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04阅读
  • 0回复

[讨论]内地学生有甚么比不上香港学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aoyun1989
 

发帖
300
C币
24736
威望
0
贡献值
64
银元
82
铜钱
1643
人人网人气币
-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1

        又是一篇长文章,考验你的忍耐力!

        过去几年,常到内地的大学,讲座完毕,由于来自香港大学,所以台下提问,免不了「内地学生跟香港学生有何分别?」最初说客套话,台下观众不满意,后来说出了心底话,他们的反应更大。

一般而言,香港学生很少「Z」,内地由于制度及大学管理模式与香港不同,内地学生太多「Z」。

        究竟相差甚么?英语水准?以我亲身经历,拿内地、香港最棒的1%学生来比较英语水准,应该十分接近,而以内地学生的勤力程度,首40%的大学生的英语水准,就算有差距,在极短期内,這差距亦将不再明显;因此我不認為英語水準是兩地學生最大的分別。

        香港学生比不上内地生的地方多的是:学习态度、上进的決心、礼貌、虛心受教……然而,唯獨是「Z」,内地生要注意。慢慢来,让我说几个故事。

        去年我把四位武汉的同学带到香港和澳门,三女一男,带他们旁听香港大学的课,在我的班中向香港大学生做Presentation,又找自己在大机构工作的旧学生来当导游,带他们四处逛,突然,我停在街角,当着四位内地同学跟前,问在投行工作的Penny:「你念书时每天睡多久?」Penny回答:「平均三至四小时」……内地同学问:「睡得少会死!」Penny大声回答:「睡得多同样会死!」……我得意地笑。

        我把几位内地同学带到澳门,让他们体验生活,住威尼斯人酒店,晚上十一时,三个内地女同学已累得回房休息,陪伴去澳门的、我的学生M(现在是银行MT)和C(後來是船務公司總裁助理,现在在英国念碩士)和我,就在讨论:「今晚怎样过?」对内地朋友而言,「十一时」,已没有「今晚」了。

        我们决定玩一阵子,再到酒店的酒吧看世界杯(当时正值八强赛),身边的内地生文煜被我拉着不准去睡,结果五时看完球赛,五时半休息,七时半起床,八时正我们四个昨夜五时多才睡的在吃早餐,反而三个十一时就已睡的,还未起床……早餐後,訪問四季酒店總經理、旅遊觀光塔、市內遊,一大堆行程,我和兩個香港學生還是精神奕奕的,我還沒有說,只睡了三小時的C,當天提早回港去出席面試。

後來我跟與我一起「熬夜」的内地生文煜说:「如果昨夜十一时你回去睡,你就睡多了几小时,但不去睡,你跟你的老师和两个香港来的女士,一起在澳门,看南非举行的世界杯,哪種經驗比较宝贵?」……我相信文煜到今天仍会使劲地点头。

        在宁波诺丁汉大学,讲座约于九时十分才完,答应了同学们会举行「Meet Vichy」,我跟十位同學谈到凌晨一时半,我再回房处理当天香港的电邮,不足五小时睡眠,第二天是两家大学的两个公开讲座和不同的交流;同學們辛苦找資源把我帶到寧波,我怎可以因為想多睡幾小時,錯過跟他們交流的機會?

        已是银行助理总裁的旧学生K找我吃晚饭,但我说「妻管严」,不能太晚,结果我们七时半在他的办公室附近吃饭,九时我回家,他就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到凌晨。

        忘了告訴你:「加班」的意思是:不管你今晚多晚下班,明天仍是不准遲到。

        也不是内地学生不习惯,內地生也有很適應的例子。广东省高考状元Ben,我請他帮我接待一个内地的访问团(噢!年青俊朗的他,那天完全抢去我的风头),面对二百位参观者,我拿起咪高峰问Ben:「谢谢你帮我接待访问团,昨晚你睡了多久?」其实Ben与他的团队,前一天才参加社企设计比赛(还拿了冠军,取得二十多万港元的赞助),Ben腼觍地回答:「这两天工作较忙,都没有睡!」

        好朋友四大合伙人C,上星期才在家楼下碰面,那时是晚上九时,大家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走,因为双方明白大家赶着回家吃晚饭。

        还没有提到我每年到武汉,用一星期教一个教本要教一個学期的科;我每次到達前,都先發電郵「規勸」他們:如果你每天不睡夠八小時不能生活的……趁我未到,先睡個夠。

        ……我知道,有人会说:「就是这些人不要命的,把标准定得那样高」……投行员工、银行MT、副总裁、品学兼优的学生、四大合伙人,还有这个快四十二岁的普通教师……对!我想说:因為面對激烈競爭,我們的活力比较充沛

