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5阅读
  • 0回复

[美文]回你一生的99个坏习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renqigongju
 

发帖
22
C币
9644
威望
6
贡献值
3
银元
66
铜钱
7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1
    不论你是身居高位还是地位卑微,不论你是腰缠万贯还是不名一文,不论你是年岁已长还是乳臭未干,不论你是谦谦绅士还是窈窕淑女,不论你从事哪种职业,也不论你信奉何种宗教,只要你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只要你食用来自土地的五谷杂粮,你就有可能受到坏习惯的困扰。古往今来,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含恨终生,又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坏习惯找不到人生的幸福,更有甚者,因为自己的坏习惯葬送了最弥足珍贵的生命,三国时期的周瑜,纵使英雄气概,终究逃不过气量狭小恶习的惩罚,三气不过,一命归西。 坏习惯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它就会与你合二为一。说话的时候,它附在你的声带上;健身的时候,它躲在你的肌肉里;学习的时候,它流连在纸上笔端;交往的时候,它徘徊于人与人之间。它主宰你的消费,它阻碍你的升迁,它让你怀才不遇,它令你身心疲惫。因为它的存在,你可能失去你最挚爱的恋人;因为它的存在,你可能与幸福失之交臂。也许你毫无知觉,但它却如影随形般伴着你;也许你早已觉察,但它却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欲罢不能。你可能在苦苦思索,也可能被深深困扰,但不可否认的是,自身的坏习惯正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隐形杀手,一如污浊的空气,一如残留农药的食品。 也许有人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知道自己有坏习惯又拿它奈何?不!坏习惯不属于我们自身的本性,它与好习惯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改变的。研究表明,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一个习惯,同样,二十一天也可以改掉一个习惯。古代孟母择邻而处,就是要帮助孟子养成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始的时候由于环境不好,孟子确实已经染上了坏习惯,但孟母搬家后不久,他的这些坏习惯也都改掉了,可见坏习惯并不是不能改变的。也正是因为孟母的苦心,孟子才成为了一代鸿儒。 也许还有人会说"做大事不拘小节",许多习惯只是小事一桩,不应过度在意。不!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卡耐基也曾经说过"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小不忍,则乱大谋,同样,小恶习也可能会误终身。只有注意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小习惯,才能有大成就。细节决定命运的例子比比皆是,相信很多人对松下集团总裁松下幸之助的故事都不陌生,正是因为他有讲卫生的好习惯,才使他获得进入公司的资格,最终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 孔子的弟子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今天,我们同样需要像曾子一样时时反省自己:"吾身有恶习乎?吾之恶习吾能改乎?改而立善习乎?" 只有勤于反省,善于反省,勤于自律,善于自律,才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毁人一生的九十九个坏习惯》一书,就是针对我们经常犯却又容易忽视的坏习惯而编写的,书中大量列举了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行为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种种坏习惯犹如蛀虫般腐蚀着我们的生活,并且提出了如何克服这些坏习惯的方法,为那些渴望获得有效信息的读者提供了翔实而实用的指导。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读者培养良好的人生习惯,从而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成为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砺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珍爱自己,首先要从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开始。我们可以通过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科学用脑、有效安排时间等方式,来协调我们的身体,平衡身体的基本需要。 然而,现在有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人常常因为工作或者玩乐熬夜,晚上无法入睡、早晨难以起床。我们周围的同学朋友中,不乏这样"晚不睡早不起"的人,他们自认为保证了和"早睡早起"差不多的时间,至于睡眠的质量,也就不去计较了。 我们可以想到,睡觉很晚的人,睡眠的质量一定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他们往往不是自然醒来,而是因为必须起床才起来的。科学研究也表明,晚睡眠是不合乎人的身体节律的。勉强之下的晚些起床,虽然弥补了一些睡眠时间,但是没有办法弥补睡眠的质量,除非在白天的时候再适当地休息。 