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9阅读
  • 0回复

朱永新委员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个建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tanweihai.
 
发帖
2003
C币
-193495
威望
363
贡献值
1
银元
-3
铜钱
459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24
从2003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似乎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为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在实践和操作的过程中,有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因此,我们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尽管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很高,就业的高压态势会长期存在;但就人才供求关系的总量和基本格局而言,中国的高校毕业生远没有达到“饱和”、“过剩”的程度。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仍然是短缺和不足的,大学生是财富而不是“包袱”。
200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中80%以上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0.97%为文盲或半文盲,接受过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者占11.95%,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仅占3.81%。在 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为18%,其中高等教育程度的占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美国为39%,日本为33%。我国具有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的比重仅占1.38%。我国教育程度最高的群体——专业技术人员,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05年,总体约为大专一年级的水平,而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67.6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不到1%。这一状态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也使我国在科技竞争力方面落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以2003年为例,全国有950万个就业岗位,对于吸纳212万毕业生似乎不应成为困难。
从深层次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经济生活的不平衡性在就业领域的表现。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将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并统一到“就业优先”的战略选择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重大调整,重新审视GDP的意义与构成,将创造就业岗位、控制失业率作为公共行政管理重要、持续和长期的目标来抓。
从操作层面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主要难在传统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大城市、政府机构、国营企事业单位、外资企业,等等。而这些领域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的确趋于稳定,已经超越了前些年人才相当短缺的阶段。转变就业思路,除了通过政府行为,鼓励毕业生援助西部建设,以及采取特殊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更为根本的,是将就业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领域,面向广大的民营经济和中小型企业。事实上,这也正是当前对劳动力需求最旺盛的领域。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和国营单位,缺乏与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联系和通道。这是今后的就业工作中最需要加强和改善的。
第二,提高就业率统计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就业率成为学校评价的重要指标,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今后的招生;因此,建立正确的统计方法、统计规范,使“就业率”更具科学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以每年7月底学生离校时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协议书作为统计就业率的方法,是不太科学、准确的。只有在计划体制下,毕业生完全靠学校分配时这样的统计才是适用的。因为相当多的学生不太可能在尚未毕业时落实工作单位;就真正的双向选择而言,在毕业后花上几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是合理的。强调在毕业前落实用人单位,还会影响大四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屡见报端。学校建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挂靠”单位,只要拿到盖着红印章的协议书就行,并非真正去就业。同时,由于大学毕业生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有一些学生因考研、出国或其它原因,并不急于正式就业。
关于就业率的认识,还有一个误区。事实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率能够达到或接近100%。日本的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1991年为80%,如今已降至60~70%,人们大多能平静对待,究其原因,就是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较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
因此,我们建议尽快制订适当的、有效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和评估方法,用 “失业率”统计来代替 “就业率” ,对毕业半年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组织进行失业登记。这样,或许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实际状况。
第三,、消除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
要使大学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全民所有制等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就必须真正打通大学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使各种倡议不只是“口号”。目前在执行层面上还有许多这样的障碍。比如,现行的人事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一些毕业生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适的单位,但却在协议的签订、报到手续的办理、档案关系的转接等方面得不到人事制度的支持与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到户籍关系的制约,尤其是到一些城市和城镇的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而难以落实人事关系。
另外,现行的人事制度对人才流动也产生严重束缚。毕业生一旦进入一个单位,其档案和户籍关系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化了,使得毕业生的正常流动变得十分困难,对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产生了负面影响,强化了“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一些毕业生宁可选择“待业”或“失业”,也不匆忙选择就业。加强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当务之急。
根据我们的基本国情,在现阶段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只靠有关部门的支持和人才市场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有学者认为,全国各用人单位人才结构比例每年只需提高一两个百分点,即可将当年应届毕业生全部吸收。因此,可由国家主管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各行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规定并强制执行,限期达标,并对大学毕业生的基本待遇也做出相应的规定。
第四、进一步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高等教育自身的原因也很重要。面对市场化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市场,高校以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突出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的非市场化之间的矛盾;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与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市场上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不在于总量失衡,而在于学科专业结构失衡和学生的个人偏好失衡。
目前的大学教育与就业市场相当不协调,主要原因就在于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一方面是全国上百万大学毕业生捧着简历四处求职,另一方面是200多万个就业岗位“等米下锅”。 “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的情况同样严重。
因此,应该加大高等学校改革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高校教学改革,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避免结构性的就业困难。可以对公立大学进行将高校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的办法,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将实行减少招生、控制招生等措施;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严格控制或减少招生规模。
第五,、加强中小学和大学的创业与就业教育尽
新浪网曾经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过“找工作时首选什么?”的调查,在6070个参加者中,首选公司、企业的占59.14%;选政府部门、国家机关的占26.21%;“无所谓”的占8.57%;选择个人自主创业的只占6.08%。另一项调查显示,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过职业生涯方柱用心面的教育,只有2.8%的学生表示对高考时填报的专业“非常了解”,只有12%的学生选择专业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 不少学生走上社会时一片茫然,“我不知道想干啥”。这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几乎没有把就业、创业纳入自己的视野,大多数学生只是到大四时才考虑市场和就业,在升学和就业这样人生的重大选择上往往缺乏准备,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同时,许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职业态度存在欠缺,专业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够,吃苦精神下降,尤其是缺乏社交和协作能力。
因此。就业教育的前移非常必要。在高等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在大学一年级进行就业教育,使他们有所准备、化解就业焦虑。 在中小学,也应该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将学校的学习过程与未来的职业生涯建立联系,认识和了解社会。
此外,利用网络帮助大学生就业,限制频繁的让大学生疲于奔命的人才市场,制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本建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楚江亭 先生等人的文章修改而成)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