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33阅读
  • 2回复

[聊天]【评论】关于中国经济的一点常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微壹
 
发帖
202
C币
1
威望
158
贡献值
5
银元
0
铜钱
1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3-30
以下所说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但是把这些常识组合在一起,就不难分析出我们未来面临的危机。
  
  (1)GDP
  
  中国经济在以GDP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
  
  为什么会有9%?因为没有9%就意味着大量失业,没有9%就会社会矛盾频发,没有9%某党执政的根基就会动摇,其合法性就会受到严重质疑。
  
  就像文革时以阶级斗争为刚,现在是以GDP为纲。一定要有9%,必须要有9%,不得不有9%,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的实现9%。
  
  所以9%首先是一种政治需要,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2)三驾马车
  
  GDP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消费、投资、出口,这被誉为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
  
  所谓消费,就是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用;出口就是自己生产的东西外国人用;投资就是政府拿纳税人的钱买来自己生产的东西用,例如在古代,给帝王建园林、陵墓就属于投资,在现代,修公路、修政府办公大楼就属于投资。
  
  怎样才能实现9%的政治任务呢?
  
  显然政府最容易操控的是投资,把纳税人的钱(或者透支纳税人的钱)砸下去,GDP自然就起来了。
  
  其次是出口,只需要劳工工资低、没有太严格的保护劳工的法律、生产外国人不愿意生产的破环境的商品,把这些项目统统引到中国来,就不愁出口拉不上去。
  
  消费是最难控制的,因为消费要百姓来花钱。但是要百姓花钱,一是要百姓手上有钱,其次就是要老百姓愿意花钱。为了实现拉动消费,政府为了实现拉动消费没少动脑子,从最早的每周休息一天,到后来改成隔周休息一天,再改成每周双休。原来只有春节长假、改为有国庆长假、五一长假,法定休息日越来越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有时间来休息,人闲着了就要买东西,就要消费。
  
  怎么才能让百姓有钱呢?给每个人都发钱是不现实的;减税效果也不好,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收入都在个税起征点以下,减税对他们来说毫无影响。国外政府有一个好办法就是降息,但在中国,降息对消费毫无影响——因为国外是靠借钱过日子,中国人是攒钱过日子,就算银行不给利息,老百姓还是要把钱压在床底下长毛的,以防以后有病有灾的的拿不出钱来。
  
  
  
  (3)体制内和体制外
  
  为了拉动消费,政府能做的事情就是:拿纳税人的钱给为政府服务的人发钱,于是公务员工资一涨再涨,那些垄断行业国企的工资也如此,各种福利都占全。这样做一箭双雕:即增加了消费,又让体制内的人死心塌地的跟党走。
  
  于是中国就出现了两个对立阶层:体制内人员与体制外人员,体制内人员有远高于体制外人员的平均收入,和令人羡慕的医疗养老保障,未来的生活毫无风险。
  
  有诗为证:一朝跨入体制内,生老病死都无忧。
  
  另外那些法定节假日,体制内人员是最大受益者,体制外人员基本无法享受。
  
  而体制外人员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
  
   可以看这样一个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中劳动报酬由1996年的最高点53.4%下降到2007年39.74%,十年内下降了13.66个百分点。同期企业盈余份额增长了31.29%。和国际相比较,美国劳动报酬占净收入比重达到75%左右,占国民收入比重也在65%左右,占GDP比重在55%以上。
  
   可见,在GDP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并没有随之增长,而劳动收入正是绝大多数体制外人员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劳动收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体制外人员的消费没有增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4)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中国GDP的格局。
  
  以往出口占据中国GDP的三成以上,有时能到四成。而金融危机到来后,净出口对GDP的贡献居然为负数!!这对于完成9%这个艰巨的政治任务来说,无异于当头一闷棒!!
  
  出口的严重下滑还带来另一个危机,那些生产出口商品的工厂纷纷倒闭、停业,大把大把的人失业,这意味着体制外消费将大幅下滑,这对GDP无疑是雪上加霜。
  
  9%呀,9%呀,怎么办呀怎么办!
  