人的身体、大脑只有休息好了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休息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为了让你在清醒的时候,做更多有效率的事。 伊莲娜·罗斯福在白宫做第一夫人的12 年里,要应付无数烦琐的事务。但她每次在接见一大群人,或是要发表一次演说之前,通常都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闭上眼睛休息20 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 多岁的丘吉尔却能每天工作16 个小时,他的秘诀是: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 点,看报告、口授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召开会议。午饭之后,他要睡1 个小时,晚上8 点的晚餐之前,还要睡两个小时。因为他经常休息,所以能很有精神地一直工作到半夜。 任何一位还在学校念书的医科学生都会告诉你,疲劳会降低身体对一般疾病和感冒的抵抗力;而任何一位心理治疗家也会告诉你,疲劳同样会降低你对忧虑和恐惧感的抵抗力。 芝加哥大学实验心理学家杰可布森医生认为,任何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在完全放松之后都不可能再存在了。这就是说,如果你能放松紧张情绪,就不会再继续忧虑下去。所以,要防止疲劳和忧虑,你就要经常休息,在你感到疲倦以前就休息。 短短的一点儿休息时间,就能使你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即使只打5 分钟的瞌睡,也有助于防止疲劳。爱迪生认为他无穷的精力和耐力,都来自于能随时入睡的习惯。"现代教育之父"何瑞斯曼,在他年事稍长之后也是这样。当他担任安提奥克大学校长的时候,他常常躺在一张长沙发上和学生谈话。 经常休息,照你心脏工作的方法去做:在疲劳之前先休息。这样就能使你每天的清醒时间多出1 个小时。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有"竭泽而渔"或是"杀鸡取卵"的愚蠢行为,以牺牲产能(鸡)为代价来提高产出(蛋)。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这就削弱了我们取得成果的能力。而唯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很多人因为想多做点事而彻夜不眠,结果弄得精疲力竭,身体不适。而倘若好好睡一觉,效果则会截然相反,第二天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提高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成功者养成良好习惯的基础。 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够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会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锐。当我们在这两方面做到平衡时,所有习惯的效能就会增强。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工作、财富本身并不能给人保障,良好的思考、创造能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健康的身心和坚定的意志,是达成目标的基础,是接受更大挑战的前提。 首先来听一个关于英国女王的故事。这位80 岁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虽然出身帝王之家,但她的家庭并不幸福。她26 岁开始参加工作,一做就是50 多年。在许多人眼里,当女王堪称世界上最舒服的职业,只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笑眯眯地向大家挥挥手,乘坐独享的飞机和政要们见面聊聊天,为船舶下水、商场开张剪彩,隔三差五地在自家豪华的客厅里开派对,既不用发表什么会招致危险的政治言论,也不用费心思去分析股价涨跌,招待客人还不用自己烤甜点! 她是全世界握手次数最多的人,有16 个国家视她为国家元首,英国所有的鱼类,甚至泰晤士河上的88 只小天鹅都归她管。有人把她当做心中的信仰,有人见到她就热泪盈眶;有人每天都唱一遍《上帝保佑吾王》的歌曲,有人却质疑说,这个女人只是中了彩票才生在了帝王之家,她到底有什么资格来统治一个国家呢? 她确实不是被选举出来的。事实上,女王的主要工作是代表英国的形象,不停地接见人和被接见,并且力保让那些人愉快地感到自己十分特殊,她并没有实权。理论上说,她可以解散议会,弹劾她不喜欢的首相,但如果这样做,便会引发难以想象的重大危机。 女王的私人秘书爱德华·杨说,女王有一套高超的专业技巧,"她能算准时间,在恰当的时刻转向镜头,那一刻她的身后,总有挥舞着旗帜的欢乐人群作为背景"。这一切,听起来像公关或者服务行业。另外,女王的工作虽然轻松,但是非常枯燥。她得对着人群挥手微笑半小时,坐在高台上看冗长的仪仗队而不能流露困意,帽子倾斜的角度还必须总是一样,不然第二天家族不和的谣言就会上头版。她的一举一动全在众目睽睽之下,宛如被展览的珍禽异兽。女王另一方面的工作便是维护王室千百年来的高贵形象,伊丽莎白的新闻秘书佩尼·史密斯说,由于过去15 年来王室年轻成员不断传出丑闻,为了挽回王室日益下滑的公众形象,要强的女王只能更卖力地工作,多多展示自己的正面形象。这就是她为什么到了80 岁还不得安享晚年的原因。 这样辛苦,却永世没有可能升职加薪,更不能辞职。这就是一个女王的职业。然而旁人始终只看到她光鲜的那一面:高贵的头衔、邮票和纸钞上的完美侧像、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这些被镁光灯擦亮的特权与奢侈太过耀眼,舍去这些,英国女王,也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并且是不那么好当的差使。尽管世界上每个皇家孩子都要接受高级而严格的教育,但"未来的女王陛下"经历的职业资格训练,却无疑是最有难度的。 