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小品,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是“群英荟萃 萝卜开会”,只是那个操着唐山口音能从椅子上直愣愣地坐地上的赵丽蓉老师已经不在了。
后来还看小品,那个操着东北口音朴实憨厚说“老头子我没要人家手表”的高秀敏老师也走了。
白云黑土上了电视,火了,可谁知道白云以后再也不上春晚了。
春晚的大幕拉开,聚光灯下只有黄宏还在念叨着浮云;冯巩依旧想着我们;赵本山孤零零地坐在炕上,还是那身蓝布衣,一脸土相。
29年的春晚,年年看年年骂。不过求求你,看真的不是为了骂!
对!志玲姐姐的凶器是被安检没收了。小朋友们是腐了。节目是没有新意笑点少了。主持人串词是假大空了。
自己家孩子有了缺点都可以骂,何况导演是马季他家孩子。
只是在想,大过年的,台上那些有名不有名、腕儿不腕儿、范儿不范儿的人们在台上大呼小叫、扔盆踩管、耍嘴皮子唱破嗓子是图啥?
蔡明姐姐一把年纪穿紧身衣扭来扭去是图啥?
本山叔上台前吸氧下台后打点滴是图啥?
小姑娘在台上拿305个呼啦圈转完了站不稳是图啥?
朱迅张泽群们在厕所时间出现念着那么多冗长拗口的国家名字是图啥?
不就是为了搏您一笑么!不就是为了您全家吃着团圆的年夜饭的时候爷孙父女、叔侄姑舅能够一起开开心心地看个节目么!
卑微到这份上了,我都可怜他们。
春晚是没意思,都演29年了,条条框框那么多,还能有什么新意思?可您又说说春节有什么意思?都几千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那么多人来回奔波不辞辛劳,不就是为了心里那个“家”字么!
不就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可以回到父母双亲膝下尽尽孝心?
不就是,独守空房一年的老人可以儿孙满堂,享享天伦?
那春节晚会,不就是给这样的家庭看的吗。您校内猫扑泡久了,挑剔了,觉得春晚烂透了。可我家那八十多岁平时生活简单遛鸟打太极的老爷子看了挺乐呵。您浮云神马说多了,觉得春晚落后了。可我家爸妈还是一脸疑惑,解释完以后才将信将疑。
至于那些年三十晚上还在外忙碌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们,有电视里这么多人陪着一起过年,何尝不是一种安慰。
一年只此一次,众口本就难调。
您说那些演员们,他们不也有家么,坐在家里的,不也是老人孩子么。但他们的孩子怎么办啊,年年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爸爸,他爸向全国人民拜年,却没法陪自己的孩子放炮。
您说他们是为了钱,春晚发多少钱我们不知道,可那些有本事上春晚的人,他在乎这一晚的钱么?
您说他们是为了名,我觉得吧,站在台上的那些人,那些不管一线二线红与不红的老面孔,走出来名字前面都会冠上“著名艺术家”,而对于那些陌生的,甚至只是充当背景的演员,名又是什么?
您说您看春晚就是为了骂春晚,您还问候演员全家。何苦呢?!大过年的甭跟自己添堵,积点口德来年兴旺发达。不高兴看的洗洗睡觉,什么时候批评也成时尚了?这大年初一快过了,您是否有从对春晚的吐槽中得到一丝快感?
真挺不容易的,几个月的付出就为了台上的那几分钟。看杂技的时候甚至希望他们能出个错,对自己要求太严了,看着就不忍心。
赵本山都开始自嘲了,刚听的时候还在笑,笑完了马上觉得苦涩。没了春晚这张老脸,大年夜的晚八点,一家人围坐吃饭的时候,会不会有些空荡荡的...
祝大家兔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