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17阅读
  • 0回复

[考研]2012古代文学【考研经验】真的可以去帝都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陨落の星
 

发帖
850
C币
347498
威望
634
贡献值
76
银元
488
铜钱
3112
人人网人气币
-2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26
~~~    2012古代文学【考研经验】   ~~~









关键词:古代文学,考研英语,辞职考研,跨专业,调剂


前言
      考完之后一些师弟师妹向我问问题、要QQ,我在这里一并解答,希望能帮到大家,也了却了当初的心愿。


总经历
      见一楼回复


总建议
      1.      重要性和时间分配:英语>政治>专业课
      2.      心态大于一切,信心大于一切
      3.      做之前想清楚,做了就不放弃。必要时,掐断一切后路。
      4.      信息搜集是备考过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5.      该念书的时候狠狠念书,该玩的时候狠狠玩。劳逸结合。
      6.      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始终是别人的,抓重点,其余按自己的习惯来就好


总评分数
      
      总分370,政治56,英语60,文学史130,写作124。去年刚刚上考研论坛的时候,对于考研分数这个东西没什么概念,越是复习到后面概念越清晰,只是那时候时间也不多了,所以我在这里尽量给大家多说一点经验,希望大家在起步的时候对分数有个大概的了解。

      政治是我失手的一门。由于高三选的是政治(上海不像别的省份分文综、理综,而是实行3+X政策,即语数英加一门学科。当时文科可供选择的有历史、政治、地理、生物),高考成绩120+,所以心里总没把它当一回事(我对自己一向要求不高)。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英语上,而政治至不济60分总能有。结果证明我的想法太过乐观。政治的失守直接导致总分没达到一志愿学校的分数线,被迫调剂。同志们呐,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务必引以为戒!(调剂这条路迷雾重重,艰险万分,是多数人之惊,少数人之喜。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抱希望。后面细说。)在我的理解,60+是什么概念?就是一般智商水平的人花了时间力气去弄。就是说,按照前人经验,该买的书买齐,红宝书该过的过一遍,该做的选择题做掉,该背的部分背到不是很熟但至少能拼拼凑凑写一点东西出来的程度。70+是什么概念?不仅该做的事情老老实实做好,而且方法得当,脑海中对于整本书大体的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有一种把厚书看薄的倾向性。至于80+。。。我就不知道了(望天)。。。

      英语60分说实话是出乎意料的好,我考完万念俱灰觉得自己顶多55,但是一想起论坛的前辈一直鼓励大家要坚持到最后一科,于是毅然决定考完。其实我从头到尾最用功,可是到考前最没把握的一门都是英语。相信很多人都对它爱恨交加。我的考场状况如下:完型前三分之一做得意消兴灭,后三分之二统统涂B;阅读做了两篇后转战大小作文,大作文是整场最满意的部分;后两篇阅读做得比较滞涩;翻译迅速解决,不管通不通顺;新题型最没把握,纠结不已。我的英语基础如下:6级低空飘过,语法一直很烂。语感有那么一点,但阅读量不足。下文关于英语的建议都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请斟酌参考。和政治差不多,英语55-70分说明你是下了功夫的,但基本功有待加强。70+说明你基本功扎实。至于80+。。。我还是没什么感性认识(境界太低,继续望天)。。。

      专业课120+130+的分数在古代文学的考生中应该说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每个学校,每个地域省份,每年出卷老师的更换、批卷老师手里的松紧,报考该校学生的多寡和生源质量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分数的高低。就我报考的第一志愿上海大学来说,它的古代文学分数线(包括总分和每门课的分)每年都与国家线持平或稍高一点点。谁知道今年忽然拉到384,比我的370高出整整14分。各位可以想见我当时得知上大线时候的心情,何况今年因为泄题事件国家线放低,调剂难度加大,当时的我就像刚刚被公司辞退的工人,夹在一大群需要调剂的人当中,拿着一笔少得可怜的遣散费,不知往哪儿去讨生活。