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66阅读
  • 0回复

[新闻]吊脚楼营造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是传承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haoxue1986
 

发帖
152
C币
18433
威望
0
贡献值
50
银元
104
铜钱
819
人人网人气币
-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2

“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这是川中名士李调元笔下的吊脚楼,重庆人对吊脚楼的记忆,是江边沿山坡处,几根杉杆撑着的四四方方的木楼。



  昨日,重庆市文广新局在杨家坪步行街公布了我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和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重庆吊脚楼营造技艺就榜上有名。渝中区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中心主任卢延辉表示,吊脚楼营造技艺之所以能够上榜,有几个原因,重庆是吊脚楼的发源地,同时,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极具重庆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
  今年52岁的古建专家董经龙成为吊脚楼营造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董经龙从小生活在渝中区望龙门附近,经常在湖广会馆出入,他生活的区域里几乎全是吊脚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对吊脚楼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董经龙大学毕业后下海经商,成立了一家小的装饰公司,由于工作的原因,他接触了不少老建筑,专门收集有年代感的门窗、床等,还特意在鸳鸯和南坪宏声大厦设立了两个仓库。
  不过,董经龙真正开始从事吊脚楼的建筑工作是从2006年开始的,当时洪崖洞正面临着重建的局面,装饰工程找上了董经龙的公司。除了洪崖洞之外,董经龙还参与建设了贵州茅台镇的山地民居。董经龙称,他正带着8个学生,吊脚楼营造技艺一定能传承下去的。
  据悉,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代表性传承人共129人,第三批传承项目共119项。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独具重庆特色的几个项目得到了市民了青睐,“吴抄手”传统制作技艺和巴渝木偶也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者 丁香乐 实习生 付琳阁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