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电网受到冲击负荷扰动时,将由原来的平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平衡状态。这一动态过程将使各机组的送出功率、转速等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电网的频率和功率的振荡,同时,由于冲击负荷(包括有功和无功冲击负荷)引起的无功变化,使电网电压频繁波动,这在小网运行更为突出。
(2) 当冲击负荷出现时,将产生不平衡电流,从而造成机组的振动。
(3)网内三相对地电容不相等,造成三相电压不是很平衡。加上冲击负荷的扰动、容易造成虚幻接地现象。若值班人员鉴析能力不强,将造成不必要的停电损失。
(4) 电网的部分供电设备采用了晶闸管整流装置,冲击负荷还会在电网中产生较严重的高次谐波,从而危及电网的稳定运行。
——明天考完考试我自己再仔细补充下。
首先,“一小时”使城市配电网络中符合(主要有功功率)急剧下降,担任这部分负荷变动调节的电厂也相应承担这一变化。也有人说,平时昼夜间不也有这么大负荷变动么?需知,电能作为一种无法大量存储的能源形式,是随发随用的。系统中,一般由抽水蓄能电站来起一个“削峰平谷”的作用。但是它也是有限容量的,并且大多时候也不得不放弃一些功率(且还有效率问题)。而枯水期的调节用水电站不得不开闸放水,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啊!丰水期的调节用中温中压火电站也得有一定牺牲。(弊一)
火力发电站的锅炉和汽轮机在承担急剧变动的负荷时,不仅要耗费时间,还要耗费大量能量,而且容易损坏设备。p=T·Ω,P变化时,汽轮机转子转速相应变化。在急剧负荷变化时,转子震动剧烈,设备损坏。(弊二)
另外就是有功功率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化问题。KG=-dPG/df(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固定不变的)。当P变化时,f的变动是必然的。
现在,根据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最好将单一系统联合组成联合系统(联网)。这“一小时”的节省电能往哪儿去?调度到你们说的“占绝大部分的工业用电部分去”,需要电的地方去。然而,系统与系统间,联络线上传输大量交流功率是不希望发生的。
同时,很有可能发生小网异常引起的大网震荡。这个问题我也分析不清楚。以后NB了再分析吧。(弊三)
没有什么大与小,但是总觉得这是个 形式>>内涵,损害>>效益 的活动。还不如来个什么 “不开(避免开)私家车一小时 ”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