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25阅读
  • 0回复

[美文]上海老弄堂里闻香识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墨水瓶
 
发帖
99
C币
805
威望
7
贡献值
27
银元
15
铜钱
39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0
在上海老弄堂里闻香识味 - [。时髦上海]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canille0402.blogbus.com/logs/115839415.html



。在上海老弄堂里闻香识味(FOR 广州日报 时尚荟专栏文 2011年4月7日刊)
文图/卡米

某天,我在翻看报纸上一个关于上海图书馆路线的专题时,忽然在其中看到一条小小的“气味”图书馆(Demeter Fragrance Library)的介绍:一个全心打造每天生活周遭气味的地方。就象语文练习里做过那种“请挑出一组中不同类的一个单词”的题目的反应,迅速用笔将这个名字从一片文艺书香的真图书馆里圈了出来,发现这种“异类”词的快乐点就在于,总可以让人觉得城市并不是一成不变,总还有一些特别的事情在发生,总还有一些特别地方在出现。
第一次去气味图书馆是带北京的朋友在附近逛,当时两人一起拐进常常让人迷失了方向的上海田子坊里,穿过两边民居里飘出的饭香和周围一片渐渐热闹起来各色小店酒吧,去探访一间藏着将近三百种味道的房间,依稀也正是栀子花开得有些杀气腾腾的时节,走在里面,会让人想起老上海弄堂里,一到初夏的傍晚时分,小贩“栀子花、白兰花”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的场景,仿佛也是这样,转几个弯那香味就可轻易出现在眼前的寻常生活气味。
就是这样的一些生活气味,到了这个气味图书馆里,被归为自然、生活、蔬果、植物、美味、酒的类别,然后一份一份各自存进了那些透明的玻璃瓶里,不同于我们习惯用的香水的层次繁复,这里的每一份香都单纯只属于它的自然味道,小苍兰的清新、棉花糖的甜蜜、雪的清澈、金汤力的酒意、泥土的浑厚,还有一些带着记忆想象或者场景模拟的生活气味,比如洗衣房的味道、雨后花园、宝贝爽身粉、葡萄酒沉淀物、寿司、园艺剪刀,甚至是恋爱各阶段的不同甜蜜味道,或者是平装书、灰尘与霉味三种气味混合在一起,就是老式图书馆的气味;把爆米花、灰尘、泡泡糖、胶皮和铁锈味混合起来,据说就会产生老式电影院的气味。。。这些寻常气味,经常被我们忽略,又或者是生活在这个充满了太多味道的城市里,我们常常情愿习惯将所有味道都统统拒之窗外,就如同聚斯金德在《香水》一书里写的那样:“失去嗅觉,也就会失去所有对人情冷暖的感觉,更惨的是,会失去所有的热情。”而起源于纽约的气味图书馆的创始人之一Christopher Gable说:这些忠实记录事物本身气味的香水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唤醒埋藏深处的回忆,可以让“我们一边怀旧,一边展望未来。”
站在小店两层之间的狭窄楼梯上的时候,会觉得这个气味的图书馆与上海的老房子特别搭,这样的时间点,外面弄堂里各种食物的味道正弥漫进来,那食物的香气让人闻见了就觉得饿,这之前一直被忽略了的“气味”的神奇顿时又被放大一层。越发可以体会楼梯转角墙上张爱玲在《更衣记》里关于记忆之味的迷恋心情,会联想到她写“雾的轻微的霉气,雨打湿的灰尘”或者是“用汽油擦洗衣服,满房间都是清刚明亮的气息”时愉悦的心情和融融的老上海生活气。
而为这间气味图书馆更加增添一份上海味道的,还有在一楼和二楼夹层中的那小房间内的时尚剪纸小展览,作者邱珈,上海女子。小时候妈妈曾经剪来给她玩的穿大裙子的小人是她唯一的剪纸启蒙经历,之后并没有学过美术,在英国留学完的一段失业时光里,因为一本Rob Ryan的书的启发,顺便也为着打发时间而意外玩出了一片剪纸艺术,作品里有其喜爱的小动物和小仙女之类,亦有特地为妈妈生日以及给先天耳聋的表哥的女儿的深情之作,更有上海记忆或者说《小团圆》主题的石库门房子和外滩。。。原本可称之为意外挖掘出了生命中的一项潜能的一段人生经历,在邱珈轻描淡写的调笑语气下,生生化为了似是两行文字间意外读出的那一行八卦故事,或许这也是上海式的习惯语调之一,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有过太多传奇发生,并不会再有多少算得上滔天的大事发生,于人于事都如此,流行种种自然更加,让人大惊小怪的时髦都不好算是上海化的时髦,这间藏在老弄堂里的气味图书馆的多少有一点这样的姿态,有一点外来风的源,加一点上海腔的调,内里有心思,外表不经意,走进去依稀可以闻见一点生活的小快乐,那就刚刚好。

。爱情不同阶段的味道

。雨和雪的味道

。藏着神秘香味的小抽屉



。各国系列之吻




。邱珈剪纸作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3213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