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78阅读
  • 0回复

[讨论]小吃当不了正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397681048
 

发帖
133
C币
21531
威望
81
贡献值
6
银元
1
铜钱
564
人人网人气币
-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19
最近,有位大人物听到《保庇》歌,和电音三太子跳起了舞。《保庇》?电音三太子?它们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它们都很台,同时又跟《鸡排英雄》关系匪浅。《保庇》演唱者王彩桦在片中演了卖牛排的阿姨,就是自卖自夸还演技浮夸的那位(估计还是娱乐节目上多了)。而在结尾处,电音三太子更同全台各地夜市的声援大军一道出现,又唱又跳,好不热闹。
  
  很多迹象表明,《鸡排英雄》的引进更像进一步的文化融冰,毕竟它是《海角七号》之后,第二部直接在内地院线上映的台湾电影。同时,它又是第一部享受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待遇的片子。如果你不知道ECFA是何物,那么当2003年的CEPA开启了合拍片的潮流,所有老的、小的、过气的、走俏的香港导演们,他们几乎都跑到了大陆来发展,港片与内地变得密不可分。现在,谈论中国电影,合拍片已经是绕不开的话题。所以,回到ECFA,它对台湾电影的重要性就有如CEPA。这两年当中,《艋舺》等片子都是有心登陆,无力回天。现在《鸡排英雄》却是不声不响,轻易做到。
  
  不过,除去台湾自由行的无缝对接,除去本岛文化的新鲜猎奇,仅从电影技巧手法上说,《鸡排英雄》都显得平庸不堪,乏善可陈。它就像翻版的《海角七号》,恒春换成了888夜市,小镇居民换成了众多摊主,每个人都有故事。不打不相识的主人公,女的是外来者,颇有气势,而男的总会留有一手。各种以腔调和搞怪著称的配角们,尤其是综艺咖,像赵哥赵正平,延续他的冷面笑料玻璃心。另外,眼尖的还能认出《艋舺》里的白猴,上一回他是义气当头、热血冲动,这一回他就直接天然呆了。
  
  虽然蓝正龙的演技有够烂,从病房外的发飙戏到对柯佳嬿的无名火,无一处不泄气,但谅在台湾演员习惯了偶像剧和娱乐节目,这些只能说是先天缺陷。而在剧情上,《鸡排英雄》无法掩饰它的后天不足。当议员被四神汤和大鸡排给感动得泪流满面、内心翻滚,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原来这猪哥亮是这么好伺候的。影片就跟周星驰《食神》结尾一样,薛家燕被黯然销魂饭感动得神经失常,顿时就变得有些滑稽搞笑。即便可以从大团圆的故事需要来解释一番,然而这种心灵鸡汤的幼稚桥段,在现实中,它就根本就不可能上演。与其如此个俗烂,何不安排个天神下凡,电音三太子掉落人间,一扫腐败,体恤民情。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