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0阅读
  • 0回复

[美文]【观察】强势部门总是“单边思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aoyun1989
 

发帖
300
C币
24736
威望
0
贡献值
64
银元
82
铜钱
1643
人人网人气币
-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3-11
作者: 何三畏 2010-12-21 17:12:16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题记:官员财产“实名制”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至今仍遭到顽强抵制;网络“实名制”谋划不过两三年,已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政策从酝酿到出台,凡是对官有利的推行神速,凡是不利于官的行之维艰,被网民戏称为新的“两个凡是”。真是大胆

许多国家的火车票,坐不上这班坐下班就是,这有什么不适合中国国情呢?
强势部门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在中国,最强势的部门当然是政府了。
但本文想说的是经济强势部门。中国控制国计民生的最强势经济部门,还是国有垄断性的。虽然它们也用公司的名义,还在股市上挂牌交易,但实际上政策起着调控性作用。
中国铁路客运12月1日起有新规定,非动车乘客迟到,车票作废。这样的规定会引发不满,原本也是可以预计的,但铁道部似乎考虑不到这些。12月4日一大早,电影演员刘晓庆女士在腾讯微博上发一条:“打工者因迟到10分钟,导致近300元火车票作废,当场含泪哽咽。铁道部新规惹怒众网友,如果火车晚点,也一定要求赔偿,同意的顶起来!!”顶的人真不少,所有的留言都在谴责铁道部。这算是一个小小的民意测验吧。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许多国家的火车票,并没有这样的规定,坐不上这班坐下班就是。这有什么不适合中国国情呢?人家没有赶上自己想坐的那一趟车,是人家的损失,你还把人家票收了。你倒是可以再卖一张票出去,多一倍收入,但人家就损失了一张车票。这样的账,也只有强大的垄断公司才敢这么算。自由市场的小推主可不敢。你要去饭馆说,我先把钱给你,隔几个小时来吃饭可以不?老板肯定说欢迎,你随时来。当然,铁路部门不合情理的规定可是所在多多,只是新规定把这一桩凸显出来了。
到 12月7日,铁道部出面解释他们的新规定,又把自己狠狠地表扬了一顿,说它“增加了许多惠及广大旅客的便民利民措施,例如,儿童票限定身高提高,学生票由以往按户籍所在地,改为父母居住地”,至于退票改签的规定,那是从打击票贩子角度考虑的。这就是说,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如果觉得受了损失,那只是为了打击票贩子,也是为了你好。
当然,我也知道,如果你顺着这些部门的调调去逐条反驳,是没个完的,因为他们表扬自己的理由无穷尽。
从前,春运涨价二成,是为了“分流”太多的人回家过年,不让你挤着,所以让你多掏点钱,是惠民政策;到后来,终于过意不去,决定不涨为好,那就是再一次惠民了。试看这到底是什么“便民利民措施”?谁不知道,少年到身高接近“受限”的程度,但都在学校里,有多少乘火车的机会?至于大学生按传统每年一次优惠,你管人家去户籍地或父母居住地有啥意思呢?
如果能够考虑到民情民意,这样的“便民利民措施”是应该拿不出手的。可是,这是一个“惠民亲民”的时代,一个部门如果没有相应的表示,那是说不过去的,他们得找点话头来显摆。但离民众既远,最后反倒刺激了民众情绪,也是自然的事。
所谓垄断部门,本身就是权力失控的产物,它的行事逻辑,跟失去控制的政治权力一样。失控的政治权力要撞到它自己逾越不了的障碍才刹车,垄断利益集团也只有膨胀到“人性的边界”才放手。
其实,倒票对铁路客运一无损失,反而增加寻租,不知道它“打击倒票”的动力哪里来。类似武汉铁路分局副局长、汉口火车站站长刘志祥案,早就说明了这一点。但跟任何一个行业一样,高昂的代价付出了,却没有迎来改革的起点。
铁路客运是中国最不市场化的部分。但在霸王条款方面,也并不是它才绝无仅有。例如,现在还有一些城市的公交公司规定,月票月月“归零”,管你上面剩多少钱。谁能精确地计算到一个月坐多少次公交车,做到卡上一元不剩?但一张卡剩一元,数百万张卡对于公交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有个城市的媒体这样报道公交公司的“便民措施”:允许公交卡每一次最低充值一元。宁愿用这样不方便的措施来“便民”,每月“清零”的规定也不能改。
所有这样的安排,在电脑里都只是一个小小的设置。可是,在一个可以把卫星家常便饭一样送上天的国家,却给公众选择了“最落后”的设置。香港不发展高科技,但大陆游客在香港买的八达通,明年去还能用。这就说明了什么叫真正的便民惠民。而民是应该有权参与公共事务的,是管住强势部门和利益集团?还是应该等着他们来惠?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