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个优秀温柔的女孩子,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不错。奇怪的是,25岁的她至今已经交过7个男朋友,每个都不能长久,现在这个是第8个了,为什么这样的情况一再的发生?
一、迟来的电话
三月的天咋暖还寒,整理好今天的咨询笔记,我就可以早点回家,好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吃晚饭了。
叮玲玲——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你好!绝对100婚恋咨询中心!”我很疑惑,通常这个时间不会有电话的。
“你好!茱莉老师在吗?可以让她接电话吗?”一个细细的声音,微微颤抖。
“我是茱莉,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老师你好,我是小林,我听过您的节目,给我的感觉很亲切,我有个问题可以问问您吗?”声音有一丝的紧张。
“当然可以,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呢。”
“你说爱情到底是什么?爱真的能够让人幸福吗?”通常这样的开头,只是对方在试探咨询师,后面隐藏的是她现在可能遇到了与爱情有关的事情,也很可能是遭受了打击。
“你为什么会这样问呢?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我并不在她上一个问题上纠缠,而是引导她阐述她自己真正的问题。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觉得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我已经谈过很多次恋爱了,每次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都快要绝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声音急促而轻颤。
“小林,是吗?你现在遇到的问题让你感觉很迷茫,对吗?”现在的小林明显情绪波动很大,我尽量使语气平缓、充满关爱和理解,引导她的情绪回复平和。
“是的,我不知道是怎么了?该怎么办?”
“每个人的爱情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你现在遇到的问题只不过是很普遍的,很正常的问题。如果你方便的话,我们可以约个时间,坐下来一起认真的谈谈,你觉得呢?”面询的方式很显然是最能客观、全面的观察和深入挖掘问题的,所以我尽可能的让她选择面询。
告诉她她的问题所有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共情,可以让她心安,没那么激动,认为可能我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异常现象,而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最终她的情绪显得平和了些,我们约定了见面的时间。
二、小林的困惑
下午5点,咨询室的门被打开了,来访者是一个高挑的女孩子,皮肤略显苍白,略施薄粉,有轻微的黑眼圈,看来她这段时间的睡眠并不好。
我倒了杯水,顺手把纸巾盒放在手边,根据那天的电话和她今天的疲惫状态,直觉上我认为她在感情上遭遇到很棘手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子无法理清,无法解决的,势必会给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纠结。
果不其然,我们的咨询还刚刚开始,小林就痛哭失声,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她的肩膀,递给她纸巾。原来小林今年谈了个男朋友,彼此的感情也很好,对方是个很体贴、细腻的人,给予了小林很多的关爱和温暖,可是小林依然对上一个男朋友放不下,心中总是渴望不住地想要离开现在的男友,可是和上一任男友在一起的时候,两人却总是争吵的厉害,丝毫没有甜蜜的时候,只是觉得他是感觉合适的伴侣。
“老师,请帮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今年已经25岁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现在的男朋友对我也很好,我们已经谈及婚嫁,可是我心里真的很矛盾,他真的不是我渴望的理想的伴侣,他学历没我高,收入也没我好,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只是固守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安于现状。我讨厌那样,我真的担心我和他结婚后会不会充满了抱怨和不满,我担心这样的婚姻是否能够幸福。”
小林的问题很经典,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大部分人在结婚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徘徊、顾虑,感觉现在的男友并不符合自己心中的理想的伴侣的形象,不是自己渴望的伴侣,但是他对自己又很好,给了自己渴望的所需要的温柔和感情,所以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不知道是该放弃,重新追求自己真正中意的类型的人,还是该继续将就下去。一般这样的问题,我通常会建议他们接纳现实,试着多看伴侣的优点,毕竟生活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目中的理想伴侣的形象。
凭借职业的敏感,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你以前有谈过恋爱吗?”
“有,我以前谈过7次恋爱,这个男朋友是我第8个男友。”看来问题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还好我没有轻易地下定论。如果只是那样的话,一般来讲在谈了两、三次恋爱之后,应该会有一个自我反省,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从而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择偶标准,这是一般人都会有的自我调节的本能。
“你父母的关系很好吧?”一个人的爱的模式往往与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我期望通过了解她父母的婚姻来了解一下,也许会有所发现也说不定呢。
“我的父母总体来说关系还是很不错的,我妈妈很能干,生意也做的很大很好,也算是个女强人吧,我的爸爸只是一个小小的公务员,一辈子也只是个科员,没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他很细心、很温柔,有时候吧,甚至有点懦弱,我家里的事几乎都是我妈妈拿主意,爸爸他一点异议都不会有,他也不敢有。
我很同情他,觉得他活的没尊严,一点男子汉气概都没有。每当妈妈发脾气或者生气的时候,我看着爸爸那懦弱,不断妥协、让步的样子,我就替他感到悲哀。我总是想我找另一半的时候,我不要找个找像我爸爸那样的人,我就特别期望能找一个像妈妈那样能干的、聪明的,强势的男人。我愿意做一个贤惠的女人在他后面支持他。”
我能理解,“那和你交往的男性都是你理想中的伴侣的形象吗?”
