流程”对公司来讲还是有价值的..。处于实际操作层面的..个人,并不需要太
高超的..个人技巧,只要“按规矩办事”就好了啊。
再看大企业的..招聘标准,从校园招“管理培训生”的..标准非常高。如果所有的..管理培训
生都能得到特别的..培养(至少是企业所承诺的..培养),也倒还好。只是现在同学们都明
白,管培招得多了啊,真正的..管培就少了啊——不是“真的..没有”,而是“真的..很少”。
如此对比就可以发现,很多大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供给已经出现了啊错位——企业实务中并
不需要很出众的..个人技能,却按照很高的..标准来招聘,少数达到如此高标准的..同学拿到
offer,实际工作了啊却发现跟之前的..想念念象差别很大——都不知道公司干嘛用那么严格的..标
准招我自己自己来干这么简单的..活,招聘时对我自己自己的..潜力测试真的..是为我自己自己将来的..发展考虑吗?我自己自己真
的..有那么多机会吗?要弄清楚这1点其实也很简单,如果同学们能找到早几年工作的..师
兄师姐,跟他们那些人聊1聊在大企业中的..感受,就会知道管培的..发展机会有多少,大家生活
得是否开心——乃至是否还把“开心”作为生活的..目标。
因此,我自己自己经常想念念,如果大企业中的..多数就业机会不要被1些“大牛”同学垂青,而另很
多不那么有冲劲儿、也不那么反感重复劳动的..同学得到的..话,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配
置是不是会更好?
问题是——
如果这些“大牛”同学放弃到大企业就职,又该去哪儿?
为避免1概而论的..偏颇,首先要说:大企业中真正的..“管理培训生”值得追求,但决心
接受管培offer的..同学首先应该多方了啊解,以判断清楚“此管培是否真管培”。
接下来说说所谓的..“就业观念”。
从之前媒体的..宣传口径来说,似乎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应该是“当前找不到工作的..同
学”,而跟“大牛”同学们无关。比如有观点会说:“不要总想念念着去央企去发达地区就
业,到基层、到西部同样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可这种引导透出了啊强烈的..“等级意
识”,话里话外总透出这么个另人不爽的..潜台词——既然.你.去不了啊央企,也去不了啊发达
地区,但总得有个着落吧?基层、西部选人标准没那么高,去那儿好了啊。
再从同学们自己的..心态来看,大家平时喜欢说“某某大牛拿到了啊某个跨国公司或者大国
企的..offer”,被认为是“大牛”的..同学往往也欣然接受,或者表面上谦虚几句,但内心
很是受用。但很少有同学会说“某某大牛找到了啊1份特别适合自己的..小公司的..工作,真
羡慕他每天生活得那么开心”,不但这类同学断然不会被冠以“大牛”的..称谓,而且就
连自己也不敢太瞧得上自己的..offer,更是不能很自信地跟别人说“虽然工作单位不大,
但自己很开心,因为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是因为很欣赏老板的..眼光以及企业发展前
景,或是因为这份工作能积累自己需要的..经验以便将来创业。
可见,需要转变就业观念的..可能不是“1部分同学”,而几乎是“所有人”。至于当前
错误的..就业观念为什么能被大家普遍认可,问题在于大家评价就业岗位“好坏”时所使
用的..标准:
1、 收入(既包含名义工资,也包含隐性收入)
2、 社会地位(当然,主要是依附于所在单位而获得的..“连带”社会地位,受单位性质
影响。如果是企业的..话还要看所有制性质和企业规模)
3、 就业城市(首都、大都市、省会、中型城市、县城、乡镇、农村,高低等级极易排
列)
还能列出1些标准,但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名”和“利”。
追求名利没有错,上面所列的..具体标准也没有太大问题,某种程度上,追求这些甚至有
助于激发我自己自己们的..潜能,推动社会进步。但问题是,我自己自己们误把眼前的..收入当成了啊未来很长
1段日子的..收入,我自己自己们误把眼前能迅速通过就业单位而“自认为获得”的..社会地位当成
了啊将来可以拥有很长日子的..社会地位,我自己自己们还想念念象着会在毕业时的..就业城市生活很长时
间(或者至少能先拿下“户口”,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关于户口对当前的..大学毕业生
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里先不多谈)。
归结1下,我自己自己们的..问题在于——短视。
