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和亲朋好友聚会,火锅、串串香、干锅、冒菜……这些火辣辣油汪汪的美食,肯定是成都人的首选。然而,当多数人在开始关注摄入了多少脂肪和热量的时候,有没有关注过摄入了多少食品添加剂呢?
本月初,省药监局开展了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全省餐厅本月底前在店堂内、菜单上公示火锅底料、自制饮料、自制调味料所使用的添加剂。昨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多数食客不知要公示
昨日,记者分别走访了7家成都市内知名的餐饮店,包括重庆小天鹅火锅、邓龙鱼府、刘一手、翅味鲜、袁记串串香、冒牌火锅菜(冒菜西施)、一把骨骨头砂锅。目前这7家店均未在店堂内、菜单上公示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信息。
对此,刘一手和翅味鲜两家连锁餐饮企业均表示,“需要经过总公司统一安排,所以目前没有执行。”其余各家餐饮店几乎都表示,目前已接到相关部门通知,正在着手进行公示。
同时,对餐饮店需要公示食品添加剂的消息,大多数食客表示不知情,对公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消费者牛先生说,“如果所有餐厅都能做到如实公示,我肯定会特别留意。”而谢da姐却表示,“很多东西吃了那么多年,都习惯了。”
商家表示会如实相告
化学药品泡出水发菜品
在重庆小天鹅火锅的菜单上,“毛肚”、“黄喉”等水发类菜品已被白色小贴纸遮住。“今年4月,我们就已经停止销售水发类菜品了。”熊伟解释说,“这类菜品如果不使用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品浸泡,就很难保证口感。”这些菜品停售后,店方每次都会向消费者解释,但还是损失了一些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