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0阅读
  • 0回复

[美文]惘然记:李商隐的爱情八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68
C币
3577
威望
113
贡献值
242
银元
32
铜钱
1205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4-15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给哀哀的心奠杯泪酒,让逝去的年华回头一笑,只余惘然。——题记

纵然在诗星如云的唐代,他也是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很少有师长选他的诗来教育孩子,很少有教材会清晰明了地解读他的诗。但我们往往被他那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幽诡凄艳的诗句所感动。他,就是李商隐,一个生活在晚唐牛李党争夹缝之中的忧郁多情的诗人。

不知大家心目中的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如果只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被教材误解诗句能与他联系在一起的话,那实在太少了,希望这篇文章会给你一个全新的李商隐。

好,大幕拉开,公元812年。

李商隐自称李唐王室之后,但这对他的命运没有丝毫影响。从小丧父的他与母亲扶柩回乡,相依为命,在贫苦中度过了他的童年。

因为好学多才,李商隐十六岁那年终得权贵令狐楚的赏识,被招为幕僚,情同父子又如师生,并和令狐楚的女儿函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在函玉表明心迹之时,无奈李商隐自觉出身寒微,不敢接受师妹的爱意,一段约好的姻缘就此错过,成为终生憾事。这是第一次错过。

太和九年,李商隐上玉阳山东峰学道。在唐代,道教颇为兴盛,皇帝就经常送公主出家上山学道,具体为什么就不去探究了。不过公主入道,当然会带一些漂亮的宫女一同出家,以便侍奉。于是,李商隐邂逅了宫女宋华阳,观里观外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李商隐有诗《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曲折地证明了这一段故事。两个月的欢愉被发现后,李商隐被逐下山,宋华阳怀孕被遣返回宫。这一段超出常规戒律的爱恋在他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直到李商隐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这一年,他二十二岁。

离开玉阳山的李商隐寄居在洛阳堂弟李让山家中,一次在洛阳西郊,他遇上了商人的女儿柳枝。柳枝特别喜欢李商隐的诗,也正是以诗为媒,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花。柳枝将自己上衣的长带系成结,隔墙投赠,并约了见面的日子。但李商隐因令狐綯(令狐楚的儿子)所荐急赴长安应举,终未能见面,再次归来时,他的堂弟告诉他,柳枝已“为东诸侯娶去”。李商隐伤感不已,作《柳枝诗》五首题在柳枝故居墙上。这是第二次错过,这一年他二十三岁。

《杜阳杂编》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宝历二年,浙东貢女二人曰飞鸾轻凤。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歌舞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这一对姐妹花就是李商隐钟爱的宫嫔,一名飞鸾,一名轻凤。开成元年,李商隐以羽士的身份参加王德妃的醮祭,与鸾凤姊妹相识,于是在长安水边,曲江池畔的避暑宫中开始了约会。开成四年,文宗借追查毁谤太子的由头,来肃查禁宫,杀掉伶官侍女多名。鸾凤二嫔因李商隐赠与的玉盘被搜到,畏罪双双投井而死。李商隐听到噩耗,悲愤异常却又无能为力,写了许多悼念的诗篇,一场浪漫最终化成了无限的梦。这一年,他二十八岁。

不过在此时,李商隐在政途上有了一丝起色。当时李德裕与牛僧孺互相仇怨,朝廷上分成牛、李两党。李商隐应属于牛党的令狐綯的派遣去泾原权贵王茂元处,想去化解牛李党的纷争。

这本是一个很好的跳板,但进入了泾原幕府后,李商隐在那里与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次年春,在老谋深算的王茂元的诱骗下,李商隐被招为女婿(终于结婚了!)。一个看似很好的你情我愿的婚姻,却给李商隐带来了无限的烦恼。原先照顾过他的隶属牛党的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认为他背叛师恩,投靠李党,对他恨之入骨,派人对其严厉地谴责。李商隐被迫在新婚之夜跑出洞房,回长安跪在先师灵前,向令狐綯请罪,却不为谅解。

就这样,李商隐没有化解两党之间的矛盾,反而深陷党争的漩涡,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虚。李商隐为爱情找到了归宿,也为爱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为着功名与生计,李商隐婚后一次又一次地离别爱妻。一次在外奔波途中王氏突患病离世,可怜其妻死前,两人也未见上一面,虽两心相知相惜,但如此锥心的打击也使李商隐跌入黑暗的谷底。

初中时,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书中说,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归家,想与妻子共话巴山夜雨,共剪西窗之烛的思想感情。实则不然,这首诗作于其妻死后三年。一片虚拟的场景都让人荡气回肠,孤寂深长的情怀和对妻子百转千回的思念,竟如此凄婉动人,现代人亦为之心酸。

李商隐至死都未再娶,生活的屈辱和艰辛,爱情的坎坷与迷惘,锻炼着他的心。此后每逢七夕,李商隐必做诗一首,直到四十七岁谢世。时年寒冬,一代诗人,便在郁郁中离开了人间。

手掬时间的灰尘,再多惊心动魄的恩怨情仇,也只余惘然二字。

李商隐以自己的方式给自己设计了一场悲剧,潦倒终身,至死未悟。一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道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被后人说成赞颂老师的千古佳句。春蚕自缚,生为吐尽,吐之既尽,命亦随亡;绛蜡自煎,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有此痴情苦意,虽九死而犹未悔,方能出此惊人奇语,否则岂能道得半字?

最喜欢李商隐的《锦瑟》,初读《锦瑟》是在我校第一届书法大赛上,获奖的作品中就有一篇,字体清秀,字如其人。写这篇文章,我只想说,当我们谈起唐代的诗人时,不光有忧国忧民的杜甫,不光有斗酒诗百篇的李白,还有一个经常被我们误读误解的李商隐。

最后,有一首林东威的《夜读李商隐》,稍作了修改,作为结束:

只有在庄生的梦里你才醒着

听凭世界的手被诗歌书写

一管笔提起来就悬了千年

只等着泪水凝成珠玉

琴弦断成年华

灵感总是在东风无力时不期而至

中世纪的格律之王

在阴谋与爱情之间残喘

把春心托付给杜鹃

把后背暴露给人民

只用两三个典故就草草了结了一生

义山 你的完美是我彻夜难眠的病根

不写诗时你扮演着谁

碌碌无为的幕僚 一身风尘的旅人

巴山夜雨已淹没了晚唐的歌声

而谁是那双秋池涨水的明眸

在寸寸相思中化为灰烬

你耗尽一生为万物找对仗

可你的下联是谁

在那个喧闹而热爱偶数的年代

你是唯一孤独无匹的事物

帝国的秋阳斜照着你的落寞

你一旦开始回忆

历史只好一片惘然

千年之后,历史从你的梦中醒来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加油哦··每天都有新希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