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这好像是《教父》中老教父临终之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此时此刻,窗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语呢喃。室内,阳台上,一个人,两盆兰,三箭花。观花色,赏花容,闻花香。花姿挺拔,花色淡雅,花瓣质糯。迎着窗外的阳光,几近半透明的花瓣中沁出温玉般的嫩绿。一丝春风,一缕幽香。再想去用鼻子去捕捉这香气时时,却又倏忽间不知所踪了。这是否就是所谓的“暗香浮动”?是否就是古人所吟诵的“着意闻时无处觅,传香却在无心时”?
可能是像胡适在他的《兰花草》中所写的那样,我也是“朝朝频顾惜,夜夜不能忘”。我真的觉得我养的这盆蕙兰香气非凡,香得超凡脱俗。为什么呢?可能因为别的有些人养兰花只是在用花泥,用水,用肥,而我更多地是在用心。
这哪里是花香,分明是自己的心香。
想起前年的春天回老家,一采兰老农背着满花篓的兰草,从面前路过,我一眼就看上了这苗草,好长时间,眼睛不能从这苗草上移开。兰农的眼光更厉害,看到我那色迷迷的好半天都拉不开的眼神,价格硬是从八十涨到三百才卖给我。我想,那天晚上,老兰农回家后喝的酒肯定特别香,因为别人都在笑我这花买的不值。但因为我喜欢,所以在心里也就是无价之宝了。当时是三百元买的三苗草,而现在已经茂盛地变成差不多二十苗之多了。哼,看谁现在还笑我!
这棵兰花虽然算不上细花极品,可能只能归入到好看一点的行花之列,但在我眼里,她就是好花,就是这世界上的唯一。
主瓣正直,相对宽厚,同时稍许前倾,作为一花之主,正好庇护着下面中宫的花捧、花鼻、花舌。双捧虽然没有起兜,但棱角分明,瓣尖内扣,显得周正而含蓄。鼻头短巧,内藏,那阵阵幽香就是从这秀气的鼻头挥发出来的。两副瓣呈一字肩左右伸展,拱抱花心,标准的热烈而不张扬,内敛而不失大气,这可能是我喜欢这花的重要原因。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花舌了,虽然颜色艳丽,但却稍长了些。而在正格的花品中,犹如正格的人品一样,是不能长舌的。
中国传统的兰文化崇尚兰花的淡雅、幽香、挺拔,正直而内敛,娇而不艳,卓尔不群。我眼前的这盆盛开的蕙兰比较充分地体现这一点。忘不了兰文化的精髓,恰如孔子所言:“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兰如君子,君子效兰。
现在还有人推崇兰文化吗?有些人类的文化是注定要消亡的,中国传统的兰文化可能也会慢慢地消失在这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滚滚红尘之中。但我自觉幸运,因为我还有、还能莳养自己喜欢的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