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见诸报端或网络的都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名词或事件,就拿去年来说吧,当时关于“剩男、剩女”的话题火了一把,铺天盖地,到处都是。众说客争相评论,大有真理只掌握在我手里的味道。不过这些话又说回来,这些话题都是昙花一现,就像我们的网络歌手与网络歌曲一样,过不了三天,大家又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谁还记得那唧唧歪歪的词,连吐字都不清的。
最近一女硕士向一媒体的栏目主持人诉苦,说:普天之下就找不到自己心仪的男人,并问主持人好男人怎么这么难找。
主持人当然涵养很好,像黄健翔那样情绪比较“激动”者的还是很少。主持人于是笑着反问女硕士,问她的择偶标准是什么?她的回答真有点像凤姐的翻版,当然,该女硕士比凤姐又还是要高档优雅得多,毕竟她再怎么自身条件还是可以,毕竟是货真价实的硕士研究生嘛。不像凤姐,要学历没学历,要人才没人才,还非北大、清华的不嫁。
该女硕士在回答主持人的问话中,其中有一点她是特别强调的,她说:自己总不可能找个学历比自己低的吧。意思很清楚了,比硕士低的学历是本科,比硕士高的学历是博士。
那么,该女硕士的意思就是:我一定要找一个博士!
后来主持人问该女硕士至今为止有没有谈过恋爱,女硕士说前段时间谈了一个博士,不过只维持了三个月。主持人问她为什么?她说是博士提出分手的,原因很简单,博士担心她还在读书,而且未来毕业以后工作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现实,所以就分手了。
分手后女硕士就疑惑、迷茫了。
其实该女硕士与复旦大学扬言非千万富翁不嫁的女硕士如出一撤,一个是要嫁金钱,一个是要嫁文凭。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与目标。只是这个目标看怎样去承诺与兑现,而不与现实冲突。好高骛远,将不切实际的人生观与理想看得太美好,到最后我们会是孤独的。
人生是一个学会面对与承受的过程。即使我们一味追求的东西勉强呈现,但我们总不要忘了一条至理逻辑:当你失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必定会收获另一样东西来弥补;反过来,当我们收获一样东西的时候,必定会失去另一些东西来作为惩罚。
爱情与婚姻亦如此。
所以,适当低下我们高昂的人头,我们都是卑微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是在寻求爱情与伴侣,而不是寻求一种虚荣。外在的东西固然重要,但真正能让你踏踏实实生活,过日子,能在你每次过马路的时候都牵你手的人,不一定是博士。
一个聪明的女人是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个聪明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不是女人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因为世界上是没有完美的事物的,如果女人冲破了这一点,明白了,那她也就幸福了。
感情与婚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谁都希望圆满,可是很多人又都无法圆满。或多或少的留着一些遗憾。勉强维系的感情与婚姻也如行尸走肉,一张床上的两个身体本来是应该没有间隙的,而我们却感觉很遥远,很陌生,甚至很讨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爱情从最初的美好到后来的产生隔阂,我们自己在亏欠自己,从而觉得再不应该亏欠他人,所以只好最后自己亏欠自己。
其实找爱人,精神的东西比物质的东西更难能可贵。物质的东西没有,我们还可以努力创造。精神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本性,很难改变的。有你就谢天谢地,没有,你就等着和另一半磕磕绊绊,最终郁郁寡欢,不欢而散吧。
选伴侣是选一个能对自己知暖知热的人,是选一个能陪自己度过大半生的人。如果一个人即使有再高的学历,但不会懂得尊重与关心,那你嫁给他你也是不幸福的。
有学历不是唯一,既有学历又有人品,那才是尤物。但我们只能可遇不可求,因为茫茫人海,很多人都在与我们不经意间的不断擦肩而过。你仅仅能留住的不完全是所有你想要就能要的东西。
学会用另一种眼光去审视生活,不要将自己拽上不归路。任何一包后悔药都有可能是我们自己为自己煎熬的。
最后,我们是嫁人,而不是嫁文凭;文凭虽然人为,但与人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在于,文凭是死的,不会说话,不会带你一起生活,不会给你嘘寒问暖;而人,却是活的,会陪你哭,会陪你笑!
更重要的是他比文凭或许更有感情,会让你觉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