“也不是,一半吧,因为我心中有个理想伴侣的形象,所以我也会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寻找,当然凭我自身的条件,遇见合适的也很多,但是和他们相处起来,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甜蜜而美好。因为我的脾气像我母亲,他也很强势,他希望我能够顺从他、遵从他的意志和安排,那我就不太愿意,因为我有自己的生活,有我自主的独立的空间,他得尊重我,而且我也希望他能够包容我,让着我,这是每个女孩子都会希望的吧,我觉得我的要求不过分,但是他往往都会认为男人就应该霸气一点,女孩子就应该柔顺一些。
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之间的矛盾总是无法调和,结果只能分手。而也有几个是我们看对了眼,彼此吸引,和他们在一起我会像公主一样被宠着,对我都很体贴、很细心,但是他们却都没有我优秀,事业也一般,比不上我,我心里就有点不甘心,我为什么就不能找一个既对我温柔体贴的,又很优秀的伴侣呢?”
三、顺其自然接受爱
我找到了小林问题纠结的所在,与我之前的怀疑丝毫不差。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包括他的婚恋观、人生观、恋爱模式等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拿小林的问题来说,就在于爱的模式的纠结。由于父母的婚姻模式,小林一方面佩服母亲,希望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女强人,而另一方面却为母亲的婚姻感到不值,认为母亲那样的人应该找个和她不相上下的同样的强者,而像父亲那样懦弱的家庭型主男,只会让母亲衬托地更加一无是处。
所以,在她的意识中,她为自己定位的将来的理想伴侣一定是一个可以和自己比肩而立的,不输于自己的异性,是个同样事业有成,精明能干的强者;而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潜意识中,真正吸引她的,能够让她产生所谓的爱的感觉的却恰恰是像她父亲般温柔细致、体贴的顾家型男性。
但是这种类型的人却与她理智中的理想男人不相符,产生了矛盾。和理想伴侣在一起的时候,没有爱的感觉,只是感觉符合自己的标准;而和彼此吸引的男性在一起时,虽然充满了甜蜜和心动,然而理性却时常提醒自己不要重复母亲的路子,在这种矛盾冲突之中,她在不断的犹豫、徘徊,失去了爱的方向。
“那你的意思是说,虽然我理智上不喜欢父亲那样的男子,但是潜意识中还是那种类型的男子吸引我?我所追求的爱的体验和感觉只会在父亲那样的男子身上找到,而在我规划的理想中的男子身上我是不会找到爱的,是这样吗?”
她的理解并没有错,关键是她的选择,如果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意识和潜意识的这种矛盾、冲突和纠结,不懂得去调整和改变,那在她理想中的伴侣身上她不会有爱的体验。这取决于她自身的选择,她是想要遵循自己的潜意识,追求一份懂得包容自己,珍惜自己,让自己觉得温暖的爱,追求建立在彼此吸引的爱的基础上的婚姻,还是想要抛开自己的潜意识,追求一份自己梦想的理性上觉得合适的婚姻。
如果选择前者,就需要她接受伴侣的所有,体验他带给自己的欣喜和甜蜜,接纳这样的女强男弱的婚姻模式;而如果选择后者,她则需要用理性提醒自己,调整自己爱的模式,尝试和理想中的伴侣培养爱的感觉。
小林陷入了思考中,这是她的人生抉择,我不能替她做决定,别人也不能,只能靠她自己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做出选择,她需要时间去思考……
一周之后,我接到了小林的电话,愉悦的声音透露着欣喜,她说她终于走了出来,她说她要珍惜现在身边的他,无论怎么样的婚姻模式,只要能让彼此快乐、幸福,彼此相互扶持就好,至于作为男性是否一定要占主导地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阻碍,不是吗?为什么一定要拿世俗的传统的观念来要求自己,束缚自己呢?
这样的小林应该是神彩飞扬的吧,这就是她的选择吧,无论怎样,她感觉到快乐就好。我仿佛看到她上扬的嘴角,洋溢着爱的浓浓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