在旁人眼里风光的分数,只有自己知道它的水分和漏洞。以我的文学史为例,130分在今年来说真的不高——第一大题的判断题,我至少有三分之二不确定(当时考试的时候就想,这题怎么这么难);名词解释有半题根本想不起来,瞎写的;最后的论述题倒是全中之前的复习原题,所以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但是因为复习时没有梳理,所以没条理,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所以我现在觉得,考研其实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和自己赛跑。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分数自然不会低,也就不会错过向往的学校和专业。

下面具体说说各科需要注意的地方

政治
        1. 不要碰任二。之前在考研论坛上看了帖子说不要碰不要碰,但因为懒得换别的辅导书,平时做选择题还是用了,结果倒了胃口,选择题根本没怎么做就上战场了。为什么?很简单,它的答案全都在书后面,不是一道题附一段答案的那种。如果你基本功不扎实,红宝书没好好看过,这会直接影响到士气。

        2. 重视张剑锋主编的《考研政治常考知识点背诵精要(狂背版)》-红皮。最后一个月我躲在图书馆里,一个劲的背政治,捧的就是这本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最后关头把我从政治国家线下面拉上来的就是它。浓缩精华,重点清晰,条理清楚。那是我在考前一个月才买的。

        3. 重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尤其是大题。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英语
1.单词
【经历】
      备考的起步阶段我曾向师姐请教,单词怎么背。她肯定的告诉我,先把考研单词5500个背熟了,再做题。我当时没听她的,直接开始做真题。我的考虑是,鉴于自己是个情绪化的、惰性比较严重的人,适合直奔主题的战术。况且念两遍抄两遍也记不住一个单词啊,单词不就是放在文章里才具有生命力,才容易记吗?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有利有弊。利在抓住重点,把握整个战局不至于失控(比如背了老半天也不知道算是背出来没有最后发现还有5年的真题没做);弊在做了约8年的真题阅读,发现有很多单词似曾相识但又想不起什么意思。这时候我有点抓狂了,还上论坛发泄了一通,觉得自己方法错了。现在看来不是错了,是没照顾到细节。如果从头来过,我应该会边做真题边背单词,而且不是随身带着有空就背的那种,而是系统地背,当做一个工程来做。比如按照论坛上流行的28天记忆法之类的做一遍。这样下来,估计做真题的时候感觉会好很多。当时不做不是时间问题,而是一个“懒”字。哎,偷懒害死人啊。。。。。

【用书】
        1)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便携版-新东方
        2)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新东方

【做法】
        1)这两本单词书是必备。前者平时随身带着,抽空背背;后者当字典,做题目的时候放在旁边,特别好用。到后面你会发现这里边儿有好多单词是出现多次的熟人,看到他们特别亲切。该念多念念,该做标记做上。

        2)单词不抄不行。买了张剑的真题解析,10年真题每年的生词、词组划出下来,对应的中文列出来。基础打得越扎实,到后面越省心,不然迟早会掉链子。单单10年真题阅读的单词我抄了4本笔记本。抄完之后你会发现有很多组单词意义相近或相反,这时候你就会有冲动把他们都分类。这样一来又加深了一次记忆。

        3)买这两本书的时候会附送光盘。拷到MP3里,等车、坐车、走路的时候听听,很有好处。这叫啥,叫“熏陶”。到后面两个月,每天晚上我都是听着它入睡的,特踏实。

2.阅读
【经历】
       考研的人都知道,英语真题是重点,阅读是重中之重。和很多人一样,我弄了4遍:第一遍单词词组,第二遍长难句语法,第三遍文章结构,第四遍题目。但这样不够。还应该加一遍:通过模拟题或者阅读150来反观阅读真题。具体地说,就是做完一篇考研非真题阅读之后,分析之,然后与真题阅读作比较。单词、句型、文章架构、题目出法和侧重点等各个方面去比较,这样才能对考研真题阅读有一个高度的认识。这是阅读150的用法之一。同时,这个做法属于拿高分的“捷径”——正途当然是扎扎实实海量阅读(尤其是真题经常出自的那些国外报刊杂志,杂志名可自行搜索或找老师推荐),不管语法什么的。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喜好、条件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另外,任何模拟题都不如真题重要。如果时间不是很充裕,可以只弄真题(我就是这么做的)。具体做法:单词词组抄、读、背;阅读真题全文翻译成中文,然后照译文批改;文章结构看辅导书分析并体会;题目陷阱多多,看清题干,重点放在选项上。

