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2阅读
  • 0回复

任志强:我50岁才拥有住房 现在年轻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n0.
 
发帖
1969
C币
-235422
威望
377
贡献值
1
银元
-1
铜钱
4513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4-29
.
许多80后、90后都提出他们买不起商品房——为什么?.并.由此得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化出了问题的结论。.

也许这就是代沟的差异,他们的父母大约都.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父母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时都没有住房,更.不用说是拥有一套代表着财富的私有商品住房了。投资

福利分房的时代,大多数家庭是在结婚之后多年才分到一间没有厨房的平房,或一间办公室式的筒子..楼,大多数家庭在有了两个小孩时才有了单元式住房,或.合分一个住房单元。至少我是40多岁才分到住房(此前只能啃老了),近50岁才用房改的方式变成了拥有住房资产的.财富,房改之后才属于自己。           女人

是市场化让民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是改革让更多的年轻人提前拥有.了住房的财富。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没有生活.工作的积累时轻松的拥有住房的财富。             汽车

住房.是一种权利.,保证居住权利是政府的责任,但有住所不等于拥有.财富。而商品房不仅是解决居住问题,更是一种财富的积累,并且首先是财富的积累!而租房才是居住的权利,不带有财富的性质。服务器

有人指责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中国的一句古话。今天大约要说“躺着说话不腰疼了”,因为能站着说话的人大多是在努力为.生存或努力为能躺着说话在奋斗,当然会腰疼了![成人用品]

我.们这一代的工作年限会远远超过现代的年轻人。因为大多数是在15-17岁之间就已插队、下乡或当兵了,花甲之年时工作与财富的积累超过了四十多年,尤其是有改革之后的三十多年,让他们从贫穷进入了小康,福利分房又给了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基础。因.此统计中城镇50岁以上的家庭拥有私有产权.住房的比例高达96%以上,这也才让他们有了站着说话的条件!健康

如果今天的80、90后要与年近花甲的一代比财富的积累,就要有.些特殊的本事。普遍而言这是不现实的,毕.竟他们并没有这样长的积累周期,无论是.经验与贡献都要有个周期的沉淀。           女人

而让年近花甲的一代人感到惭愧的.却是,当他们在争论收入是否能填饱肚子的年龄段,新一代人则在同样的年龄时讨论的是收入能否买得起商品房。很明显这个.社会在进步了,他们要解决的不仅是有地方住,而是他们不满足于租房住,不满足于住廉.租房,不满足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限价房,也不满足于郊区与小户型,他.们要的是拥有巨大的住房财富。.

看来在时代发展的进步中真正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恰恰是年轻的一.代人。中国的房改制度仅仅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却让两代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别。至少财富拥有的概念已在年轻的一代人身上扎下了根,而老一代人还沉浸在计划经济的分.配时代的公有制睡梦之.中。          婚庆

当老一代在用美国平均首次购置房产的年龄为31.岁来衡量中国的发展时却发现已购买商品房的人群中,中国20-30岁的户.主占到了34%,30-40 岁的户主则更多,约70%以上的商品房被称为是年轻人的一代拥有了。而这种反差是证明美国的.房子太贵,中国的房子太便宜,还是证明两种消费观念的.差别呢?我看大约是后者。.

中国的.传统是置.房子置地,并要传给子孙后代。而西方的宗教则大多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要进天堂则空手而去,若有遗产也大多做了善事而非留给后代。消费就比留有遗产更重要了,人活着时对快.乐的追求比能否还清贷款而拥有住房财富更重要。(广告)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以年龄划分收入等级线的时代了。但积累则仍和时间密切联系,财富则由贡献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决定。--- 印刷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