举个直观的..例子:
假设.你.是1个名校本科的..女生,文笔很好,对时事也很感兴趣,同时学习成绩很好,社
团活动也很优秀,还有很多公司的..实习经历(1个比较典型的..校园牛人形象)。
另我自己自己们想念念象1下.你.毕业后的..生活轨迹:
情形1:毕业时,.你.轻松地获得了啊五家跨国公司中国总部的..offer,最终选了啊其中1家,
获得非常高的..起薪。在本职工作之外,.你.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组织1些公司内部的..文
体活动,还是公司内部杂志编辑部的..成员。随着年龄增长,比如过了啊十年——如果1切
顺利的..话——.你.可能已成为资深的..中层管理者;如果不那么顺利的..话,.你.可能换过几次
工作,或许已经像很多女白领1样学会了啊怎样在职场中圆滑的..保护自己。闲暇的..时候,
.你.可能稍微怀念1下多彩的..大学生活,读1读很多年前写过的..文章,去咖啡厅与大学时
代的..好友聊聊天,感叹1下年华易逝,并劝慰自己这就是人生。
情形2:毕业之初,因为没什么背景,也找不到门路,.你.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报社工
作。但.你.真的..很喜欢写文章,所以,就凭着实习时认识的..熟人被介绍到1家小杂志社打
杂。刚开始,.你.得学着校对、技术编辑,做些很苦很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但.你.在工
作之外,还是挤出日子写文章,也常跟杂志社的..记者、编辑聊天,了啊解他们那些人怎么工作。
1年以后,.你.终于得到了啊见习记者的..工作机会,这使.你.的..才华充分展示出来,.你.也借此
认识了啊其他报社的..很多同行,终于在毕业四年后有机会来到当初心仪的..报社,成为1个
版面的..主编。.你.知道自己终于得到了啊发挥专长的..土壤,.你.也认为自己管理的..这个版面有
可能对这个城市乃至这个国家产生1些影响,.你.还知道,自己这么年轻,将来有机会成
为更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回忆过去,.你.很惊叹自己以学校里的..出色经历怎么能接受最初
那份打杂的..工作,但.你.也知道,如果不从那里开始,生活就到不了啊.你.期望中的..模样。
哪种情形更好,坦白说,在写下这些字的..时候,我自己自己显然是有“偏见”的..。同学们尽可有
自己的..判断,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需要明确的..是,选择情形1或者情形2不是
因为随波逐流,而真的..是因为那是.你.期望的..生活方式。
关于情形1,我自己自己没有写太多跨国公司中的..人际争斗会给.你.的..生活、心态造成的..影响;至
于我自己自己所偏向的..情形2,也省掉了啊诸如毕业时父母的..反对、朋友的..不理解和不支持等“情
节”。不管哪种情形,似乎都不容易,但说来也没什么特别难以逾越的..障碍。如果不去
做,.你.就永远不会知道——将1些看似“理想念念化”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不但没有想念念象中那
么难,还会另.你.更轻易地得到更快乐。而且,必然的..,.你.将名利双收。前提是,不要短
视,稍稍有点耐心。
再举1个现实中的..例子,喜欢足球的..同学肯定知道温格,这位阿森纳的..教练,温文尔
雅,被称为“教授”。他拥有经济学学位,会说五国语言,但不要以为他有多“学院
派”,其实2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啊职业球员。我自己自己们或许会带点儿情绪地说“中国的..土
地上就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男足教练”,但别忘了啊,为什么没有呢?原因可能是:某个
成绩很好、实习很好、奖学金很多、足球踢得好、又很懂球、英语口语也不错的..男生,
毕业后直接去某个大企业工作了啊——倒不是他觉得自己将来做不了啊足球教练,也不是他
完全没有门路加入1个足球队,而是他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足球教练会是他这类人的..1种
“职业选择”。所以,原因不在于“中国的..土地”,而极有可能仅仅是“.你.没有做”而
已。再比较1下名利——1个优秀的..足球教练与1个大企业的..高管,名?利?谁比谁好
还真不好说。
可见,即便单从“名利”的..角度来看,职业选择都不是我自己自己们想念念象得那么单1。再加上
