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寒冰报道 贫穷曾险些葬送他的足球梦:9岁时因无力支付生活费,他错过了第一次加入河床的机会;20岁时因父亲过世,身为河床梯队球员的他甚至曾考虑退役打工贴补家用;为了维持生计,作为自命不凡的阿根廷球员,他不得不接受到被国人认为“水准不够”的智利、巴西生存的“屈辱”……
不过,命运总是眷顾那些不曾放弃的人。最终,他在被阿根廷人鄙视的巴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而且,即将为巴西足球在远东的开拓写下里程碑意义的篇章。
他就是达里奥·孔卡。
那张和老马的合影
1983年5月11日,阿根廷的帕切科将军镇,一个叫达里奥·孔卡的小孩出生在这里。小镇位于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北郊,属于巴拉那河会流拉普拉塔河的三角洲。在这里,最负盛名的就是游艇,不过,与大多数阿根廷儿童一样,孔卡选择了足球,而不是当地更主流的赛艇。还未满周岁时,小孔卡就喜欢双腿夹着一个小足球睡觉。妈妈朵拉曾担心这会影响孩子的双腿正常发育,经常趁他熟睡时偷偷将皮球拿走。但很快,小孔卡就醒了,并用嘹亮的哭声向妈妈宣告自己的未来理想。
起初,孔卡先加入了当地的业余队托乔托队的儿童组,当时他在家乡教堂旁的一块 “菜地”上,带领圣卡宴塔诺儿童队获得5连冠。9岁时,喜欢与大孩子们踢球并总能取胜的他很快赢得了河床足球学校的邀请函,但因为家境贫寒,身为机修工人的父亲罗伯托无法负担他在首都的生活费作罢,30公里的距离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也过于遥远。所以,12岁的时候,他加入了当地乙级球会老虎队的梯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孔卡打的位置是边后卫,由于有速度的优势,所以,非常成功,1998年,15岁的孔卡亮相阿乙,一年后,对他念念不忘的河床将其招致帐下,但开启的却是八年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