你可以想象,假如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女王陛下,连站姿坐相都不合格,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比如在某一次重要的典礼上,我们看见的女王,虽然一眼看上去还是那个衣冠楚楚、光彩夺目的漂亮王室女子,但是不同的是,今天她站着的时候,不是缩着左腿就是歪着右腿,或者将两腿交叉。至于坐着的时候,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或者是抖动双腿,或者是跷起了二郎腿,甚至还旁若无人地脱掉难受的高跟儿鞋,让穿着丝袜的细足出来透透气。不光是英国人自己,就是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看到了,也一样会觉得诧异至极,因为就是这样的小动作,好像彻底暴露了女王陛下以及英国王室的许多严重的问题。我们可以作出无数种猜测,设想女王陛下是不是发疯了,英国王室或整个英国是否出现了大动荡,要么就是愚人节,否则我们将找不到合理的解释。 以上讲述的就是英国女王维护形象的事。因为"女王职业"的特殊,女王不仅代表着自己,而且代表了英国王室的形象,女王只是改变了小小的发型,旁观者也许就要推测整个英国王室是不是将在未来的 XX 小时,改变自己的政策了。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女王实际上是不得已的,她要在维护自身以及英国王室整体形象方面,充当一个典范。当然我们不至于像女王一样,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累了。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形象认同"的存在,自己的站相坐姿,尤其是在重要的场合,也要适当注意。 不论是谁,都需要那种被社会认同的感觉,社会又是通过"称号"(通常以职位、辈分等具体化)、举止、装扮等来体现这种认同感的。如果我们见到一个衣衫褴褛,手中还拿着一个盛着几枚硬币的破碗的人,不管他是男是女,也无论他年轻还是衰老,总之都不会妨碍我们把他看成一个乞丐。这就是"形象认同"的巨大力量。 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形象"典型"不少,像上面假设的女王"拙劣的表现"一样不注意站相坐姿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人们之所以发明了靠眼睛判断一个人身份、性格、命运之类的技巧,"形象认同"就是原因所在。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却还是说一套做一套的,明知道是这么回事,却还是松松垮垮,站着时歪肩绕腿、坐着时跷二郎腿或抖腿,列举下来的话真是一大景观。 影响市容观瞻不说,还会给别人造成这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作风的印象。这可不是上纲上线,要不怎么会有"由小见大"、"细节决定命运"等真理呢?生活就是由这样的细节汇集而成的,正是细节的东西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所以,要想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就要从细节开始,诸如站相坐姿,一样不可等闲视之。 细节组成了别人对你的评判,堆积成了你的形象,站相坐姿,尤其不可等闲视之。 据说牙签的发明和释迦牟尼有关,但这是不可能的,佛祖又不食肉,需要剔牙吗?当然这是戏说,只是追究这个戏说的根源,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埋怨牙签的发明,那么牙签有什么过错呢? 牙签不过是个没有生命的东西,有过错的话,也自然是在使用人的身上。比如现实生活中,恰好一个"胃浅"的人与酒足饭饱、当桌剔牙的人撞上了,站在前者的立场,当众剔牙之类的不雅,甚至是令人厌恶的举动,就因为牙签充当了帮凶。 餐桌上最大的不幸,是一桌美味尚未到杯盘狼藉,就有人抄起牙签当众剔牙。且不说从牙缝里出来的东西的走向,单是那龇牙咧嘴的动作,旁人再吃是绝对不可能了,更有甚者,竟顺手将筷子当牙签使。 有报道说,考古学家曾发掘出制作年代大概在汉末的黄金牙签,看来早在公元3 世纪,国人已开始剔牙了。今天的大小酒店,餐桌上和油盐酱醋、一等作料平起平坐的,必有一个牙签筒,酒店的档次越高,牙签及牙签筒的做工也就越精良,但用途一样。可做工再精良的牙签,在餐桌上就动手,总是倒胃口的举动,即使大家都吃饱喝足,在众目睽睽之下龇牙咧嘴,也难逃不雅之嫌。 不知中餐发明牙签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像西餐桌上,有些中餐桌上常见的东西就没有,比如牙签、湿手巾等。西餐的餐具主要是刀、叉、匙,因为外国人把吃饭当成社交活动,湿手巾会擦掉化好的妆,没有化好妆见人是对他人不礼貌的举动。中餐则用湿巾擦汗抹油什么的。当众剔牙是一种不文明的举止,对自己来讲比较丑陋、相貌狰狞,对别人来说破坏别人食欲、倒胃口。所以在西餐桌上别找牙签,更别弄巧成拙拿刀去剔牙。 至于狼吞虎咽的陋习,看了这样的例子,你也许会胆战心惊。 有一则报道说:一名在高明打工的男子,一天早晨在吃面条时,由于大口猛吃,竟没有发现面条中一根长3 厘米,带有12 厘米长黑线的缝衣针,将其连面条一起吞进喉咙,针扎进下后咽壁软组织中。 该男子当即使劲吞咽,想将"杂物"吞进肚子里去,不料越吞越痛,呕吐不止。放射照片显示,针已深深扎进软组织,若不是黑线拖着,可能已游走到血液中去了。医生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用钳子钳住线将针拖出。 于是医生提醒市民,吃东西时切忌狼吞虎咽,这样既不利于消化,还容易吃进异物。有的人一边进食,一边说话,这也不是好习惯,而应专心地细嚼慢咽,这样才能促进消化。 其实不仅是从医学的角度讲,在生活礼仪方面,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也是极为重要的。餐桌上的学问,一样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在进食有汤的食物时,许多人都会难以控制地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人为了表现出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幸福满足感,在进食的时候,习惯性地发出声音来,而且声音越大,似乎自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就越充分。 