【用书】
        1)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黄皮
        2) 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试卷版)-黄皮
        3) 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黄皮
        4) 考研英语阅读基本功难句过关-航空工业出版社-主编王若平

【做法】
        1)黄皮书的重要性不再赘述,只想说一点,试卷版和经典版一样重要——它训练你面对陌生卷子时的临场感觉。所以我建议到后期的时候用试卷版把至少近5年的真题再过一遍;如果你预留出近23年的真题,后期拿试卷版来做也是最好不过的。它还有个好处就是轻便,习惯背个包到教室复习的同学自然明白我的意思。

        2)每天留出半小时朗读真题阅读,到后期再留出半小时背作文。我当时,每天睡完午觉,拿个环保袋,装上黄皮书和自己前几天写的修改好的一篇真题作文和水杯,到教学楼一个偏僻的地方坐下,花1小时做这件事。每天有规律的用功会让你感觉特别踏实。

        3)语法不好的同学可以买本上文提到的难句过关。这本书我用的也不踏实,仅仅是有事没事随便挑个长难句自测一下,绕不清就研究一下它的解析,还是有所收获的。它会帮你获得语法上的自信感。当然,如果想系统复习一遍语法,可以再买一本《薄冰英语语法》(但我不推荐花大把时间弄语法,因为这不是重点)
4)和单词一样,下载一个阅读的听力放在MP3里,有事没事听着。这几个月,和真题耳鬓厮磨,考场上才能厚积薄发。

3.作文
【经历】
        作文是性价比最高的题目类型。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我不太高但也不低的英语分数,决定了我上国家线,决定了我的总分相对较高,从而决定了导师同意我的调剂申请。而我之所以这么重视作文,也得益于论坛上的一个帖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看。我完全是按照她的建议来做的,结果成功了,所以特别谢谢这个女生。大家都说作文最后留一两个月时间出来弄就可以,我基本认同,只是注意,无论大小作文,都要亲自练习,拿起笔去写的,写完要改,改完要背,所以时间要留够。建议从十月中下旬开始弄(政治大纲解析十月初上市,那时候谁还有心思弄英语),多写多练多发现问题。刚开始几篇可以不管时间,只关注语法等有没有错,到后面一定要掐时间写。具体多少时间写一篇大作文我忘记了,别的帖子里一定有,你可以借鉴一下,把误差限制在5分钟以内,上考场不慌。小作文我写了5年真题,大作文我写了10年,越到后面越安心,因为作文的主题来来去去就那么几类。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重要的是总结模板(结构和句型)和写作词汇。

【用书】
        1) 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新东方
        2) 考研英语写作高分突破(热点话题100篇)-黄皮

【做法】
        1) 总结3个模板,第一个“社会问题”(适用0305060911年),第二个“讲道理”(适用04070812年),第三个“中西文化”(适用0210年)。模板多了背不出,少了不够用,三个正好。我曾经疑惑到底是背框架还是背自己修改过的作文,答案是后者。因为框架背着不舒坦,只要自己清楚哪些地方是需要填充的就行。制作模板时尽量让填充的地方少一些,死记硬背的地方多一些,这样既避免了出错,也节省了考试时间。当然,不可能一点都不临场发挥,只是要把握好这个度。同时,三个模板适量存在一模一样的句子,也能增加临场的笃定感觉。比如首段的首句可以一样。

        2) 关于句型,一半是辅导班老师给的,一半是自己到10年真题阅读里面去找自己喜欢又合用的。在浩瀚的文章段落中,找到自己看得顺眼的句子,然后分门别类,加入自己最后的模板里,这个工作本身是具有创造性、很让人开心的。只要你享受了过程,结局一般不会太差。黄皮书每篇阅读后面都附有“写作佳句”,这一栏对于写作很有好处。我手抄了所有的“写作佳句”,汇总在一起,再自己总结每篇的佳句,拼凑删减,总结出了自己的模板,现在看看,都觉得是心肝宝贝。

        3) 写作词汇不必太过上心,上文推荐的两本书中列举的词汇就够用了。后期把辅导书上关于写作词汇的部分撕下来夹在一起,有时间多看看。尽量找自己熟悉的单词替代生词,是写作技巧之一。