  (5)4万亿投资
  
  政府投资一抓就灵,只要政府把钱砸下去,何愁GDP拉不上来。
  
  于是就有了2009年著名的4万亿政府投资。
  
  4万亿是什么概念?是中国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强,我们每人头上可以分4000。4000呀,这可是一个在读研究生两年的总收入呀!这4万亿砸下去,GDP,你还敢不涨!!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这四万亿投到哪里去了?
  
  4000元在我头上没落着一分钱,相反我去年政府发给我的钱还被学校没收了400(题外话了)。显然这些钱都投到了公路建设、国营企业、办公楼建设中去了。一句话,这四万亿在体制内打转,即便偶尔有一丝残羹剩菜落到体制外,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多落到体制内人员的三姑六婆碗中。
  
  那么四万亿投下去的效果是什么呢?
  
  出口减少了不要紧,投资拉动了,体制内消费拉动了。
  
  体制外消费有没有拉动呢?没关系,只要9%保住就行了,政治任务就算完成了。
  
  (6)研究生
  
  上回书说到4万亿拉动了投资和体制内消费,怎么突然扯到研究生上了?
  
  因为最近有一则新闻,生动反映了体制外人员的生存现状:研究生报考人员创历史新高。
  
  这说明什么问题?
  
  就业机会减少了,找不到工作大家才拼命考研。这说明中国的就业问题空前严峻,四万亿砸下去没拉动体制外就业,尽管4万亿都砸到体制内,但体制内能消化的就业人员太少。
  
  如果就业问题空前严峻,那么体制外消费是否被拉动也就一目了然了。
  
  (7)国进民退
  
  四万亿砸到体制内,都拿去干什么了呢?公园修了一点,绿化搞了一点,政府大楼修了不少,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把钱借给国企了,国企要把它花掉。
  
  这就出现了2009年各个行业出现的一大格局:国进民退。
  
  国家逼着国营企业花钱,所以国营企业钱多得花不完。而体制外的企业面临着重重危机,哪里有能力跟你体制内企业周旋?
  
  外有金融危机,不买你的东西;内有钱多得花不完的国企跟你强地盘,前有狼后有虎,真是内外交困呀。
  
  体制外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体制外人员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8)房地产
  
  4万亿砸到国企手上,除了把领导们口袋塞满,然后把原来的业务扩大一点,跟体制外企业强滩头阵地,这钱还是多得花不完呀,这么办呢?这钱不是百给你的,要交利息的,要还的,而且塞到领导口袋里的钱以后也是要靠企业的利润还出来的。怎么办?
  
  把钱砸向房地产!!
  
  把钱砸到房地产又赚钱、又保险,又不需要开发什么新技术。于是国企们一窝蜂的成立房地长公司,僧多粥少,于是09年有关“地王”的报道不断,下半年房地产价格翻了一番。
  
  (9)现状与未来
  
  4万亿砸下去,砸起了个大水漂,这个大水漂就是房地产。
  
  4万亿砸下去,在市场上滚来滚去,其实还滚出了个通货膨胀。
  
  但现实情况是:
  
  体制外企业生存状况日显恶劣,体制外的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必然导致体制外人员收入日趋下降。
  
  也就是说,GDP构成的四大要素(出口、投资、体制内消费、体制外消费)中的体制外消费将大幅下滑。
  
  那么未来的9%怎么保证呢?
  
  如果国外经济不能复苏,政府就只有继续投资,继续扩大体制内消费。而体制内消费扩大的结果是,体制外消费会进一步被压缩,房地产价格会继续攀升,通货膨胀会继续蔓延。
  
  找不到工作、买不起房子、收入下降、物价上涨,这将是中国人在2010年面临的现实问题。
  
  (9)救赎
  
  谁来救我们呢?
  
  唯有等待国外经济的复苏,体制外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生存机会,这一切才有望改变。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zoeyan
发帖
159
C币
2
威望
18
贡献值
5
银元
60
铜钱
72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3-13
很长很强大
离线王微壹
发帖
202
C币
1
威望
158
贡献值
5
银元
0
铜钱
1
人人网人气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3-13
回 1楼(zoeyan) 的帖子

学经济的就是跟这些数字啊、名词什么的剪不断关系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