这种形象生动的"有声"表达,实际是完全不顾及周围人的想法,也是一种比较幼稚的、粗鄙的方式。很多夫妻之间不和睦,竟然就是因为衣、食、住、行中这样的小毛病导致的。注意你进餐时候的表现吧,不要旁若无人,尽管我们不用像达官贵族一样,但是我们还是需要保证自己举止文明,令人赏心悦目。 餐桌上最大的不幸与悲哀,是一桌美味尚未到杯盘狼藉,就有人抄起牙签当桌剔牙,或者咀嚼时张嘴"吧唧"。 经常有男性朋友谈到吸烟的问题,我们也常常会告诫人们说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不准吸烟也成了一条明文规定。在香港,目前针对在室内的公共场所,吸烟的最高罚款是5000 元,但基本上很难执行。 就算不小心违规,别人劝阻后也会停止,除非你多次触犯,或在法庭上特别嚣张,拒不认罪,搞到要传证人,否则不会被判处最高罚款。而吐痰和乱丢烟头等垃圾,街上有专人监督,大多在旺区和旅游点,他们躲在暗处或穿便衣,定额罚款是1500 元,逮着了就逃不掉。 而内地规定,在火车上吸烟要去车厢的交接处。有些烟民不遵循此规定,就在座位上吸烟。当乘务员过来时,他们就把烟藏起来,和乘务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果抽烟的人过瘾了,被动吸烟的人却苦不堪言。 网上曾经开展过一个"公共场所吸烟"的讨论,网上的实况大致如下: 碧浪银沙:我是一位女性,不会抽烟。我觉得抽烟和喝酒,很多时候似乎是一种交际的手段,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我爸从不吸烟,但当他要出去办事或者去亲戚朋友家,他总会带烟。至于戒烟,好像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单位几个老同志经常开玩笑说:"如果让我戒烟、戒酒,那就到火葬场戒吧。" 看来戒烟需要很强的自控能力。 七彩宝宝:真的全民戒烟好像不可能,只能是请烟民自觉尊重不抽烟者。不要在公共场所抽烟,不要在家人面前抽烟。在没有相应的法规出台之前,只能靠自觉。 遥想公瑾当年:我认为抽烟是个人生活的态度,虽然从科学角度讲它有害健康,但是我觉得也要考虑心理需要。如果抽烟能让人身心愉悦,我觉得不妨抽,如果戒烟会让人身心不快,干吗戒掉呢? Johnson:我是真的想戒烟。我抽烟有12 年了,高中因为好玩,和同学一起抽。期间戒了好多次,每次都是想借感冒把它戒掉,也许是意志力不坚定,后来流着鼻涕还是抽上了。最长的时间有一个多星期吧。 深蓝:第一次抽烟还是在初中,出于好奇。至于公共场所吸烟,从宽容的角度说,我倒不特别介意,但是不讲究卫生就不行。抽烟无非是一种习惯,没有谁离开烟不能活。如果有一个禁烟的环境,明白抽烟的坏处,其实烟是可以慢慢戒掉的。戒烟,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期的过程。出现反复很正常。我的经验是,想抽的时候,就吃些小零食,减少每日的数量,慢慢也就消除了对香烟的心理依赖。 刺猬:人们都说戒烟很难,我认为主要是持之以恒难。我有20 多年的烟龄,吸烟时经常会想戒烟,但总是今天推明天,这个节日推下个节日。十余年前我患了肿瘤,手术后至今我没再抽一支烟。戒烟有利于省钱和健康,我的经验是,天天减少烟量,不带烟和打火机,药店里戒烟药的效果也很好。 绝望生鱼片:我个人同意公共场所禁烟,以前抽的时候我也会注意场合,要是有人我就不抽。我感觉要戒烟主要是戒心瘾,多做其他的事,分散注意力。我在网上看到吃口香糖有助于戒烟,难受时就嚼口香糖,效果还真好。 从讨论的概况可以看到,大多数人知道吸烟对于身体无益,甚至也意识到吸烟是一项花钱的行为。不吸烟的人多数还是反对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行为的,至于戒烟,无论是吸上瘾的还是没有吸上瘾的,都是比较愿意戒除的,要不然讨论也不会逐渐转向交流戒烟经验。而在吸烟的人当中,不少人也意识到了自己吸烟的场合,但是难免还是有不自觉的人。 在正规社交场合,其实是没有相互之间敬烟、点烟等行为的,它不像敬酒、敬茶之类,后者适度时,对于人的身体有益,并且也不会太大地影响周围人,如果别人不愿意,不至于存在难以避免的被动接受行为。所以无论是从公众道德、人的身体健康要求,还是实际环境需要的角度,在公共场所,遇到没有熟人,或者是熟人并不介意,便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都是极端丑陋的行为。 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与吸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指责。的确,中国人喜欢热闹,在地铁里、商店里、学校走廊里,经常可见中国学生在一起高谈阔论,而且最糟的还是在国外,用中文大声交谈。应该说在某些场合,尤其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是非常令人讨厌的。比如夜间的火车车厢里,一车的人都倒头睡了,却有人无拘无束地大声聊天,或者对着手机大声讲话,身旁的人被惊醒了,他也没有丝毫的歉意,这就太令人厌恶了。 按照礼俗,人们虽然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保持环境安静。而不在公共场所喧哗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我们要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行为。 虽然人们有在公共场所说话的权利,但前提是尊重他人、不影响他人。旁若无人不是真的无人。 很多人都埋怨世界上的人太多了,私有空间被最大限度地侵占了。不仅如此,偷窥事件还时有发生,越是发达的地方,人们越是惶惶不可终日。也许就是因为你不小心忘记关窗、不小心将银行取款的凭据扔进了垃圾篓、乘电梯的时候穿的是超短裙……你的隐私很有可能就这样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公之于众了。 所以,即便是你独自一人的时候,也不要以为是绝对安全的。更不要以为,就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可以为所欲为。比如在独立的厕所、昏暗的电影院、隐蔽的迪厅、人迹罕至的园林等,乱涂乱画、做过于亲密的动作、进行猥琐的展示、践踏草坪、毁坏公物等。