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离线tatiy
 
发帖
2
C币
64
威望
0
贡献值
1
银元
0
铜钱
4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07
人间四月,绿叶分披,万物复苏,百花争艳。多好的清明啊,在春天将尽的日子里,它为你送来温暖的风声、细腻的雨声、燕子的呢喃,它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午后的树荫、半晚的云霞以及从柳树下走过的人群,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万物的勃勃生机。在这么一个欣欣向荣的日子里,我们的古人又为何无故平添一缕忧伤去祭奠先人呢。我深深地感受到古人真的很伟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些内心浮躁的现代人,清明为何而美丽。那是逝去的长辈们借助这春深的土地,送给我们的生生不息的祝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朝思亲日。随着今年清明的到来,又沉淀了一份我内心的愧意。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我仍未能在这个祭奠先人的日子里,到姥爷的坟上,磕个头,清扫一下他身边的荒草,让姥爷能在另一个世界安稳地长眠。陪姥爷说说话,告诉他,父亲和叔叔们在事业上都是蒸蒸日上,孙儿们有的学业已成,有的成绩优异,让姥爷不用在另一个世界仍为我们操心,毕竟他老人家为了这个家劳苦了大半辈子,直到离开也没享上一天的清福。

  姥爷是个苦命的人儿,很小的时候便没了父亲,母亲也改嫁,只有他和他弟弟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幸好建国后,分到了几亩地,才结束了乞讨一般的生活,有了一份正经的生计。老爷是个很勤快很能吃苦的人,原本一贫如洗的家,硬是靠着姥爷厚实的双手挣了俩间新房,还把姥姥娶进了家门,连他弟弟娶媳妇也是姥爷一手包办的。

  小的时候对姥爷的印象大抵停留在两三岁左右,因为家境原因,大概三岁以后我就跟着爷爷奶奶在外生活。然而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最深刻的莫过于姥爷的扁担了。姥姥爷手很巧,不但自己垦了一块菜地,把菜种得跟水灵的大姑娘似地,还还经常自己编一些筐啊篓的,然后就挑起扁担绕着村地卖。那个时候姥爷还把我和妹妹一边放一个扁担里,惹得乡里乡亲来买竹筐和蔬菜时,都忍不住要夸上两句:“哟,瞧瞧,多好的俩娃娃啊。”每在这个时候,姥爷都会抽上两口旱烟,嘴角微微一笑,但心却跟倒了蜜罐似地。姥爷这一挑就是几十年,一直到了快七十岁,因为病重,再也挑不动了。

  以前我对生老病死并没有太多的感悟,直到姥爷突然离开的那一天,看着母亲虽然早已泣不成声,还是为我们准备了早餐,让我们吃饱吃好,再去送送姥爷。那个时候,我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给狠狠地揪了一下,很疼,也正是因为疼痛才让我明白,原来那个朴实慈祥的姥爷再也不能偷偷给我零花钱了,再也不能给我送好吃的土鸡蛋了,再也闻不到那熟悉的旱烟味了,再也。……再也见不到了。……

  腮边有泪无须落,先人有灵当自知。每年清明,我都会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十指相合,双眼微闭,默默地流下一滴泪,让它顺着眼角,划过脸颊,留在腮边不再落下。静静地,给我虔诚的心一个宁静的去处。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深惜眼前人。或许这便是清明最大的意义,它让我们学会珍惜,懂得如何去爱,让生命延续下去。因为,活着,才是最美好的永恒。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