**********************************************************

        你一定会问:不睡觉会死的!你会引用很多的的科学分析、大学研究,说明每天睡得少,会短命;而我也会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等数据,告诉你香港人平均寿命是世界第二、三长的;而你又会跟我说长命跟很多原因有关……像辩论比赛一样,永不能说服对方。

        ……其实,我们在讨论同一件事吗?我说睡少一点,你说不睡会死,就像我说有病要吃药,你说吃错药会令病更严重;我说有空应少坐车,多走路,你就发誓绝不会由广东步行去湖北……一切都是在谈那条线,我期望读者理解我的意思:我期望你明白在健康情况许可下,我一天比你睡少两小时,一年下来,可以多念一个专业
        
        你又会问:不睡觉的时间,你肯定都拿来读书和工作?
        我的回答:肯定不是,这与你下一个问题有关,因为你一定会再问:「你是怎样『熬夜』的?」

        的确,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夜」是不用「熬」。如果要勉强没事找事做,就是「熬夜」。我们的人生,应该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你就得一天一天朝目标进发,每天要找正确的路去走;我几乎每晚都为明天做to-do-list,列明明天要做的事,Keep busy,你就大堆工作要做,夜就不用「熬」;例如你的目标是去法国念书,但日常上课的时间已很忙,为了去法国,你就睡少两小时,用来学习法语;想到坐在香榭丽大道的路边咖啡厅看书的浪漫镜头,你有了目标,自然比那些「我都不知读书为了甚么」,漫無目標的人有活力。

        第二,你得爱你在做的事。我能说服你我很爱自己的教学工作、「好为人师」吗?只要你爱你的工作,就没有工作时间的概念,在做自己爱的事,怎会视为苦差?如果不视为苦差,夜深人静都不用「熬」夜。同样地,对那些「我都不知读书为了甚么?」、「我很不喜欢现在学习的专业」、「我讨厌自己的学校」的同学,我建议要let go,世界不等人的,每天在嗟怨,四年很快就过。

        第三,「策略性」地睡觉。你发现一觉醒来,你的集中能力特别强,效率特别高吗?随时间过去,集中力和效率就节节下降;如果能把六小时睡眠改成"四 + 二"模式,你就能把集中力及效率向上升的时间延长,大家都睡六小时,但"四 + 二"那位就能长期维持作战状态。

        最后,亦是最重要的,找娱乐。夜深人静,坐在电腦前百无聊赖地玩网上游戏、看剧集,是浪费时间;如果跟自己说:今天若能在十时前把to-do-list的工作完成,就奬自己去玩半晚网上游戏、看两集网剧,你的工作效率因为存在诱因,所以有所提高。试想想:一起在办公室工作至十时,甲就回家倒头大睡,乙就跟同事夜宵,聊聊天,又或回家上网看看,跟家人说说笑,一时才睡……三个月过去,甲经历起床-上班-工作-回家睡觉-起床的恐怖循环,早已失去人生目标,变成工作的机器,而乙虽然每天睡少几小时,但就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把凌晨过后的时间作为自己每天努力工作的奬励,也是其中一个令自己活力充沛的原因。

***********************************************************

        
        在内地,大学把学生当中学生一般照顾,十一时要关灯,晚一点回去都不成(如果在香港限时关灯,你猜会有甚么事情发生?),不睡觉可以做甚么?十一时睡觉,但起床擦牙洗脸不必待天亮才做,对不对?有人会给我很多香港与内地不同的因素,试图说服我内地学生要睡八小时的必要性和晚睡的局限性……当然,事在人为的。

        身体健康重要,但没有人要求一下子从每天八小时减至每天五小时。其实如果争取多点时间,不浪费青春,朝自己的目标努力这种想法如果够坚定,你可以用三个月为一期,每三个月减少半小时睡眠时间,腾出来做有意义的事,半年就减一小时,减到身体受不了就停止,可能只能减一小时,甚至半小时,但能令你的人生更完满。

        甚麼是「Z」?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我写过一篇文章:〈逃避竞争,你甚么地方也不用去〉,我们相信竞争令人进步,这篇文章的题目很富挑衅性,但我期望你明白我的本意,不在于揶揄内地学生,事实上,如本篇开初所说,内地生有很多地方值得香港学生学习,然而,如果能在健康的基础下,更好地运用时间,我相信你的人生会更丰盛。

附笔:    计划于五月中旬至下旬到武汉教书,有机会,咱们见见面,多交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