        4) 若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是太自信,尽量找水平高的人帮忙修改一下作文。当初我报的是恩波,老师布置两篇作文,我回家老老实实写了,下次上课的时候给他看,他也认真给我改了。这一步对于我作文的自信和模板的升级起了重要的作用。

        5) 小作文我不够重视,一来分值不高,二来时间不够。于是上考场写小作文时不免有些手忙脚乱。不过个人感觉小作文更考验你的真实水平和平时积累。适当重视吧。

4.新题型、翻译、完型
【经历】
        这三者是我不重视的部分。仅仅做过一两遍真题,想了想为什么做错。耍小聪明的人啊。。。自我鄙视一下。。。。这么做的好处是把时间精力都用在刀刃上;坏处是复习不扎实,考试时一旦主战场出了状况,这些兵力薄弱的环节更容易溃败。事实就是,当时我的完型由于太难且时间不够,三分之二都被放弃,答题卡上一律刷成B。。。想想都觉得后怕。。。翻译我倒是都填满了,但也都是想到什么就写,因为时间太紧。而新题型是十分十分折磨人的,我觉得它对考生的基本功和应试技巧的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性价比不太高。但是你要是不好好弄,丢分不说,还特别影响心情。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在考场上最后几分钟抓耳挠腮纠结的就是新题型,纠结到用笔敲桌子,搞得旁边的同学朝我直翻白眼儿,唉。。。由于我对这几类题没什么心得,就不总结了。


专业课
经历
      选择古代文学的人不是本科中文系就是出于喜爱,所以专业课一般都没什么问题。何况读读写写都是怡养性情的事,几乎等于备考期间的享受。上大参考书只有两套文学史,游国恩和郭预衡。考试科目只有文学史和写作。你说容易不容易。这两套书的难度根本不能和袁行霈的比。如果本科就学袁行霈的,更加好,考试对你来说小菜一碟。

【用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游国恩、郭预衡)
        古代汉语-王力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做法】
        1) 最重要的是历年真题,任何学校(甚至任何大型考试)都如此。我当时基本除了真题,别的东西没怎么碰,都能考到这个分数,重要性可想而知。有时间兼顾其他,没时间就专攻真题,把每道题的答案从参考书和上课笔记中找到,自己整理加工,争取条理清晰、论述完整,抄写到本子上。

        2) 真题从哪里找:考研论坛,其他论坛,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官网,博客,网上卖资料的机构或个人,网络上认识的前辈赠送;真题需要几年:理论上最好10年,但一般找个56年就够了。

        3) 三管齐下:历年真题,参考书,上课笔记。

        4) 最重要的题型是名词解释。自己理出所有重要的名词解释,抄下来、背出来。

        5) 所有真题,抄完以后就读,读了几遍就背,背得越熟越好。

        6) 上海大学题型分析:判断题在于平时的积累,参考书要多读几遍,做到知识点印象深刻;名词解释写个四五行就行;论述题的做法和政治大题相似:写得越多越好。当然前提是背熟的,不是临时胡诌的。

        7) 王力的古代汉语初试可能用不上,但多数学校复试的时候要考古汉语,所以这本书可以提前看起来。跨考的同学注意,搞古代文学的人,古代汉语是基础。如果你受不了这本书,趁早打消跨考该专业的念头吧。要知道,人家中文系的学生,本科时可是将此书作为主修课程,踏踏实实学了几个学期的。文学史和古代文学是两码事;搞理论研究和单纯的诗情画意很不同。我现在学古代汉语,像中学生学英文一样,既熟悉又陌生。

        8) 写作这门考试,看到上大历年真题就知道,都是很简单的题目,有一年是论读书,一年是论网络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考前稍微练练笔,看看课外书就行,不至于上了考场觉得陌生。只是注意,写作要求几千字,字数不算少。如果落笔之前草稿纸上列一点提纲,卷子上列几个小标题,相信老师看着舒服,我们自己也写得有条理。个人习惯,仅供参考。



过几天我会再发一个贴,讨论下其他的细则。目录大致如下:
考研需要花多少时间
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困惑
冲刺阶段怎么度过
研友要不要找
要不要报辅导班
选择学校
关于跨专业
考试容易忽略的物品
考场技巧
调剂要注意些什么
------------------------------------------------------------------------------------------------------------------
最后,预祝大家考上理想的学校!!!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