“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不得不从事没什么感觉的..行业”这些差别,生活质量、
“开心指数”所受的..影响可就完全不同了啊。
此外,还有1个另很多同学“不得不短视”、放不开手脚的..原因——孝心。
以前看过1位同学的..帖子,说得很伤心,也很真实。他的..大意是“如果父母都不在人
世,我自己自己反而能放得开手脚,做1些自己想念念做的..事,将来没准儿能取得很大的..成就——知
道自己这么想念念实在太没良心,但这是真实的..想念念法”。这位同学想念念得很极端,而我自己自己觉得更
多同学——尤其是家庭不太富裕、上大学已经另父母付出太多的..同学——想念念到的..可能是
如何能快速地回报父母,另他们那些人生活得好1点。
不管出于什么想念念法,八零后这1代人的..就业,与父母的..关联程度(既包含父母对子女就
业选择施加的..影响,又包含子女选择就业岗位时对父母这1因素的..考量)可能是空前绝
后。但不管怎样,那种“尽快谋得1份高薪工作,好好孝敬父母”的..想念念法却未必真的..是
父母最期望的..。儿女能这么想念念,父母当然很高兴,但他们那些人更想念念看到的..还是儿女自己生活
得快乐。
关于这1点,印象很深的..是《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中特洛伊和父亲在篮
球决赛前的..1段对白:
父亲:You know what I want from you today?
特洛伊:The championship.
父亲:Well, that’ll come or it won’t. What I want is for you to have fun.
I know all about the pressure. And probably too much of it has come from me.
What I really want is to see my son having the time of his life playing the
game we both love. You give me that and I’ll sleep with a smile on my face
no matter how the score comes out.
特洛伊:Thanks coach, uh… Dad.
特洛伊认为父亲对自己的..期望是“获得冠军”——因为父亲(兼教练)在平时的..训练中
确实对自己要求很严,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真正期望的..却是他“享受他们那些人共同热爱的..
运动”。同样的..,如果.你.可以跟父母谈1下内心的..想念念法,也许会发现跟.你.想念念象中不同的..
地方,也许能另我自己自己们重新理解父母在“干涉”我自己自己们选择就业岗位时的..初衷。
父母如此,男女朋友之间,其他任何.你.所看重的..人之间,都该有这样的..交流。即使.你.认
为中国和美国的..父母对待子女的..希望有所不同,也不该以“代沟”或者1句简单的..“我自己自己
的..青春我自己自己做主”来放弃与他们那些人交流的..想念念法。
以我自己自己自己的..经历来说,从大四放弃保研而选择到壳牌工作,再到放弃壳牌工作而选择自
己创业,每1次选择都在挑战父母既有的..价值观。每次都要经过很多次的..谈话,甚至争
论,但最终父母都选择了啊支持我自己自己的..决定——倒不是因为他们那些人1定认同我自己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而是他们那些人支持我自己自己过自己想念念要的..生活——“拿冠军”、“刚毕业就赚很多钱”、“要结婚
就得买房”、“懒得挤公交,得有钱打车、买车”实际上没我自己自己们想念念象的..那么重要,也没
有我自己自己们想念念象的..在父母心中那么重要。
最后,稍微回应1下本节的..标题,没有完全否定大企业的..意思,而是建议大家尽可能寻
找能把个人兴趣和工作结合起来的..地方。如果.你.的..个人兴趣与大企业能给.你.的..岗位恰好
匹配,.你.所要做的..就自然应该是尽1切努力获得它的..offer。否则,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某
些从没列入“就业方向”的..地方有浓厚兴趣,该重新考虑1下自己的..选择了啊——或许.你.
刚好找到了啊属于自己的..新大陆。
然后,想念念稍微触碰1个敏感1点的..话题。
关于公务员
因为录取比例太低,很多没有“背景”的..同学只会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选择之1,而不
会作为唯1的..选择。这种做法挺明智,而这里要讨论的..是——为什么大家想念念做公务员?