虽然我们的世界没有像奥威尔在《一九八四》中写得那样恐怖,但是我们的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无数的"监视器"。这些"监视器",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前者是实实在在的设备,或者是人为制定的规则;后者则是一种社会道德,或者是存在于个体心目中的人格准则。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也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现象,那就是所谓"厕所文学"的出现。大概是在公共厕所出现之后,"厕所文学"漫长而艰难地开始发展了。在中国,改革开放使"厕所文学"获得了新生,它的创作队伍不断扩大,题材日益广泛。与此同时,外国的所谓"厕所文学",一样有着愈来愈发达的态势,甚至有了相关方面的专门研究,学名就是"厕所文学"。 而越来越高级的厕所,似乎并没有阻碍厕所文学的诞生和发展,相反,倒成了一剂催化剂,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重要的是保障了创作的充分自由。在小小的厕所里,有许多站着、坐着、蹲着等姿势的涂抹,还有一些打油诗。这些大都是粗短直白、形式单调的"创作",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此外,像公共厕所这样隐秘的地方,现在还几乎是解决烟瘾的场所。一般烟民认为在这里抽烟,可以避臭、避人。刚染上烟瘾的青少年,为了躲着老师和家长,就会在厕所抽烟。但是有研究发现,抽烟本身已经非常有害,在厕所抽烟更是毒上加毒。环保部门检测,城市公共厕所空气污浊,其中除含较高浓度的氨气和硫化气等有害气体以外,还有大量的致病细菌。加上厕所内氧气含量相对不足,香烟容易熄灭,抽烟者为保持香烟不灭,连连抽吸,结果有毒气体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就会连同致病的细菌一起大量地吸入肺中。 这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更大。因为吸烟对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有害,如果养成了在废气含量高、氧气含量相对不足的厕所里吸烟的恶习,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大脑的正常发育危害更大。另外,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以及氨气,对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都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根据有关学者观察统计,常常在厕所里抽烟的人,比不在厕所里抽烟的人更易患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及其他肺部的疾患。有人称吸烟为慢性自杀,而在厕所抽烟,就是这一过程的催化剂。 类似公共厕所这样的隐秘场所,越是这样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这从某些方面,也暴露了人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丑恶的一面会放大,不良的习惯会更加变本加厉。所以孔子早就说过,要"慎独",这是人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也是检验一个人最为灵验的试金石。"慎独"的关键就是在自己的心目中,时刻保持有一面"镜子",比如一句"人在做,天在看",以审视自己的言行。 即便是你独自一人,也不要以为你是绝对安全的。更不要以为,就只有你一个人存在,可以为所欲为。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件事?有的时候一个人站在你面前,虽然什么都没说,但你却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或是想说什么话。除非你是个伪装高手,或者是生活中的职业演员,否则你就一定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流露出你的真实想法,即便你当时说的不是你想的那回事,或者你根本什么都没说。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人们靠眼睛观察所获取的信息占55%,所以,人们不会单纯地从你说的话里判断是非,他们更能从你的眼神、语气、肢体语言等来分析出其他的东西。如果你的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和你嘴里说出来的话不符合,那你无异于浪费时间,适得其反。 通过眼神传达的信息是最多的。当你正注视着一个人的时候,表达的信息是你对他感兴趣。当你回避了对方的眼神交流的时候,对方会感觉到你根本不重视他,对他不屑一顾。看多了不好,不看更不好,所以,较好的做法,就是在整个的对话交流过程中,保证与对方眼神交流占60%的时间,这样对方既认为你对他有兴趣,又保持若即若离的感觉。但眼神不应该有强势的侵略性。 眼神的交流不亚于口语的表达。很多中国人与人握手或交谈时,总是东张西望。与人交谈时目光恍惚,是很失礼的。还有的人,甚至是将努嘴、撇嘴、翻白眼,当成了一种随时随地的表达,不论是对陌生人还是亲人长辈,好像自己有多忙多累,对方的问题又是多么没有价值似的。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长春市某社区主任刘雅琴遇到了"问路哑巴",已经50 岁开外的老社区主任提起问路的事,仍气愤不已:"真没想到问个路竟这么难,连问4 个人都是努努嘴,连句话都懒得对我说!" 原来那天下午,她到人民广场办事,拎着两大包东西往回走时,却找不着259 路公交车站点了。她向路边一位冷饮摊主询问,这位同样50 多岁的妇女,不耐烦地朝一个方向努努嘴,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刘雅琴朝努嘴方向找去,可越走越觉得不对,只好停下来又向一个中年男子问路,没等她把话说完,中年男子就用嘴朝相反的方向一努,瞧也不瞧她走开了。她只好又折回来。就这样,她绕着原地转了3 个圈子,连问4 个人,每个人都是冲她努努嘴,没有一个人肯停下来告诉她站点在哪里。