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是好是坏?
正反观点大PK
《婚姻法》规定,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建议修改。
她说,这条“中国史上最高的”法定结婚年龄,导致“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不断增多。
她将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
在黄细花看来,现行法定结婚年龄定得过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她说,一些没有达到法定婚龄而想结婚的人,为了早日结婚,采取用假身份证、虚报年龄的办法领取结婚证。有些人干脆就“未婚同居”,造成事实婚姻,但法律不承认不保护这种婚姻,这无疑隐藏了诸多社会隐患。
人大代表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 正反观点大PK
支持派
18岁结婚是建议过好日子才关键
法定结婚年龄只是一个界限而并非指定,《婚姻法》划定结婚年龄自有其道理。其实,大家不必担心一旦法定结婚年龄降低,就一定会带来影响青少年学习、工作,乃至人才培养以及增加离婚概率的问题。这当中并没有太直接的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多大结婚是重要,结婚之后把日子过好更重要。
网友:看起来很美
网友:提议很好,太多剩男剩女被这个规定年龄耽误了。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彼此承诺,是很美的一件事,这样减少成长后的物欲对两人爱情的冲击。
反对的理由实是误读
黄细花观点很明确,针对农村早婚现象,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就是婚姻法修改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并不意味着18岁就必须结婚,你有选择结婚的自由,人家保护的是“低龄事实婚姻”。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8岁法律上算是成年人了,为什么不给他们结婚的权力?
反对派
婚龄18岁是削足适履
法律首先是一道威慑和屏障,可以保护无力弱小者的权益,包括在其不知不觉中;同时法律也可彰显出一种意识的倡导,唤起某种普遍的公众意识。由于种种原因,那个女孩没能得到这种来自法律的保护和提醒。而现在又有此建议,因为建议者认为,“未婚同居”造成事实婚姻,但目前“晚婚”的法律不保护这种婚姻,这隐藏了诸多社会隐患。因此,降低法定婚龄,有利于保护普遍存在的低龄事实婚姻一族的合法权益。如此一来,削足适履,此类隐匿的违法问题倒是可以“合法化”了,但对类似这个女孩的权益的保护是否就更失去保护的可能了呢?
剩男剩女跟婚龄没关系
网友“韩国泡菜总代理”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和法定结婚年龄偏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看欧美发达国家就知道。18岁思想未成熟,经济未独立,强烈反对。
降不降低法定婚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笔者认为,“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从本质上与法定结婚年龄无关!
18岁可以结婚,并不代表18岁必须结婚,只要男女青年心智成熟,对爱情的认识很明确,能够承担婚姻家庭中的责任,18岁结婚何尝不可。18岁不能结婚,也并不代表18岁就不能进行事实结婚。如果法律规定,18岁可以结婚了,那就意味着所有满了18岁的青年都得结婚吗?不想结婚的,不想生小孩的,法定婚龄降低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观念。
通俗地讲,想结婚的,或者有条件满足结婚的,不管多少岁,你都可以结婚。
但是,
不想结婚的,或者没有条件满足结婚的,你就算降低到10岁结婚,你也结不了婚!
因为,
现在的大龄青年不是因为结婚年龄的限制,耽误了自己结婚,
而是自己挑三拣四,一会儿说这个不合适,一会儿说那个没感觉,
一会儿说这个没房,没车,没稳定工作等等原因....
导致最终错过了结婚的大好年龄。
请发表一下您的看法!
QQ记牌器
记牌器 http://www.jpq1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