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71027
-
- 注册时间2011-06-18
- 最后登录2012-11-14
-
- 发帖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C币219
- 威望0
- 贡献值3
- 银元0
- 铜钱62
- 人人网人气币-22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
- C币
- 219
- 威望
- 0
- 贡献值
- 3
- 银元
- 0
- 铜钱
- 62
- 人人网人气币
- -22
|
内容提要 昨日,南科大曝出内部忧患,4名协助创办南科大的香港 科技大学教师已先后离开了南科大。港科大老师认为朱清时的一些做法违背教育规律,应当先将教师团队、培养方案、 管理规范等全部制定完备再行招生。然而朱清时称内地优秀人才争夺激烈,可边干边修,不能完全坐等。 
南科 大校长朱清时接受媒体群访媒体报核心团队已与南科大分道扬镳 自2011年3月开学开始,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一直处 于舆论关注的中心。4月底,深圳组织部门为南科大公选局级副校长,让人们对南科大的“去行政化”改革前景生疑; 5月,教育部门要求南科大学生参加本年度高考,让南科大此前高调进行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改革顿生变数;6 月初45名学生缺席高考,更引起社会各方的热烈讨论。热议中,一件波澜不惊的事情被忽略了,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内的4名协助创办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学教师,在开 学前后,便已先后离开了南科大。 2010年,在港科大与南科大签订的合作协议框架下,李 晓原等4位对高教改革怀有浓重情结的教授,来到南科大,协助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 招生考试等工作。但在2011年,4人却先后退出。面对采访,几位港科大老师并不掩饰,他们是带着失望离开的。在这 场悄无声息地离开背后,隐含着一场内部的激烈争论,南科大的办学策略和路径,筹备工作进展的缓慢,应何时招生等 等,都受到他们的强烈质疑。吴家玮、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都认为,南科大的一些做法违背教育规律。这几名从 2010年春天开始前来协助南科大办学的老师,坚持认为在正式招生、开学之前, 必须将教师团队、培养方案、管理规范等全部制定完备。有了高质量的教育,南科大的”自授学位“改革,才 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质量是南科大改革的生命线。但对于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来说,他认为,在中国内地办大学,必须采取“边开车,边铺轨”的模式,不能等待一切完备。最终,双方无法统 一意见。
香港 科技大学一直是南科大发展的目标不能让45名孩子成为南科大的试验苗 4名创校元老的离开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在所有的焦虑中 ,45名孩子无疑最让人担心。按照有关规定,南科大没有招生资格、所发文凭就得不到教育部的承认,只能是非学历 教育,这一点包括45名孩子都清楚,很多同学也表示当初选择南科大,就不是冲着文凭去的,甚至是做好了当“小白 鼠”准备,可是现在担心的是这些勇敢的“小白鼠”在上试验台之前还有人来喂食吗?南科大承载公众关注的除了先进 的办学理念,还有其强大的师资力量,给公众一种这些孩子想不成才都难的感叹, 然而此次分歧恰是发生在最具竞争力的师资内部,这不能不更让公众焦虑。“我原来以为南科大教改实验的阻 力会来自外部,没想到最大的问题和争议出在内部的办学策略上。”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如是说。 港科大教师的退出或许并不影响教学进度,但是公众更 担心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出现,行政机构迟迟不能构建,此前一直引以为豪的师资也暴露出不足,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弱, 反对的阻力越来越大,如果说南科大正面临着生死考验也毫不过分,在这场考验中 影响最大的还是那45名孩子,已经放弃高考的他们不能再被剥夺读书的权利。在本来就还不太健全的学校体系 下,有很多真正愿意参与这场改革的老师和愿意真正第一群吃螃蟹的学生。我们最起码应对得起那些勇于选择自己的命 运而来南科大的学生。如果让45个已经没有任何退路的孩子来承担改革失败之痛,那就太沉重了。 
首 届南科大学生合影 如今他们一同面对了高考难题南科大教改计划屡屡碰壁,路在何方 南科大45名学生发公开信称拒绝高考,很多人会问,学 生拒绝高考会有什么后果?最直接的后果是:按照目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这批学生如果不参加高考,将不能注册,进而 难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这一后果对学生并不严重,因为他们报考这所学校,早已经做好不能获得国家承认学历 的准备。对于南科大其实也不严重,因为朱清时校长本人,就打算坚定推进"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朱校长期待的是按 自己的教育模式培养。只要教育质量高,学历自然可以得到社会认可,包括国外大学。 但是,学生拒绝高考,对于举办大学的深圳来说,后果 就比较严重。从最近刚刚颁发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暂行办法》来看,深圳仍然决定要把南科大办为学历教育机构。这 种思路反映出教育部门和深圳市其实都对南科大在体制内走"自授学位"这条改革路不看好。走这条路,意味着《学位条例》必须全面修改,教育行政评价全部打破,真正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 但在这种情况下,令人担忧的是,朱校长和他的学生们,还能够坚持多久?先行者的道路总是满是荆棘的,南 科大走的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因此,各方面的不完善是可以理解的。探路者的前路不明,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与 帮助。围观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即使是沉默的无法提供实际力量的大多数,但我们站在南科大的身后。没有人希望看 到的是这场尝试的失败。南科大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驱,这个命途多舛的婴儿,能否健康正常的成长 ,能否长成有担当的参天大树。对于明天,我们都不知道。但我们毫不怀疑,我们不希望发现的是还未萌芽就被扼杀的 花蕾。
|