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说起九十年代的香港乐坛,总会说起张学友,多少年来的沉淀,造成了一种误区,以为张学友就是九十年代歌坛的王者.
其实,在历史的回顾之下,他只不过是个伪王者而已.
张在八十年代,一直是充当陪衬角色,那时主角是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林子祥,偶而有几首好歌,但在八十年代,充其量也不过是第二阶梯歌手,与克勤、吕方、黄凯芹一样不好不坏地混日子吧。
好不容易媳妇熬出头了,到了九十年代,被俞铮口头封了个“歌神”,出了一张《真情流露》,大热了一把,但当年最受欢迎男歌手还是被刘德华拿走,证明学友的人气真的一般。此后几年也是被刘德华,甚至黎明压得抬不起头,虽然当时我也挺替他不值。所以怎么能称学友是90年代歌王呢?.
张迷最为称道的《吻别》专辑风行的时候,完全是因为当时其他歌手没好片发,俗话说得好,山中无老虎...《吻别》专辑大部分为翻唱歌,基本都还比不上粤语原版,一大堆让人沉沉欲睡的老情歌,竟被友迷津津乐道了10年,整天疯狂吹嘘销量多少多少,怎么就不敢说说这张专辑的水平呢?人家卓衣婷哪张磁带不比你销得多啊?你能说那是好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