稳定,整体收入不错,工作强度不太大,社会地位比较高,还有同学期待将来成为高
官——或者退1步讲,即使职位不太高,但手里握有实权——明着的..暗着的..利益就都少
不了啊。
立足当下的..社会现实,上面的..说法都是事实。但考虑到同学们现在的..年龄和将来的..路
径,有些建议还是得说。
首先,2十几岁的..人,无论在哪个级别的..公务员队伍中,都得先老老实实干活——可以
把这个当做“熬出头”的..必经阶段,因为如果熬个十年2十年的..,1旦出头,所能获取
的..名利就会极速增长。
而我自己自己们几乎每天从媒体上看到的..“舆论监督类报道”,表明现在的..公务员队伍问题很
多,腐败现象也绝不少见——这1方面表明舆论监督的..力度在加大,但另1方面,也会
带给我自己自己们无限遐想念念:假设我自己自己在那个位置上,再假设我自己自己没那么倒霉被“监督”着,那
么……
不要忽视甚至嘲讽这种“遐想念念”,这的..确很诱人。既然前面说到追求名利无可厚非,而
熬出头的..公务员似乎又能比较轻松地得到名利,我自己自己们为什么不想念念成为公务员呢?
可问题恰恰在于,即使1切顺利,有这种想念念法的..同学将来熬出了啊头,谁能保证大家还能
获得现在已经熬出头的..人所获得的..收益呢?那时的..舆论监督和司法监督会到什么程度?
公务员是否还能被简单定义成“官”?简单讲,现在是这样,将来就1定是吗?
哪怕立足现在这个日子点,单从舆论监督的..层面,我自己自己们也能看到很多积极信号:
从很多年前央视仅有的..1个栏目《焦点访谈》,到央视各频道各栏目对上至各大部委的..
批评,再到近来传闻的..《新闻联播》改版,要增加舆论监督内容,我自己自己们又该有什么遐
想念念?
而主流媒体之外,网络舆论监督的..能量更是由包含诸位同学在内的..年轻人充分地发掘了啊
出来,标志性事件更是不胜枚举。
除了啊这些信号,还有些实例可供借鉴,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2008年曾在《南方周末》
发表过1篇文章,就提到:“人人称羡的..香港廉政,其实它也只不过有2十多年的..历史
罢了啊,在我自己自己成长的..上个世纪70年代,香港还是个警察四处索贿的..地方。.你.能够相信吗?
政治的..改革,社会的..变化,固然要放在足够长远的..尺度下衡量;可1经启动,它有时又
会迅速得出人意表”。
退1步讲,即使政治清明的..进展真的..没有那么快,大家能够想念念像1个看上去奇特但极有
可能发生的..现象吗——
1个同学,在学校时,能够针砭时弊,为政治清明呐喊助威;毕业后,如果成了啊公务
员,尤其是“熬出头”的..公务员以后,就去履行自己学生时代深恶痛绝的..事情——这种
生活就算有名有利也不会给.你.带来“快乐”吧?
或许有人会讲:“我自己自己没那么高尚,而且对我自己自己来讲,有名有利就够了啊,真的..够了啊。”
此处便要再次引用电影台词,《国家宝藏2》中尼古拉斯?凯奇在挟持总统时的..1
段对话——
凯奇:别忘了啊,.你.是美国总统,先生。无论是出于人性,还是.你.亲口承诺的..护宪誓言,
或者是出于历史赋予.你.的..责任。我自己自己相信.你.是1个品德高尚的..人,先生。
总统:现在的..人已经不再相信品德了啊。
凯奇:他们那些人在心里相信。(原文是They want to believe.)
