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51188
-
- 注册时间2011-05-01
- 最后登录2011-05-22
-
- 发帖84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C币-2
- 威望2
- 贡献值14
- 银元6
- 铜钱471
- 人人网人气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84
- C币
- -2
- 威望
- 2
- 贡献值
- 14
- 银元
- 6
- 铜钱
- 471
- 人人网人气币
- 0
|
中文名:昂山素姬 外文名:Aung San Suu Kyi 国籍:缅甸联邦共和国 出生地:缅甸仰光 出生日期:1945年6月19日 职业: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英国牛津大学圣休学院 信仰:佛教主要 成就:萨哈罗夫奖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早年经历 昂山素姬,是领导缅甸独立的民族英雄昂山将军的女儿。在她两岁的时候,父亲遇刺身亡,她在母亲的抚养下成为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学士,毕业后留校任职,并任职于联合国、不丹外交部等处,在缅甸以外的国家生活了28年。 1960年15岁的她,随担任大使的母亲到了印度。在当地一所女子学院学习期间,“圣雄”甘地的政治和哲学“渗入她慢慢发展的心灵”。在佛教的薰陶下,她能保持心理平静,甚至是最严重的挫折也不能干扰她。 1972年,昂山素姬与研究西藏文化的英国学者、牛津大学教授迈克·阿里斯(Michael Aris)结婚。奈温政权的喉舌批评她背叛了佛教。在婚后的头15年生活中,她在牛津照顾家庭,生养孩子,静静地过日子,避免跟流亡的缅甸异见人士接触。 她甚至回避对吴奈温的谴责,不展示任何直接卷入缅甸政治的迹象。

踏入政坛 1988年3月,当昂山素姬匆匆告别丈夫与两个儿子,回到仰光照顾因中风病危的母亲时,正值缅甸人民发起反抗军政权的游行示威,遭到军队和警察的残酷镇压,共有两百多名无辜民众死难,举国弥漫着恐怖气氛。很多受害者、激进分子和退役高级军官,要求她出来领导民主运动。 1988年8月26日,仰光近百万群众在瑞德贡大金塔西门外广场集会,昂山素姬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民众发表演说。在她首次公开发表重要演讲的前 夕,政府散播有关要刺杀她的谣言,但她对任何威胁都是温文不惊。“我不能对祖国所发生的一切熟视无睹。”在集会上,她一身雪白的长裙,宛如一只从仙境飞来 的白天鹅。她那慷慨激昂的神态、铿锵有力的声调、掷地有声的言词,令所有在场的民众印象深刻,并让他们想起了她的父亲昂山,“父女两人如同一个模子塑造出 来的”。缅甸人民发现,他们盼望已久的领袖诞生了。从那一刻起,昂山素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其实,她并不喜欢政治,她更想当作家,“但是,我参加了,就不 能半途而废。”从此,昂山素姬,这个外表柔弱、身材单薄的女子,成了军政府最头疼的人物。她没有权力、没有金钱、没有官衔,却拥有了缅甸人民的心。 昂山素姬深知,绝对不能采取以暴易暴的方法来解决国内的危机,这种方法表面上看最有效果,实际上却让自己堕落为与军政权同样的地步。在《自由》 一书中,昂山素姬指出:“一些人改变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当南非的旧政府、拉丁美洲的军事专政进行独裁统治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认识到这些变化不可避免, 这是他们所能选择的最好道路。我所表达的真正改变是通过理解、同情、正义、爱心后的内在变化。” 1988年9月27日,昂山素姬组建了自己的、也是缅甸人民的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并出任总书记。民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全缅最大的反对党。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姬实行软禁,她拒绝了将她驱逐出境而获自由的条件。 1990年5月,缅甸举行大选,昂山素季的政党“全国民主联盟”赢得了绝对优势,赢得了议会四 百九十五个议席中的三百九十二席。在正常情况下,她应该成为国家总理,但是,军政府对大选的结果不予承认,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继续监禁昂山素姬。军方组建了“恢复国家法律和秩序委员会”来掌握政权,后来又将其改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1991年,昂山素姬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她无法亲自前往挪威领奖,只好让儿子代替自己发表了答词。这份答词中引述了昂山素姬的名言:“在缅甸 追求民主,是一国民作为世界大家庭中自由与平等的成员,过一种充实全面、富有意义的生活的斗争。它是永不停止的人类努力的一部分,以此证明人的精神能够超 越他自然属性的瑕疵。”她将诺贝尔和平奖的130万美元奖金交付信托,用于缅甸人民的健康与教育。对于昂山素姬无法亲自前来受奖,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弗兰西 斯•塞耶斯泰德回顾了历史上与之相同命运的其他三位获奖者:德国的卡尔•冯•奥西埃茨基、苏联的萨哈罗夫和波兰的瓦文萨。卡尔•冯•奥西埃茨基是反抗纳粹 暴政的英雄,他的获奖被视为诺贝尔和平奖在人权方面最早的授奖。然而,这个巨大的荣誉并没有改变其悲惨的遭遇:他死在了希特勒的集中营中。但是,萨哈罗夫 和瓦文萨看到了他们斗争的胜利,看到了他们的祖国终于获得了自由和民主。因此,弗兰西斯•塞耶斯泰德发出了他美好的祝愿:“我们希望昂山素姬也看到她的斗 争戴上胜利的花冠。” 1994年10月21日,联合国下属有关机构在菲律宾召开“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国际研讨会,被缅甸军政府软禁的昂山素季寄去一篇论文,由菲律 宾前总统科·阿基诺夫人在会上代为宣读,文章尖锐地驳斥关于发展中国家“应该经济先走,民主缓行”的观点;指责许多当权者不分青红皂白,将民主运动与要求 落实人权问题一概说成是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而加以否定;呼吁联合国重视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穷落后国家的民主运动和人权问题。这篇演讲也在整个亚太地 区造成了很大的轰动效应。 1995年7月间她被释放,然而她很清楚,一旦离开缅甸赴英国探视家人,她很有可能永远不能再次回到缅甸。结果她选择留下,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与她的丈夫见面。她的丈夫于1999年去世。
 释放之后 在漫长的21年时间里,昂山素姬先后被关押的时间共计十五年之久。在2010年11月13日终于获释。 昂山素姬说她一生只哭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她失去自由的时候得知了阔别多年的丈夫病逝,她一个人对着墙壁失声痛哭。 第二次是当她出狱的时候看见自幼分离的儿子已长成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她抱住儿子泪如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