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者,这是一个权力和压力并存,权力很大、风险更大的职业;这是一个为维护公共秩序和利益做出很大牺牲,又广受非议和责难的职业。
第一个月
2011年2月中旬,任命下来了,三个月的城市管理者执法局长生涯开始了。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职务,谁都说不好干,所有的朋友都奉劝我别干,任命我的原因开始也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语文教师、文联主席和文明办主任出身的干部当上了一个经常被人称为“土匪”的职业,一个网贴可能道出了原因:这个局长是一个文化人,工作既讲究艺术而又不失原则。这可能也注定了这段经历充满了故事和波折。
这个任命再一次把我推向了风口浪尖,可能是我在街道新区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模式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也许是一个混乱的新建小区让我的管理团队带入了正常轨道……不管怎样,我认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创新就应该是一个一把手应该具备的工作风格。为人和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良知、对得起信任我们的组织和群众一直是我工作中的座右铭。
城市管理者,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职业,也是挨骂最多的一个行业。执法难,不被理解,还要冲过人情关、金钱关甚至暴力打骂关;面对责难,要忍得起误解,受得起委屈。城市管理者经常处于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的窘境。比如:面对违章建筑、违章商贩或占用公共用地的乱栽乱种,你不管,马上会有人举报你不作为,领导也会批评你;去管,周围群众马上就会本能的站在弱势的一方,说城市管理者欺负人。可以说,对违章行为的劝说和教育30%是有效的,70%是无效的,对这70%怎么办?
培训队伍,树立形象是我到任后烧的第一把火。上任第一天就召开了中层干部会,我对城市管理者团队提出了要捍卫荣誉、维护尊严、树立形象、发挥作用的要求;第二天就召开了全局职工工作大会,我喊出了“为人和工作向我看齐”的就职宣言,我深知这句话的责任和分量,我没有给自己留后路。
先从清理多年积存的墙上广告开始,边干活边培训,抓好城市管理者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是不行的。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求执法者必须心细,那就从细字上开始。带好队伍,领导身先士卒那是必须的!发现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强化执行力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是有效完成工作的保证。我在现场发现的问题,我就在现场督办,一直等到有关责任人解决为止。
从此,城市管理者团队又多了一个“工作狂”,到处明查暗访,没有了班上班下、没有了节日假日。家属不满的说:以前,和你散步,你就盯着社区的环卫,现在走到哪,你就盯着违章,看到就生气,看到就去管。以前下班从不逛市场的我突然喜欢逛起了市场,看到不守规矩的商户就忍不住爱管点“闲事”,后来,惹得家属怕被报复,担惊受怕的都不敢和我一起逛市场了。
说实话,没到城市管理者之前,我也攻击责骂过城市管理者,但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被深深的感动了:简陋拥挤的工作环境、拮据的经费、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没有政治前途的职业、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受到的暴力攻击和漫骂威胁……更让人窒息的是执法不被理解,领导责备、群众责骂等等。并不像外界所说,城市管理者都是一群“暴徒”,大多数城市管理者对待生活困难的小商小贩和弱势群体,都很同情和照顾,劝说的多,处罚的少。真正敢抗拒执法的,大都是一些流氓无赖和一些自以为有点背景和势力的人。很多城市管理者都是军人出身,所有的压力和委屈,他们都默默的承受了。
一次下班后看到一个热闹的超市门前,围了一群商贩在那叫卖,行人进出都得躲着走,我把车停好就一个人走了过去。晚上还推个小车在这做生意的大多是困难家庭,今天,我决定不以执法者的身份出现,就以一个城市管理者志愿者的身份管一管这件事。我挨个找他们谈,又组织这些占道商贩现场开会协商,还选出了管理组长,道理清楚了,我的诚意他们也感觉到了,最后圆满的解决了下班以后商场门前的秩序问题,可能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我就是执法局长。
为了防止反弹,我又暗访了几次,一次晚上路过,看到一个刚来的商贩又占道了,我刚过去想劝说两句,忽然过来几个城市管理者队员,对他进行了劝说教育。原来,这几个骨干主动放弃了休息,也当起了城市管理者志愿者,他们中有几个人由于家很远,晚上还要自费打车回家,他们说:我们不图别的,就是被局长的工作作风感染了。我感觉自己的眼睛有些湿润,我也被他们感动了。
乱搭、乱建、乱栽、乱种、乱贴、乱养、乱堆、乱放、乱挖、乱停等,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是居民区“十乱”,这是一个难点。
整治“十乱”的通告发下去了,宣传、教育会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