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42阅读
  • 0回复

[新闻]建筑师,四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5
C币
352
威望
0
贡献值
1
银元
1
铜钱
180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5
1、
如果有一天你投标没中,几年后那个地方长出来的却是你设计的建筑,那么证明你在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投标中了,然后又不中了,后来又好像中了,最后真的没中,那么证明你在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做了N个方案,一个像扎哈,一个像盖里,一个像OMA,一个像GMP,甲方说好,你把四个方案揉一下。。。证明你在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拿到一个项目,第二天要拿出一个博物馆的效果图,那么证明你在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拿到一个项目,第二天你要拿出一张效果图A,第三天你要拿出一张效果图B,第四天你要拿出一张效果图C,第五天你又要拿出效果图A,第六天你又要拿出效果图B。。。那么证明你在中国。

如果有一天你合同签了,汇报过了,开放商满意了,市长高潮了,成果提交了,你催款了,甲方赖账了,你催款了,甲方赖账了,你催款了,甲方赖账了,那么证明你在中国。


2、
一个朋友单干一年多了,有一次吃饭他说,现在就像养着一帮人,关键时候只有自己能够战斗。我说,如果别人都跟你一样,就不会给你打工了。他点了点头。

这一年很特殊,因为跟我差不多同龄的建筑师朋友中已经有6波人单干了,如果觉得这个数字不给力,那么我告诉你,我只有27岁。

我觉得是好事,因为现在建筑设计市场太好了,如果无论多烂的一个建筑师都能找到工作(我真没发现失业的建筑师),凭什么优秀的建筑师就不能创业呢?如果你站在街上发现四周都是shit,那么就勇敢地站起来做一些不是shit的东西。

然而做个有立场的建筑师不容易,因为假如你连立足点都没有,何谈立场?所以我们又发现,中国建筑师普遍在做一件事:争取立足点,而不是立场。这里有复杂的原因,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问题。

3、
说到“市场好”,也许是种假象。比如民工荒——其实再荒,我们也不会认为那是理想职业。

4、
现在又是毕业季——我说几句找工作的事,毕竟这大半年接触了各种水平的人——不过都是瞎说啊,付不了任何责任。(牛人此段可跳过)

学建筑有两方面,一是学习评价标准;所以老师很重要,通常所谓启发,就是把你引到正确的评价体系中。第二是学习职业技能;创作,画图,汇报,身体保养。。。

基于此呢,毕业生最主要还是先了解自己。只有见过好东西,才有可能做出同等水平的东西。客观地说,牛校(我说的牛校包括很多的哦)毕业生接触的好东西比较多,无论是老师的启发、同学的启发还是苛刻要求下培养出来的各方面职业技能,影响都很深远。这类毕业生选择面是很广的,建议去自己喜欢的大师麾下培养自己的倾向性——即建筑师的立场。说到这里,很多人认为去大师或打牌事务所那里只会被当成螺丝钉,而且对考一注似乎没打下什么基础。问题在于,一个会思考的螺丝钉能够学习到整个机器的精华,而一注,除了挂靠挣钱,它还能干吗?听说国内的几个大师,也是从来没画过施工图的。

对于普通学校的毕业生,看个人领悟能力。我建议大多数去设计院。在设计院能接触到很多基础的东西,可以把基础打扎实,逐渐培养自己的长项。去大师麾下反而有可能不理解很多想法,真正变成螺丝钉。

基础再差一点的毕业生呢,我建议去那些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且领导人品比较好的地方。实际上(我觉得)领导从一两个项目就能看出手下的能力,此后无非两种做法,第一,淘汰或边缘化,第二,(比较少)培养。竞争压力小的地方才可能培养你,而且有助于你调整心态,从学一些基础的东西做起。

还有一点小情报,工作以后要懂得在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些取舍,建筑师,长寿者才是最后的赢家。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爽到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