看来,永远别高估了啊“名利”在.你.心里的..分量,也别低估了啊内心深处那些高尚的..东西—
—即使.你.平时脏话连篇,即使.你.在公交车上从不给老人和小孩儿另座,即使.你.曾经用什
么手法算计过自己的..同学甚至好友,也不要低估了啊品德在.你.内心深处的..力量——只有名
利,不会另.你.心安理得。
所以,对于想念念成为或者即将成为公务员的..同学们,1方面,不鼓励大家过于锋芒毕露地
对抗当前规则,这既实现不了啊维护公众利益的..初衷,还对自己有害——在这方面,确实
得学会保护自己;另1方面,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能推进——或者至少跟得上——政治
的..日渐清明,别再幻想念念熬出头之后的..锦衣玉食,而是多想念念想念念自己将来会以怎样的..方式做
公务员——1个服务型政府的..雇员。
之所以把这些话拿来与大家谈,还是源于对同学们的..信心,因为这两年大家实在给自己
挣足了啊面子:不要说平时经常发生的..由“网络热炒”转化为“保障事件处理公信力”乃
至“影响公共政策”的..个体事件,就是奥运火炬传递、汶川地震、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大
事里面,也总有同学们的..身影,另人不由得对新生1代心存敬意。
现在,虽然那些批评同学们的..声音仍然不少,而不合时宜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似
乎又在渲染很多同学的..素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眼看着大家又快要成为被人同情和批评
的..1代。
但同学们自己总得相信:事情没有大家想念念象的..那么差——
1是大家当前面临的..困难没有那么大,至少还是可以克服的..。
2是宏观环境没有想念念象的..那么差,至少.你.可以用更加清明的..心境来适应它,甚至在某个
微小的..层面上改造它,而且.你.终将成为有作为的..人。
就像《魔戒2》结尾处,Frodo和Sam护戒之路上遭遇百般挫折差点丧命后的..那段对话——
Frodo – I can’t do this, Sam.
Sam – I know. It’s all wrong.
By rights, we shouldn’t even be here.
But we are.
It’s like in the great stories, Mr Frodo. The ones that really mattered.
Full of darkness and danger there were and sometimes you didn’t want to
know the end. Because how could the end be happy? How could the world go
back to the way it was when so much bad had happened?
But in the end, it’s only a passing thing. This shadow, even darkness must
pass. A new day will come. And when the sun shines, it’ll shine out the
clearer.
Those were the stories that stayed with you… That meant something. Even if
you are too small to understand why, but I think Mr Frodo, I do understand.
I know now.
Folk in those stories, had lots of chance of turning back, only they didn’
t. They kept going, because they were holding on to something.
Frodo – What are we holding on to, Sam?
Sam – That there’s some good in this world, Mr Frodo. And it’s worthy of
fighting for.
关于公务员,就谈这些吧。
还需要说明1点——
同学们的..就业岗位都定了啊,甚至已经开始工作,刚才说的..,是不是有些晚?
是不早,但也没多晚。
只要.你.决心重新思考就业思路,在实际工作中反而能想念念得更明白。
别因为“已经工作了啊两个月”就觉得自己已经定型。相反,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1
个机会”——看看《终结者2018》,.你.会更有感触。
而对即将参加暑期实习的..同学,恭喜大家——金融危机看似另.你.少了啊很多选择,但却给
.你.1个全新的..方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此处,甚是贴切。
文章写得这么长,本不是原来所预期的..。如有同学耐着性子读至末尾,感谢之余也想念念为
诸位理1下思路:
其1,远见。
就业固然不能完全忽略眼前,但更得有远见——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最有热情
最感兴趣的..事情变成1份事业,.你.将弄清楚自己到底想念念要什么样的..生活。过上这种生
活,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其2,自信。
自信了啊,才会抛弃表面上看起来“顺应潮流”的..选择,而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发展方
向。借用1位清华教授的..话来说“.你.感觉自己走得很顺,是因为.你.总是顺风而动,可谁
又能保证顺风总能把.你.送到自己想念念去的..地方呢?”
其三,主动。
不要以“客观环境”作为借口,也不要以为“等大环境变了啊,我自己自己再改变也不迟”,被动
等待“被改变”,显然不是八零后的..作派。这个社会的..进步,也不是靠“社会”自己,
而是要靠.你.,.你.的..朋友,以及.你.们的..主动担当。
有些遗憾的..是,这篇文章里面引用了啊太多美国电影台词,料想念念知识产权方面不会有问
题,只怕遭同学耻笑——此人是不是电影看得太多,反而跟现实脱节?脱节1说倒也不
太担心,但我自己自己突然想念念到——加入电影制作行业,成为1名令人尊敬的..演员或者导演,不
也是1个不错的..就业方向吗?我自己自己们经常评说大陆电影人少有思想念念,电影作品也少有深
度,甚至动不动就笑个场,再恶搞1下。可转念1想念念,当前从事电影行业的..主力军,在
读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时候,是1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这个群体
的..?他们那些人又何时得到过“有思想念念、有深度”的..鼓励?
写了啊三天,就此搁笔。
祝大家好运!
关键字: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