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那个183的矮子?运球可以,其他的貌似一般般吧?”
“打球是还可以,漂亮,但又不会扣篮,投篮也不准。”
“命中叫一个杯具……”
“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他,都混到这地步上了,人夸梅布朗都还有人要呢~”
“我不喜欢他,一个小矮子嚣张得要死。”
……
这是我在北京和野场的一群高中生打球闲聊时听他们说的。心中无限凄凉,却又只能附和地笑笑,说一句也许吧-----在他们问我怎么看这个小个子的时候。
只见新人笑,哪见旧人哭。
其实我心里有很多话想说的,其实我很想告诉他们“不是的,你们搞错了”,其实我很想把我脑子里的影像都拿出来给他们看看,当年的小艾让我如何的抓狂和揪心,我钟爱的湖人的后卫线面对他时是多么地无奈,当时的渣科连年无缘一阵的罪魁,01年季后赛湖人没能16-0时打赌输掉的我在院子角落倒立并心中咒骂无数的怨恨……我很想告诉他们,可是张嘴时却一字也吐不出。
那年的月亮和如今的一样圆,可是倒映在彼此的心里,它们就不是同一个月亮了。我能和他们分享的只是我心里的倒影,却再无法还原那年的情形。
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见证最伟大的,因此人们崇尚批判,批判过去的人和事。现在的人们觉得自己有资格评判历史,因为他们没经历过,所以不带对过去的感情色彩,做得到客观。我承认在这一点上人们是对的,但是他们疏忽了:他们了解的不是完全的历史,不是完整的过去,他们没法子再用全方位的角度去体味一遍当时。而事实是他们也不愿意去体味,因为打算他们有机会完整地经历一次历史了,他们也因此而成为了主观的看客,失去了评论的资格。他们根本没想过他们给自己立下的标准是矛盾的,无论如何,绝对的客观公正不存在。
很抱歉这一点经常被忽略,由此当一个人从历史舞台上渐渐离开的时候,批判质疑的声音就来了,对于小艾这样本就争议无数的人物,尤为如此。人们质疑他的带队能力,尽管他打过总决赛;人们质疑他的组织能力,因为他带球时间如此之长;人们质疑他的投射能力,因为他的命中如此之差;人们质疑他的欣赏水平,因为他的打扮如此之怪……人们质疑他的一切,只因为他明明“不怎么地”,却反而得到了那么多他“不应得的”:常规赛MVP、四届得分王、无数球迷的喜爱、以及高得离谱的收入。所以人们认为他的一切水分十足。
可惜他们不知道,或者故意不知道:他们的宽大球服是艾弗森和乔丹为他们争取来的,否则他们将还穿着类似平角内裤一般的球裤在打球;他们觉得很帅气的袖套是艾弗森带领起来的潮流;他们一次次因动作不娴熟而弹到自己的蛋蛋和鞋子却依旧不舍弃的胯下运球是艾弗森的拿手好戏;他们嘲笑艾弗森的独,而自己却几乎完全无视队友、眼中只有篮筐的同时,还抱怨自己的队友不传球给他们,因为他们的队友和他们自己其实一个样;他们从不在内线站着一个比他自己高30公分的人时去突破,不是不想,是不敢,但他们质疑的那个小矮子却做了无数回;最后,他们嘲笑他矮,却压根没想过大部分的“他们”比他都矮,是的,我说的就是身高。
你们鄙视艾弗森,但你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想成为他,却做不到…
即使你不想,你的身上或多或少也有他的影子,你去不掉。
艾弗森是很难和现在的球员进行比较的,现代的球员比较无非就是冷冰冰的荣誉和数据对比。而艾弗森,四届得分王、总亚军、常柜赛MVP不是他的全部,他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由他刻印的文化符号。他掀起了一股潮流,这潮流并非只是你们看到的宽大球服、纹身、胯下运球、大幅度晃动、地垄沟,这只是表象,这一切都是人们心底向传统挑战的悸动,这悸动人人都有,但没人敢表现:球服宽大会受到处罚;纹身、地垄沟太另类;运球太花哨会被噱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没有人足够强大到可以逆转这种主流观点,这种强大不只是球技,还有心理。而这个强大的人终于出现时,悸动的人们终于在这个扛旗者的带领下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他就是艾弗森。
艾成功了,大家终于敢于去反抗传统的条条框框了,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独特。独特到如今,艾的后学们,忘记了这个当初的领袖,掉转枪头来批判自己的祖宗,何其可悲。
当小艾逐渐要走到自己篮球职业生涯的黄昏时,后来的人们想去了解他,只看得到冰冷的数据统计、身体资料,和并不富裕的荣誉,而那不太好看的命中率,更加固定了人们对他的印象:铁、独、矮,三字足矣。
他们已经看不到这个命中只有四成的小个子带球杀向禁区时对方那些比他高了不只一头的大汉们的绝望和狰狞;他们已经无法理解这个孤独的小个子打球的意义…
艾弗森是一个记号,一个百度、GOOGLE都搜不全的记号,这个记号刻在NBA历史上不会抹去,独一无二。这个记号才是他的定义,超越一切数据能概括的,而这些,你们这些印象流们是不会懂的。
他们已经渐渐老去,是的,我说的不止是小艾,还有渣科、飘发、狼王、邓呆、OFAT、踢麦、弗老大等等等等…我想不只是小艾,可能我科在内的诸多老将在退役后都会遭到质疑吧?印象流们用一个个冰冷的数据帖、一堆堆“看似……实则不然”来推翻他们的成就,以光耀后来者们的先进和高大。可惜,你们做不到啊,后来者们想真正的超越前辈们,必须先站在他们的肩膀与其同高,而即使是站上先辈们的肩膀,就已经是浩大的工程。而小艾,更是这些先辈中没法复制的一个另类,而连复制模仿都不可,谈何超越?
而你们,对一个你们的了解程度还停留在有人说、别人说、听人说的阶段的人,有何权利去评判?然后拿来与你的偶像比较并得出“彼远不如我也”的结论?不觉得浅薄么?
错过了他们的青春年少,是你的悲哀,不是他们的。你们的偶像也会老去,所以,还请你们珍惜小艾们的黄昏吧,莫要等失去后才明白:“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