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06阅读
  • 3回复

[讨论]印度电影何以震撼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ywlovewy
 

发帖
80
C币
61894
威望
0
贡献值
48
银元
267
铜钱
695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5-14



提起印度,你会想起什么?密密麻麻的贫民窟还是怪异的宗教仪式?其实不难理解,为何当《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等影片在中国风靡时,会有不少国人惊呼——“印度阿三的电影也能拍得这么好?”…[详细]

以中国人对“山寨”的理解,像“宝莱坞”这种地方出产的影片,也必然是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充其量自娱自乐罢了。
其实,印度电影的海外收益不知道大过中国电影多少倍,而且上的一水是主流商业院线,最大的市场是英国和北美。
更重要的是,事实上,印度电影已经向中国输出了价值观。

“当你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赶上你”
2011-05-10 第 1657 期

今日话题

印度电影向中国输出价值观
《三个傻瓜》:调戏教育部长
印度电影讲的不过是些常识
仅举近年来几部有代表意义的印度影片为例——
1.《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讲述三个叛逆学生在“印度清华大学”的求学故事,由于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对传统成功学嗤之以鼻,所以常与校方发生摩擦,走上社会后依然特立独行。影片批判了印度抹杀个性的教育方式。…[详细]
2.《芭萨提的颜色》:从几个嘻哈青年的放浪岁月入手,讲述了当他们遭遇国家机器时的屈辱与无奈,几位主人公在忍无可忍时选择谋杀了国防部长,并随后在电台直播中向全国人民自首。这是一部缅怀印度老一辈革命家的影片。
3.《自杀现场直播》:赖以维生的农地将遭到“拍卖”,农家兄弟准备用自杀换取政府的补偿金,时值印度大选,这一事件又引发政治势力角逐及一系列风波。影片可谓一部民主制度教材。
而另一部由英国人拍摄,却反映印度社会现状的优秀影片,在此也一并提及——
4.《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借印度版“开心辞典”,讲述一个社会地位卑微者的贫贱人生,深刻揭露了印度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详细]
影片中富含深意的场景是——“主持人问,印度国徽上的那句话是什么:A.真理战胜一切;B.谎言战胜一切;C.流行战胜一切;D.金钱战胜一切。面对这个印度众人皆知的秘密,贫民窟出来的主人公居然选择了‘求助现场观众’。”
总之,几部电影传播出的价值观,无非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体制建设的反省。说来说去还是那些话:关注三农、关注教育、正视贫富差距、保障人权、打击腐败、公平公正……
中国人看了却大受触动
而中国人看了这些“产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影片后,却常常大呼过瘾,共鸣强烈,这又是为何?
1.印度电影与中国现实密切相关:在两个有着众多共同社会问题的国度,印度电影讲的故事“似曾相识”,也就引发了中国观众的“切肤之痛”。
2.中国电影的低迷突出了印度电影的优秀:拿《三个傻瓜》和同时间段的中国电影比比,诸如《山楂树之恋》、《唐山大地震》等国产大片,怎能不令国内观众汗颜?
3.还有一个原因:中国电影中,能讲这些“常识”的影片越来越少了,那些曾经拍出过《霸王别姬》和《活着》的导演,似乎更热衷于“大制作”和“高科技”。以至于印度电影中那些或励志或感人的话语,已经显得那样弥足珍贵。…[详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wenmiky
发帖
10
C币
0
威望
0
贡献值
4
银元
0
铜钱
7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5-14
竟然有这么霸道的事情?!
发帖
1
C币
1220
威望
0
贡献值
5
银元
0
铜钱
11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5-14
是吗?。。。看过的挺好的
离线hedyaa
发帖
330
C币
9
威望
102
贡献值
26
银元
14
铜钱
128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5-14
看看!
给力呀!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