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今天上了一节毛邓课,和往常一样,对于学校所教哲学一向兴趣缺缺的我选择了睡觉,到底什么是哲学?只有马克思那一套吗?我笑了,根本不是,苏格拉底算什么,柏拉图算什么?我问你尼采是谁,千万别跟我说是疯子,也别据理力争的说,“是的,我确定,鲁迅先生《拿来主义》里说的,那我就更无语了,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可悲,完全为培养实用性人才而培养着,取其所需,所谓多元化社会纯属空谈。(哭个先,尼采哥哥啊 亏你还是西方大哲,被人骂多少年的疯子了)
考试是什么,福柯认为,考试是一种规范化的监视,一种能够导致定性、分类和惩罚的监视。它确立了一种关于个人的能见度,由此人们可以区分和判断每个人。考试把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范化裁决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规训机制中,考试被高度仪式化。在这里,权力的仪式、考试的形式、力量的部署、真理的确立都结合起来。因此,学校变一个不断考试的机构,有血有肉的个人变成成绩单上冷冰冰的数字,并置身于文件的网络中不能自拔。而我有幸成为了挣扎在考试之中的可怜羔羊……
十六
继续谈马哲毛邓 哈哈,还有三八,所谓共产主义,真的有吗,偏激地愤青朋友啊 ,你是不是说他是乌托邦内,no,在我认为,有,如果爬上党的权力金字塔的顶尖,则可享有一切——你进入 共产主义!专门的医院、疗养院、漂亮的餐厅和特制佳肴、不花钱的源源不断的奢侈品、舒适的交通工具等等。那时就会觉得什么世界革命、什么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所谓世界大同啦,都不需要。“因为共产主义完全可以在一个单独的国家里为那些获取权位的少数人而实现。暂时一亿人只能为一二十人建立‘真正’的共产主义”。当然,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职位”的。制度可以把这些享受赐予个人,也能把它们从个人手中夺回来。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共产主义,所以人对权力的膜拜才会愈嚣日上,每个人都会 想汉高祖一样高呼“大丈夫,当如是!” 历史不断前进,但文明却止步,什么时候为官者,真正把自己放在公仆位置上,收回倨傲的姿态,我想才会真正的实现文明。当我们在嘲笑阿Q跪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正是根植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呢,所谓公仆,又有几个平民真的敢去驱使青天大老爷?高呼哀哉!!
十七
上位者往往是悲观主义者,他们穷奢极欲,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能穷奢极欲。对于每个下属都具有恐惧心理所以才有了杯酒释兵权……
然而往往悲观主义的上位者都是历史的失败者,亡国者……宋失岳武穆而破灭亡国,明失崇焕而沦为清之天下其实上位者没有必要去试图压制自己手下的才能,压制手下等于是在压制自己!——让手下们形成一种制衡关系,当每个手下都有了“突出贡献”时,就无需担心他们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这些“突出贡献”只能证明上位者领导有方!——但是请注意,“三足”方为“鼎
十八
历史是什么,在我眼里历史不过是上位者玩弄权术的工具,所谓历史不过是成王败寇,胜利者的一家之言,所谓历史,所谓最客观最公正,然而凡是文字堆砌出的文章都会夹杂坐着个人的主观色彩。孔夫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却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历史具有两面性,对于平民与文人来说,历史往往是互换的。乱世与盛世,对老百姓来说,魏晋是乱世;对知识分子来说,魏晋是盛世,魏晋有了“人”的觉醒,有广陵散,有陶渊明。对老百姓来说,康乾是盛世;对知识分子来说,康乾是乱世,康乾有八股文,有断头台。
十九
对于好人的定义,认认真真地活在虚伪里。
异类,往往是少数被排除大众之外的不加入者。精神病,变态,同性恋者,所谓多元化社会,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那一点点容身之地,而不是像对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记住他们跟你们又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
弱者的影子就是善良,对于善良在我看来完全就是因为没有作恶的条件,与人性无关,仅此而已。
穷国的混乱,并非因为穷,而是因为人们想致富。 穷人的仇恨,并非因为生活的艰辛,而是因为他们发现的不正。所谓天理,我想“天”不过跟打着替天行道旗号到处杀人的李逵一样,真理不过就是手中板斧而已,对于暴起反抗,推翻暴君统治这点,中国历代数不胜数,然而推翻统治而自己不统治者的竟无一人。
二十
每当我们念道范文正《岳阳楼记》中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都会慨叹其人格境界之高,令人高山仰止。然而有人注意到没,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老祖宗早就讲得明明白白:“率土之滨,莫非王士;普天之下,莫非王巨。”天下是天子的天下,而不是苍生百姓的天下。广厦千万间,庇的从来都是达官贵人,何曾庇过寒士?更不用说黎民了。 所以,体现中国知识分子最高人格的范文正公所能做的,无非是“先天子之忧
而忧,后天子之乐而乐也。”儒生不过如此,十年苦读,报效的是天子,然而造福的却不是百姓。
二十一
正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求,难得有人喜欢我的偏激文字,写起来竟然没完……
人言世有渊明,生为菊花无憾也;世有白石,生为梅花无憾也;世有栩康,生为琴
弦无憾也;世有余纯顺,生为穷山恶水无憾也。
不遇知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悲剧之一。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终成绝响……生于周,当见庄子,生于汉,当见太史公,生于魏晋,当见渊明,生于清当见雪芹。 世间面目可惜之人多,欲与交游者,二三子矣!