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她仍没找着站点。一气之下,刘雅琴决定自己找,刚走几步就发现了259 路公交车站点。更让她生气的是,这个公交站点,离她刚才问路的地方只有10 多米远。 刘雅琴说:"长春是座文明城,每个长春人都应该乐于助人,在我们社区,遇到问路的人,我们社区主任都是仔细告诉他,老人和孩子还会领着去,像这样连问路都听不着声的事,太让人伤心了,真希望以后再也不要发生了。" "问路冷漠"是一件应该引起重视的社会问题,在市民文明行为巡视过程中,这样"问路哑巴"竟然是经常遇到的事情。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何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是衡量一个城市市民素质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个体而言,如何运用好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也是衡量一个人交流技能的方式。 比如人的面部表情,一个轻轻的微笑,就会传达给人一条积极的信息,而且除了人的诞生和死亡之外,表示友好的微笑,几乎适用所有的场合。微笑会给人带来温暖和信心。如果你面带微笑地对人说话,相比之下,对方就会很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也更容易相信你所说的话,既便在你不说话的时候,人们也认为你的意见是积极的。 还有嘴部的动作,比如撅嘴、撇嘴等等,也可以直接表现出你正在思考你所听到的东西,或者是你正在犹豫,并想收回你所说的话。嘴和眼一样都有传情达意的作用。在社交活动中,谈话时尽量少努嘴或撇嘴,因为这样的动作容易流露出不屑的意味,而显得不够有涵养。站立、静坐或握手时,嘴巴可以微闭,不要露出牙齿,如果能保持微笑状就更完美了。 不注意这些交流技巧的人,无论是对待谁,全凭自己的心情,情绪好的时候,能够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情绪糟糕的时候呢,甚至是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努努嘴、撇撇嘴、晃晃脑袋之类的,都是不合适的交流方式。以这样的方式和陌生人说话,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心生厌恶,和熟悉的亲朋好友说话,更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类"颐指气使"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偷懒的问题,也是一个礼貌修养的问题。 即便是我们的"颐指气使"中,不包含任何恶意的成分,有时甚至是一种亲昵的表示,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过火,一旦养成了习惯,自己又没有意识到,出现问题要改起来就困难了。 对任何人全凭自己的情绪,好的时候手舞足蹈、眉飞色舞,糟的时候甚至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努嘴、撇嘴、晃脑袋之类,都是不合适的交流方式。 人们在交往中特别重视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好,大家打起交道来会心情愉快,事情也会办得更顺利。可是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是见面才会有的,在此之前通过别人的介绍等方式,也可以形成。比如出于礼貌,人们在见面前,经常会通过电话约定见面的时间、地点等细节,这样,你的第一印象就通过你的声音传给对方了,可以说你的电话形象,是你给对方的第一张"名片"。 电话形象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外在表现,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说的就是声音在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话时的表现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反映,电话交流同样可以给对方和其他在场的人,留下完整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会忽略这样的细节,那就是在和别人电话交流的时候,尤其是和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边讲电话边吃东西、翻看书报以及忙些别的事情,并且发出很大的声响,让对方听得清清楚楚。我们还会认为:反正别人看不见,不会知道我在和他(她)讲话的时候,还在忙些别的事情。 只有当我们自己遭遇同样的境遇时,我们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电话被别人心不在焉地处理掉,实在是太过分了。自己怎么能这样不被尊重呢?要是心胸狭窄一些的,朋友间的友谊大概就要产生间隙了。如果是工作关系方面的合作者,那么接下来的合作,大概也会有问题。 可见,讲电话中的学问还是不少的,如果不以为然或者是全不知情的话,也许就会做些后悔莫及的事情。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电话形象如何,主要由他使用电话时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等多种因素构成。那么怎样给人一张得体的"声音名片"呢? 首先,无论在哪里,接听电话最重要的是传达信息,所以打电话时要目的明确,不要说无关紧要的内容。语气要热诚、亲切,声音清晰,语速平缓。电话语言要准确、简洁、得体。音调要适中,说话的态度要诚恳。 如果主动给对方打电话,要选择好通话时间,不要打扰对方的重要工作或休息。要控制好通话的时间,不要聊起来没完。如果对方当时不方便接听电话,要及时收线,等时间合适再联络。 接听电话要及时,应对要谦和,语言要清晰明快。如果对方要留口信,一定问清楚姓名、电话等细节,并及时传达,免得耽误别人的事情。 更不可接了电话就说"请稍等",撂下电话半天不理人家。如果确实很忙,可表示歉意,说:"对不起,请过XX 分钟再打过来,好吗?"