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2阅读
  • 0回复

[美文]这原本应该是个很愉快的双休日(节选,转自pchome总编辑春卷博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痴痴
 

发帖
266
C币
309554
威望
2868
贡献值
21
银元
39
铜钱
848
人人网人气币
-1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7-24
很明显,微博这一典型的新媒体在中国首次展现了它在悲剧性突发事件报道传播中的巨大能量。我们几乎可以用于事故现场同步的速度了解事态的最新发展——没有官方的审核许可的图文资料,没有经过校正和统一口径的现场评述。这一晚,我们这些微博的用户比只能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观众更早更清晰的了解到目前在温州焦外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着什么。因为有了微博,很多东西无法再被彻底掩盖,很多事情等不到“有关部门”出面即为大众所知。口口相传的方式或许的确会产生信息传递上的偏差或者误解,但它至少给了我们在第一时间报道或了解真实情况的可能,这种可能是以往任何媒体,甚至包括网络新闻、网络论坛发帖信息都不曾完全给予的。

我很欣慰能看到微博在昨晚事件报道中展现的巨大威力,我同时又再次对国内传统媒体的反应表示极大的失望。在事故发生的一个小时内,除了当地电台外,其他包括央视和地方电视台在内的媒体依然毫无反应。一个小时后刚刚出现了一些语焉不详的简短播报,而CCAV新闻台直到2个多小时后才开始直播报道且简单说了一段后又重新去讲奥斯陆惨案了。好吧,我承认挪威奥斯陆这次死的人不少,也的确很少在北欧国家看到这样骇人听闻的惨剧,但毕竟那次事故已经发生且没有国人受太大伤害,而在浙江温州此时此刻却有数百名同胞还生死未卜,你们怎么就忍心跑去万里之遥做连线报道而如此轻描淡写的面对身边发生的灾难呢?我当时在微博上愤怒的批判某些媒体的状态是“僵化,麻木,迟钝,等死”。恩,最后一个词是“等死”,因为它们再这样混蛋下去,下场就将是一个“死”字!

中午起床,回来看看微博,事态依然在继续发酵。且不论铁道部的雷劈说是否属实,且不谈现在就急不可待的拆解掩埋事故车厢是为了掩盖事实抑或腾出空间给大吊车进驻,但毫无疑问这次事故发生后铁道部若是不能给出一个合情合理合法的处置方法,恐怕是很难象胶济线那次那样很快过关了。

是否要查一批、抓一批、撤一批甚至是杀一批,这等大事虽然我们升斗小民无法直接干预,但如果政府高层依旧想要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关责任人调离工作岗位换个新单位重新上岗的“传统方式”来处置恐怕是不可得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现在有微博了——谁说围观(关注/转发)不是一种力量?当千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同时对着一个事情围观时,那种纯粹用目光汇集起来的能量也足以让“有关部门”如坐针毡,仿佛置身于随时要爆发的火山口上。


现在我们还在等待和“围观”这次温州动车追尾惨剧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我觉得有些东西看起来有必要现在就考虑起来了:比如我下次去北京是否还是坐回飞机?比如要是还坐高铁那么是否事先了解下车厢的破窗逃生方法?比如上车后先看看座椅上有没有安全带?

最后,我又在微博上看到两条内容近似但网友反映截然相反的信息:

1、温州市民连夜自发赶去医院和献血站点无偿献血,充实血库以应对大量的伤员救治用血需求。深夜里温州街头竟然出现了因为献血市民太多而堵车的惊人景象,而在半夜的医院里有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有秩序的排队等待进行献血;


2、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24日上午决定各提供15万元的人道救助基金共计30万元用于本次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救助。恩,都够去买爱马仕包包了,真是TMD一笔巨款啊!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