二十二
我最讨厌的就是坐在台下听着枯燥无味的学术报告,看他们写的学术论文,或许有人说的对,掌声最热烈的时候就是演讲落幕的时候,写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出格”点呢,喊出你的心声。寂静无声的学术界,有几个淘气的孩子或齐天大圣,岂不有趣得多?我想这样一潭死水的文坛也不至于荡不起一点涟漪,我们谈论史记将近千年,谈论红楼百余年,谈论鲁迅亦近百年,然而近百年来中国文坛鲜有作为,作为新代文学青年,我们不该自傲文化底蕴,应该自惭难逾前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如今只剩下一纸空谈……
二十三
近来寂寞一词出现频率日渐增高,各大论坛跟帖时都会发现“哥不是在XXXX,而是寂寞”。我承认这句话道出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心声,80后90后逐渐成长,渴望被理解,渴望融入社会,然而却无从下手,把美好愿望,一切心情寄托在虚幻网络之中,一切源于寂寞,然而看见那个万能句式,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寂寞,与其说是寂寞,不如说是空虚,来自心底,彻彻底底的空虚,没有执念的力量,彻底的迷茫着,盲目的从众心理,国人已愈千年的人性劣根……
二十四
马克思教我们,对待事物要辩证去看,人们现在总在抱怨国内迷信之风猖獗,然而有谁去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迷信,在我来看,迷信形成原因有二
一,对于未知事物,人们总爱归结于天之上,所以打雷交给了雷公负责,刮风交给了风婆,下雨交给了龙王爷;二,中国大部分都是贫苦大众,对于贫穷,对于困境,人们表现出的通常是无助,人救不了,谁能救?? 答案是——天老爷!!!!!!!
所以在我看来,要想破除迷信,首先要做到人人无惑,人类的恐惧和崇拜全部来自于无知;然后还要真正让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不再把美好愿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天上……
二十五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来功盖盖主者,君必毁之,韩信,岳飞如是……
自信是一种遭人嫉妒的品质,因为大部分人自卑的,所以强者终究不能被世俗所接受,所理解,所以希特勒成了变态,精神病,同性恋者,但谁有想过,站在民族角度,这个变态何尝不是英雄??这些当然只是后话,说这段话无疑是为了告诉人们,永远不要把野心暴露给其他人,当你作为人下属的时候,不要过于表现自己,不要听信所谓成功人士对于自信的大吹特吹,我就不信,你是主管会喜欢应聘者你鼻子说我要当到你的位置上,所谓上位者,永远都会排除一切对他的潜在威胁。
锋芒毕露固然易遭妒恨,但是森林中最矮的那棵树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引人注目?中庸之道并不等于一分为二,适时的调整形象,莫当出头鸟的意思是说你可以考虑去做站在老大身后的第三或者第四鸟……当然最好也不要做第二,否则很可能在“出头椽子”没烂之前,就被人“攘外必先安内”了(虽然有违心意,但何尝不是聪明做人的一种手段呢,所以还是那句话,好人就是认认真真虚伪做人,做大众所喜得人)
二十六
希特勒在一次对闪电部队的讲演中,有一句流传甚广却未被深入剖析的名言:“你们所有的一切透过我的存在而存在;我所有的一切也透过你们的存在而存在。”这里,“我”与“你们”似乎水乳交融,独裁似乎是一种比民生更民主的制度。美国学者 特兰认为,极权主义的统治者认为最理想的子民并不是真心信服自己观念的人士,而是丧失分辨力,匍伏在观念脚下的民众。有一部德国影片里,集中营的司令它原来是个整天乐呵呵的啤酒商人,他在公务闲暇还自得其乐地教小女儿制作植物标本。然而,一入集中营他便面若冰霜,动辄处死战俘。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目是如何统一于一人身上的呢?
我们也许觉得难于理解,但法西斯主义轻而易举地将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法西斯主义认为,全权专政具有历史及存在的合理性,具有合乎规律的价值根据,他们代表着某种总体的权益,例如德意志民族的振兴、大同乌托邦的实现等等。他们通过恐怖的形式将历史或自然的力里透过人类,而自由自在地运行。因此,有罪与无罪、善良与残暴这类名词变得没有意义:所谓有罪就是指阻碍自然或历史过程的行为,犯有这种罪行的人被控诉为不适合生存的个体、低劣的民族、堕落的阶级,驱逐与消灭他们是自然而然的方。
所以大学里的哲学是我所最不喜的,让人彻底丧失分辨能力,政治与哲学挂钩只会让一切变质。阴谋权术的政治工具不应该侵蚀思想文化的领域,法西斯何曾消失过?我想或许愈演愈烈……
(倦意上涌,准备拿开键盘,看着宿舍一张张熟睡的脸,我想东方巨狮醒了,然而组成巨狮的我们,何曾醒来过,纸醉金迷,我们不过困在铁笼之中继续沉睡,何时能有人能第一个醒来叫醒他人?李敖可以吗?王朔可以吗?或许他们只是人,或许人们眼里他们还只是口无遮拦的疯子,原谅我的菲薄,但我真的感到悲哀,文学难道就不可以有深邃的思想吗,为什么华丽辞藻堆积的就没有惊世之语,算了,梦在向我招手,进入梦乡,面对自己的孤独,孤独是篱笆,有篱笆就有自己的园地,在我的园地里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