也可以记下对方的联系方式,自己有时间之后再给对方打过去。 自报家门是一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且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好方式。除非是特别有把握的时候,知道打电话的是谁,这样的话可以省略。但是"礼多人不怪",即便是比较熟的朋友,在不是特别有把握的情况下,我们这样说也没什么不当之处。 接电话时应当认真听对方说话,而且不时有所表示,如"是"、"对"、"好"、"请讲"、"不客气"、" 我听着呢"、"我明白了"等等,或用语气词"唔"、"嗯"、"嗨"等,让对方感到你是在认真听。漫不经心、答非所问,或者一边听一边同身边的人谈话,都是对对方的不尊重。即便是需要表示挂断电话,不想继续交谈,也可以用语言委婉说出,同时找出比较稳妥的理由。 如果使用录音电话,应事先把录音程序编好,把一些细节考虑到。不要搞得太复杂,让对方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如果对方打错了电话,应当及时告之,口气要和善,不要讽刺挖苦,更不要表示出恼怒之意。 在办公室接电话时声音不要太大。接电话声音太大会影响其他人工作,而且也会使对方感觉不舒服。如果对方没有报上自己的姓名,而直接询问上司的去向,应礼貌、客气地询问对方:"对不起,您是哪一位?" 替他人接电话时,要询问清楚对方姓名、电话、单位名称,以便在回电话时为受话人提供便利。在不了解对方的动机、目的时,请不要随便说出指定受话人的行踪和其他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等。 在电话中传达有关事宜,应重复要点,对于号码、数字、日期、时间等,应再次确认,以免出错。挂断电话前的礼貌不可忽视,在先于对方挂机时要轻。 总之,一根小小的电话线,传递出来的信息,远远超过了说出来的内容。虽然彼此没有见面,但是我们的声音、语气、语速,甚至是一个举动,如将电话夹在头和脖子之间,扭过头对旁边的人说话等,对方都能感觉得到。 一根小小的电话线,传递的信息远超过说出的话。我们的一个小举动,电话那端也同样可以感受得到。 不止一次听说,在不少国家的旅游景点和主要街道,都有中文"不许随地吐痰"的告示。中文并非世界通用语,用中文意味着为了给中国人看,中国人的陋习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了。 而随地吐痰的陋习,更是遭到方方面面的口诛笔伐。但是,"嗬--呸!"等令人作呕的声音依然不时出现。当温情脉脉的说教失去作用的时候,就须用"重罚"对付。上海对随地吐痰者处以200 元的重罚,上海干净了;香港规定随地吐痰一口罚款2000 港元,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游客,没有一个人愿意掏这份冤枉钱;近期北京也出台了相应的处罚标准,但是由于处罚者稀少,难见陋习有所收敛。甚至在北京吐一口痰罚款5 元,竟然还出现过拿出10 元,"不用找了,再吐一口"的现象。 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最近出版了《丢弃行为研究报告》,这份广泛翔实的报告表明,乱扔垃圾行为很复杂:各个年龄层和具有各种社会背景的人,都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但又都有过到垃圾箱倒垃圾的正确行为。大多数人意识到乱扔垃圾不光彩,因而会选择在僻静之处丢垃圾,从而使很多角落成了"卫生死角"。 该报告还说:乱扔垃圾行为与年龄有关。乱扔垃圾最多的是15 岁以下的孩子。而15~25 岁的年轻人,则趋向于群体活动时丢弃垃圾。老年人则比较"自重",他们多在没有旁人时,才乱扔垃圾。而且女人和男人同样爱乱扔垃圾。不同的是,由于女性通常在家,她们只在居所附近丢弃垃圾;而男人活动范围广,其丢弃垃圾的范围也相应扩大了许多。有意思的是,在遇到清理垃圾的社区公益劳动时,女人比男人更乐于参与。 中小学生以及下岗人士,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高。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乱扔垃圾的次数比平均水平要低。值得注意的是,乱扔垃圾的行为与垃圾箱数目没有太大关系,因为很多乱扔垃圾的行为,都发生在垃圾箱附近5 米以内。 相比较而言,在承认乱扔垃圾行为上,年轻人比成年人更坦荡,女人比男人更诚实。这也许是成年人和男人更需要"自尊"的缘故吧。被观察到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中,有75%的人在接受采访时,还对工作人员大谈环境意识的重要性。在工作人员回收的调查问卷中,有75%的被调查者说他们对乱扔垃圾的行为很反感。但有迹象表明,这些人中的80%曾在其一生中的某一时刻,乱扔过垃圾。 以往,有很多人呼吁有关部门投资,增加垃圾箱数量,以减少乱扔垃圾的现象。但澳大利亚饮料工业环境委员会的研究结果,已证明这一方法并不十分有效。环境专家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大罚款额;家长要以身作则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控力度;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环境教育,使学生们从小就具有对他人和社区的责任感。 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既不文明、不道德、不卫生,也是愚昧和落后的表现。随地吐痰破坏公共卫生,散布传染病的病原体,危害他人健康。因此,去公共场所、乘公交车或出租车一定要戴好口罩;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手纸)掩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而乱扔垃圾的恶习,除了影响公共卫生外,还容易滋生苍蝇、蚊虫,危害人们健康。同时还存在安全隐患。试想,如果住在楼上的人往下随意扔垃圾,西瓜皮还好说,只是弄脏了行人,如果是重物那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了,这种案例也曾经发生过。有这种不良习惯的人图的是自己的方便,却给别人和社会制造麻烦,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令人生厌和不受欢迎的。