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发现可以藉此发财。根据电视荧幕形象来销售运动衫及海报。联盟把比赛 的压力转变为表演。活塞队更衣室里的那种精神——重新充电——在马刺队的更衣 室里找不到。我想它是在休斯敦火箭队,因为奥拉居旺带来了;也可能在芝加哥公 牛队,可是在大多数的地方它都不存在了。
在他们决定只要菜鸟愿意进NBA打球就给与离谱高薪的同时,就已开始走下坡 了。这其实应该象棒球那样:有表现才得到报酬。他们把诱导驴子前进的胡萝卜拿 走,为吸引观众与营利,开始操纵比赛。
有钱能使鬼推磨,不同意这点的人必定是在说谎。
我的职业生涯刚开始在底特律拿第一张支票的时候,也曾有所改变。我从未有 钱过,在机场打工、一小时赚六块五毛就以为很有钱了。这时我看到的是十一万美 元,突然间,这世界就不同了。我可以做与买过去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可是钱从未有改变我身为球员的事实。若有,队上便会有人立即批评我,使我 改正。让我一直打球的原因从来没改变,我在乎的是球赛,从未觉得这是件工作。 为了进入NBA而经历过那么多狗屁倒灶事之后,怎么会把篮球只当成是工作呢?
“大狗”罗宾逊一进联盟立即拿到九百万美元的待遇。克理斯·韦伯(Chris Webber)离开密西根大学于一九九三年选秀第一轮被金州勇士队挑中时,签下的合 约是六千八百万美元。在过去五、六年间,看看每年选透第一轮的前五、六名的身 价,可以发现大把的钞票送到了那些还没有打出任何成绩的新秀手上。
比赛因此受到了伤害。九零年代后加入联盟打球的新秀不象十年前的球员那样 具有炉火纯青的球技。除了杰森·基德或者是“便士”哈达威等人以外,每一个进 来的人教师认为只要能得分就能穿着体面,别人就会喜欢自己了。年轻的球员不再 努力追求技术进步,因为薪资已有了保障。下半辈子里每场球就算只得一分,支票 也能兑现。
既然在未来十年里保证可以赚进八千万美元,又何必那么辛苦竞争与努力进步 呢?
我认为联盟会遇上麻烦的。现在是没事——球队都能获利,这项运动仍然风行 ——他们还想给这种运动竞赛带来新的形象,但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给他们搞砸 了。
这与我们在底特律发生的事非常类似。我们是“坏男孩”——我、蓝比尔、马 洪、沙利——联盟认为我们很炫。他们以“坏男孩”之名推销我们,球迷对此亦受 用。走到那里都是“坏男孩”这样、“坏男孩”那样的。我们蛮喜欢这称号,也更 出名了。但是,经过了大约二、三年,NBA方面改变策略了,促销“坏男孩”已不 再是个好主意,于是他们放弃这件事。我们这些人没变,球路也没变,可是联盟方 面不再支持这促销策略,我们便不再是什么“坏男孩”了。或许是因为照我们这样 打球会给孩子们带来坏榜样吧。真荒谬。
NBA方面很怕我。联盟的高层人物认为需要驾驭我,让我不会变成另一个迈克 尔·乔丹,他们认为我是一个无法塑造、控制的玩偶。
NBA没有塑造我什么。他们以生意着眼,培植一些新秀进联盟,直到变成明星 球员。他们到大学里找家喻户晓的球员,立即把这些新秀投入聚光灯下。他们选择 能显示出NBA下面形象的新秀进来打球,这样大家都会买印有这些球员名字的运动 衫,并投票选他们参加全明星比赛。
他们创造形象,进而控制形象,但他们并没有创造我,也无法控制我。
我不需要联盟的协助来得到今天的地位,我是靠自己得来的。联盟与马刺队曾 经想要阻止人们喜欢我,结果怎么样?适得其反。一九九五年五月的《运动画刊》 刊登一篇报导我的封面故事,就是我穿着皮衣肩膀上停着一只大鹦鹉当封面照片的 那期,若是不算泳装特辑,那期是全年销售最佳的一期了。这就是联盟方面最无法 理解的之一。有时候特异独行反而受欢迎。
我真的认为联盟不喜欢象我这样出身、靠自己努力挣得天下的人。高层管理者 最怕这样,因为他们要控制球员形象,要控制住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