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国可谓又是一个多事之秋,从郭美美事件,到京沪铁路事故,到赖昌星回国,而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似乎将群众的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我不想给自己灌上一个是或者不是五毛或是愤青的名号,作为整个动车事件全程动态的关注者之一,近日登录校内微博,关于动车事件的图片、视频、日志与状态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甚至连豆瓣这种小风花雪月的小清新之所也被卷入了这场动车大风暴。到处都是对政府的质疑和抨击,到处都是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到处都是五毛和愤青的谣言与辟谣的激烈争论。兴许我们首先应该感到欣慰,我们这一代终归不是麻木不仁的一代,终归不是袖手旁观的一代,我们有热血,我们有激情,我们有思想……但,我们真的有思想吗?这样说也许太过不近人情,换一种表达方式吧:我们的思想独立而有深度吗?
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定向逻辑:一旦出现事故,必然是官商勾结偷工减料,必然是暴徒当道草率私了;一旦出现富豪,必然是行贿受贿来路不正,必然是二奶别墅胡作非为。我们仇官,我们仇富,我们喜欢并崇拜一切反讽政府抨击政府的各种言论与行为。于是我们会在校内疯狂转载抨击政府的状态,我们会在看新闻联播所谓正面新闻时轻蔑一笑。诚然,我无心为政府为主流媒体做任何的辩护与解释。人民大众谁也不是没事找事的主,有负面舆论,就证明其必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作为舆论的传播者与情绪的发泄者,是否想过冷静而理智地审慎我们的言行呢?
以一条校内上疯传了的状态为例:35,一个神奇的数字。动车相撞35人死亡,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重庆暴雨造成35人死亡;云南遭大雨袭击全省35人死亡。知道为什么死亡人数控制在36人以内吗?超过36人,市委书记这个级别的要撤职,所以一开始发生,就注定了死亡人数不会超过36。
乍读此状态,我的心里和大多数人一样嘲笑于媒体的虚伪,愤慨于政府的懦弱。但是仔细思考之后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身在煤炭之都的山西,我很清楚矿难死亡人数达到10人后就算重大事故了,那么这个“河南平顶山矿难35人死亡”的说服力显然不足。以此为质疑点搜索《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内容如下: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事故:
(一)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二)繁忙干线客运列车脱轨18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三)繁忙干线货运列车脱轨60辆以上并中断铁路行车48小时以上的。
于是想起了KUMA上的话:“你随便挑个数字当关键词,加上“灾害、死亡人数”一起搜,都能得到一大堆结果。”我们,被称作智慧精英的青年朋友们,又怎么能在人云亦云中轻易迷失方向呢?
批判与抨击不是不对,当一个社会充满歌功颂德的高调之时,也就是它距离灭亡不远之日。我们的社会需要批判,需要质疑,需要另类的声音站出来翻新个性的舞台,警醒茫然的国民。但是我们需要在理智的基础上去怀疑,去否定,而不是随大流般看见骂国家的评论就去转发,看见反政府的新闻就去激愤。眼见都不一定为实,何况耳听乎?
这是一幅让我印象很深的新闻图片:
标题是“温家宝总理十天内三次过问猪肉价格心系民生”,而卖肉的人头上却带着回族独特的帽子。当时图片下面有很多愤慨的人纷纷留言,什么中国政府很假,什么装样子也要有点常识之类。但是仔细观察这个图片之后不难发现,其实在卖肉者脑袋遮住的牌子上很明显地写着“清真牛(或是羊)肉片”的字眼,在仔细鉴定图片无PS痕迹之后,我们可以推断这是媒体在写标题或是图文搭配时的失误。
想起美国的兰德公司对美国公民做的一项著名调查——你眼中的中国人。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期间不乏片面性,但是却还是相对客观指出了国民身上存在的不足:国民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思考,对国家的未来走向的探究。是的,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晚上打开校内以自以为是的道德高度盲目拥护或是批判下政府,然后合上电脑,第二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地追求自己的GPA或是前途未来;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群对于世界没有清晰判断、对于思维没有缜密逻辑、对于政治没有坚定立场、对于生命没有真正热爱的盲目跟风者,而是能够针砭时弊客观理智地用自己独立而有深度的思想去批判,去质疑,去唤醒国民的意识,去引起国家的重视。
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而我们都是普通的乘客。我们一味地随大流谴责与抱怨这辆动车,讽语攻击甚至拳脚相加,我们以为批判过后格斗过后我们就赢了,殊不知我们让列车陷入风雨飘摇之中时自己也接近了死亡线。动车有问题 ,该修,要修,必须修,但前提是我们需要具备一个冷静的头脑与审慎的思维,还需要一颗赤忱的爱国之心。毕竟,中国可以有千不好万不好,但她终归是我们的母亲。
源地址:
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43136552&owner=28143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