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从点滴做起,对自己乱扔垃圾的行为记过,一天天改善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没有人看得见的地方。对于周围人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行为,我们应该进行监督。只有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建立起公德心,城市公共卫生、市民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做人的行为准则。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既不文明、不道德、不卫生,也是愚昧粗俗的表现。 中国有句俗话说:大丈夫不拘小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鸡毛蒜皮小事的忽略,好像显得一个人心胸开阔、包容度强,有君子之风。这些被看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扔、不爱干家务、花钱心中没有谱等等。 曾经有过一个辩论,题目就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与"扫天下何须扫一屋",针对的就是这种不注意个人小节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爱整理自己房间、办公桌等私人空间的人,我们习惯说这个人比较"邋遢"。 单位里有一位著名才子,他的办公桌和他的才华一样"冒尖":在他的办公桌上,书本、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装满酒的玻璃瓶,居然都能"和平共处"。因为桌子空间有限,才子把走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可怜坐在隔壁的女同事,不得不成天踮着脚尖、蹦蹦跳跳地进出,还要遭受被那些吃了一半的零食招来的蟑螂的骚扰。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好心帮他收拾,还招来一顿数落:"你收拾整齐,我倒找不到东西了。"才子还特地在他的书堆上贴了张纸条:他人东西请勿乱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邋遢"者和所谓的"不拘小节的人"。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像这种类似"家务活" 的事,好像本来就和自己没关系。从小有自己的母亲帮着收拾,独立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了女朋友或者是妻子。反正社会上对于男人的要求也没那么高,能在出门的时候将自己收拾利落,也就及格了。反倒是和女孩子一样在乎这类"家务活"的男人,被人认为有"娘娘腔"或者是"洁癖",总之是不正常的。 于是在一个男人的屋子里,如果卫生间洗发水的瓶子斜倒着,瓶身和瓶盖儿身首异处;香皂盒里泡满了水,香皂大大方方地躺在玻璃台面上;毛巾乱七八糟地搭在架子边,湿漉漉地滴得出水来;浴巾揉成一团,蜷手蜷脚地缩在洗衣机上;塞在鞋里的脏袜子、和睡衣混挂在一起的外套……一般人看了最多只能是皱皱鼻子,但是内心还是体谅,甚至同情男人。 或者是自己用过的东西随手乱扔,每次要用时就只会问:"我的那件白格子衬衣呢?""我刚用过的笔呢?""我今天带回家的CD 呢?"……仿佛母亲(妻子)是他的"超级失物大管家"。有些东西他明明刚才还拿过的,转眼就不知被随手丢到哪儿了。母亲(妻子)帮着收拾了或者是做了"善后工作",在他的眼中是"犯错误",他会说:你不收拾我还知道在哪儿,你收拾完就什么都找不着了!" 这种"脏乱差"之类的习惯,还有贪玩、淘气、哥们儿义气,早已经是一个"大"男人的标志了。但是时代的变化,使得女人们不再能够无限度地容忍这样的"大"男人,随着女人自己经济的独立,对于男性依赖程度的降低,女人对男人的标准,开始由"大"男人向"好"男人转变。为了迎合社会的这种转变,西班牙甚至在新法律中强制男人做家务。 我们当然也不主张这种极端做法,但是针对这样过分的"大"男人,我们还是需要一些相应的对策,而不是一味地容忍。比如: 适当袖手旁观并多备几个储物箱。把他的衣服、袜子、用品之类单独放置,柜门一关,这样尽管他仍然乱摆乱放,但至少省得满地乱扔。 订个劳动周期。向他说明,最近你工作比较忙,所以家务就由他多承担些。这段时间过去后,可适当让他放松。然后在下一个周期里,再找个借口让他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 当然,不光是男人会这样,有的女性也经常做些确实弱智的事情,比如衣服积堆、书报杂志铺地、厨房杯盘狼藉、化妆品摆得乱七八糟……这样的生活方式,的确很个性,但是如果影响到日常生活,(比如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需要的东西;为找某个东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浪费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工作;在大家的印象中留下一个办事不牢靠、毛手毛脚的判断等。)就是一种懒惰、邋遢的坏习惯了。 试想,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别人又怎么能放心将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更不要说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责,即便一时担当也终究会因为自己的"不拘小节",丧失他人的信任。 你连自己都管理不好,别人又怎么能放心交给你重要的事?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祸莫大于贪欲,福莫大于知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常乐矣"。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