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5阅读
  • 0回复

[讨论]污水处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紫凝有
 
发帖
2
C币
-78
威望
-1
贡献值
2
银元
-2
铜钱
25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5-12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1选题意义:                                                                                                                        
  全球性水污染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防止水体恶化、保护水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污水排放量与日剧增,由于没有及时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环境的污染。水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水危机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污水生物处理是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水环境保护盒缓解资源短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以活性污泥为代表的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相当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中,在防止水体污染中,发挥了巨大的需作用。但由于废水排放量的急剧增加,传统工艺在多功能性、经济节能型及高效稳定性等方面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废水处理不对提高的要求,研发和应用新兴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已成为水处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面对我国巨大的环境市场,在选用污水处理技术时,更应结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子相应的污水处理技术。
1.2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厂厂采用的工艺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生物脱氮活性污泥法、A/A/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B工艺、氧化沟法(循环混合式活性污泥法)、SBR间歇时活性污泥法等工艺。
1.2.1 关于活性污泥法
当前流行的二级处理工艺有:AB法、SBR法、氧化沟法、普通曝气法、A/A/O法、A/O 法等,这几种工艺都是从活性污泥法派生出来的,且各有其特点。
1.2.1.1 AB法(Adsorption—Biooxidation)?
    
该法由德国Bohuke教授首先开发。该工艺对曝气池按高、低负荷分二级供氧,A级负荷高,曝气时间短,产生污泥量大,污泥负荷2.5kgBOD/(kgMLSS·d)以上,池容积负荷6kgBOD/(m3·d)以上;B级负荷低,污泥龄较长。A级与B级间设中间沉淀池。二级池子F/M(污染物量与微生物量之比)不同,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体。AB法尽管有节能的优点,但不适合低浓度水质,A级和B级亦可分期建设。
1.2.1.2 SBR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法早在20世纪初已开发,由于人工管理繁琐未予推广。此法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在一座池子中完成,常由四个或三个池子构成一组,轮流运转,一池一池地间歇运行,故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现在又开发出一些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改良性SBR工艺,如ICEAS法、CASS法、IDEA法等。这种一体化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由于只有一个反应池,不需二沉池、回流污泥及设备,一般情况下不设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节省占地和投资,耐冲击负荷且运行方式灵活,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SBR法中曝气池兼具沉淀的作用,厌氧、好氧也在同一池进行。其运行操作由流入、反应、沉淀、排放、待机五个工序组成。通过调节每个工序的时间,可达到除磷脱氮的效果。
前处理——SBR反应器 ——过滤——出水
      
污泥处置
该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工艺系统组成简单,不设二沉池,无污泥回流设备;耐冲击负荷,一般不用设置调节池;反映推动力大,易于得到优于连续流系统的出水水质;运行操作灵活,通过适当调节各单元的状态可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污泥沉淀性能好,SVI值较低,能有效的防治丝状菌膨胀;各项运行指标和各操作阶段可通过计算机加以控制,便于自控运行,易于维护管理。
但因每个池子都需要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采用滗水器及控制系统,间歇排水水头损失大,池容的利用率不理想,因此,一般来说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